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Hydroxymethylazulene | 48126-28-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Hydroxymethylazulene
英文别名
6-Hydroxymethylazulen;azulen-6-yl-methanol;Azulen-6-ylmethanol
6-Hydroxymethylazulene化学式
CAS
48126-28-9
化学式
C11H10O
mdl
——
分子量
158.2
InChiKey
ZPXZOEVYONAFB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6-118 °C(Solv: benzene (71-43-2))
  • 沸点:
    318.8±11.0 °C(Predicted)
  • 密度:
    1.15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9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Hydroxymethylazulenemanganese(IV) oxide四氯化钛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0.25h, 生成 1,2-Di(6-azulenyl)ethane-1,2-diol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1,6'-Diazulenylketone
    摘要:
    1,6'-二氮烯基酮 (1) 是通过 6-氮烯甲酸 (2) 合成的,并通过循环伏安法评估了其氧化还原性质。某些在氮烯化学中的基本化合物成功地从 2 派生出来。
    DOI:
    10.1055/s-2001-15219
  • 作为产物:
    描述:
    6-azulenylcarbaldehyd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95%的产率得到6-Hydroxymethylazu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 Azulene-Zinc Porphyrin Dyad 中的顺序正向 S2-S2 和反向 S1-S1(循环)能量转移
    摘要:
    使用系链取代的单发色团作为参考化合物,合成了一种含有 azulene (Az) 和四苯基卟啉锌 (ZnP) 发色团的共价系链二合体,并研究了其激发态动力学。二元组在 270 nm 处的一个光子激发导致 azulene 部分的 S2 状态的选择性群体,随后在循环 S2(Az)-S2(ZnP)-S1(ZnP)-S1(Az) 中发生近定量电子弛豫)-S0。从 azulene 部分的 S2 状态到 ZnP 部分的 S2 状态的能量转移是超快的(keet > 2 × 1012 s-1)和定量的。ZnP(S2) 部分随后经历快速 (kic = 3 × 1011 s-1) 的定量内部转化为其 S1 状态。此后,驻留在 ZnP 的 S1 状态上的激发通过有效的 (ca. 90%) 回 S1-S1 能量转移过程 (keet = 2.8 × 109 s-1)。最终,系统通过 azulene S1 和 S0 表面的锥形相交返回电子基态
    DOI:
    10.1021/jp046517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1,3,6-Trisubstituted Azulenes
    作者:Teppo O. Leino、Marcus Baumann、Jari Yli-Kauhaluoma、Ian R. Baxendale、Erik A. A. Wallén
    DOI:10.1021/acs.joc.5b02271
    日期:2015.11.20
    The key intermediate, 6-methylazulene, was synthesized from readily available and inexpensive starting materials in 63% yield over two steps. The methyl group of 6-methylazulene was then used as a synthetic handle to introduce different substituents at the 6-position via two different methods. Subsequently, the 1- and 3-positions were substituted with additional functional handles, such as formyl
    我们已经开发出一种短的,通用的合成途径来合成1,3,6-三取代的天青石。关键中间体6-甲基methyl烯是由容易获得且廉价的起始原料合成的,分两步合成,产率为63%。然后,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将6-甲基azulene的甲基用作合成手柄,以在6位引入不同的取代基。随后,将1-位和3-位替换为其他官能团,例如甲酰基,氯甲基酮和碘化物。通过制备三种不同产品的集合,证明了合成路线的效率,在七个步骤中收率最高的是33%。
  • Treibs, Chemische Berichte, 1959, vol. 92, p. 2152,2159
    作者:Treibs
    DOI:——
    日期:——
  • Reid et al.,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958, p. 1100,1108
    作者:Reid et al.
    DOI:——
    日期:——
  • Sequential Forward S<sub>2</sub>−S<sub>2</sub> and Back S<sub>1</sub>−S<sub>1</sub> (Cyclic) Energy Transfer in a Novel Azulene−Zinc Porphyrin Dyad
    作者:Edwin K. L. Yeow、Marcin Ziolek、Jerzy Karolczak、Sergey V. Shevyakov、Alfred E. Asato、Andrzej Maciejewski、Ronald P. Steer
    DOI:10.1021/jp0465175
    日期:2004.12.1
    containing the azulene (Az) and zinc tetraphenylporphyrin (ZnP) chromophores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its excited-state dynamic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tether-substituted monochromophoric species as reference compounds. One photon excitation of the dyad at 270 nm results in selective population of the S2 state of the azulene moiety, followed by near-quantitative electronic relaxation in the cycle
    使用系链取代的单发色团作为参考化合物,合成了一种含有 azulene (Az) 和四苯基卟啉锌 (ZnP) 发色团的共价系链二合体,并研究了其激发态动力学。二元组在 270 nm 处的一个光子激发导致 azulene 部分的 S2 状态的选择性群体,随后在循环 S2(Az)-S2(ZnP)-S1(ZnP)-S1(Az) 中发生近定量电子弛豫)-S0。从 azulene 部分的 S2 状态到 ZnP 部分的 S2 状态的能量转移是超快的(keet > 2 × 1012 s-1)和定量的。ZnP(S2) 部分随后经历快速 (kic = 3 × 1011 s-1) 的定量内部转化为其 S1 状态。此后,驻留在 ZnP 的 S1 状态上的激发通过有效的 (ca. 90%) 回 S1-S1 能量转移过程 (keet = 2.8 × 109 s-1)。最终,系统通过 azulene S1 和 S0 表面的锥形相交返回电子基态
  • Synthesis of 1,6'-Diazulenylketone
    作者:Kei Kurotobi、Katsuto Takakura、Toshihiro Murafuji、Yoshikazu Sugihara
    DOI:10.1055/s-2001-15219
    日期:——
    1,6’-Diazulenylketone (1) was synthesized from 6-azulenecarboxylic acid (2) and its redox properties were evalu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Some fundamental compounds in azulene chemistry were effectively derived from 2.
    1,6'-二氮烯基酮 (1) 是通过 6-氮烯甲酸 (2) 合成的,并通过循环伏安法评估了其氧化还原性质。某些在氮烯化学中的基本化合物成功地从 2 派生出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