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3-sec-butyl-2-hydroxybenzaldehyde | 1286745-34-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3-sec-butyl-2-hydroxybenzaldehyde
英文别名
3-[(2S)-butan-2-yl]-2-hydroxybenzaldehyde
(S)-3-sec-butyl-2-hydroxybenzaldehyde化学式
CAS
1286745-34-3
化学式
C11H14O2
mdl
——
分子量
178.231
InChiKey
HQVNCBQLJJGAOO-QMMMGPO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48.4±28.0 °C(predicted)
  • 密度:
    1.072±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3-sec-butyl-2-hydroxybenzaldehyde一氯化碘 作用下, 以 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63%的产率得到(S)-3-sec-butyl-2-hydroxy-5-iodobenz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分子设计控制 Au(111) 上分子棒的手性组织
    摘要:
    近十年来,由吸附在表面上的有机分子形成的手性自组装结构已成为深入研究的主题,这既与对映特异性多相催化或手性分离等应用的相关性以及基本兴趣,例如,与生物分子同手性的起源。一个中心目标是合理设计分子构建块,允许手性从分子水平转移到超分子水平。我们之前研究了一类基于低聚(亚苯基乙炔)主链的线性化合物的表面自组装,这些化合物被证明在 Au(111)表面形成特征性的风车吸附模式。然而,由于这些前手性化合物本质上是非手性的,具有相反方向的风车图案和相关构象表面对映体的域总是以相等的比例实现。在这里,我们报告了结构相关但本质上手性化合物的对映选择性、高产率化学合成,其中两个外围叔丁基取代基被仲丁基取代,每个取代基都包含一个 (S) 手性中心。我们在超高真空条件下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表征了这种化合物在 Au(111) 表面形成的吸附结构。发现由改进的分子设计引入的扰动足够小,因此形成的结构与观察到的原始叔丁
    DOI:
    10.1021/ja110052n
  • 作为产物:
    描述:
    (S)-3-methyl-1-indanone咪唑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偶氮二异丁腈三乙胺间氯过氧苯甲酸三苯基膦三氟乙酸 、 sodium hydroxide 、 magnes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6.0h, 生成 (S)-3-sec-butyl-2-hydroxybenz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分子设计控制 Au(111) 上分子棒的手性组织
    摘要:
    近十年来,由吸附在表面上的有机分子形成的手性自组装结构已成为深入研究的主题,这既与对映特异性多相催化或手性分离等应用的相关性以及基本兴趣,例如,与生物分子同手性的起源。一个中心目标是合理设计分子构建块,允许手性从分子水平转移到超分子水平。我们之前研究了一类基于低聚(亚苯基乙炔)主链的线性化合物的表面自组装,这些化合物被证明在 Au(111)表面形成特征性的风车吸附模式。然而,由于这些前手性化合物本质上是非手性的,具有相反方向的风车图案和相关构象表面对映体的域总是以相等的比例实现。在这里,我们报告了结构相关但本质上手性化合物的对映选择性、高产率化学合成,其中两个外围叔丁基取代基被仲丁基取代,每个取代基都包含一个 (S) 手性中心。我们在超高真空条件下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表征了这种化合物在 Au(111) 表面形成的吸附结构。发现由改进的分子设计引入的扰动足够小,因此形成的结构与观察到的原始叔丁
    DOI:
    10.1021/ja110052n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ARMACEUTICAL AND COSMETI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OXY GROUP-BEARING AROMATIC ALDEHYDES
    申请人:Cutanix Corporation
    公开号:EP1443915A1
    公开(公告)日:2004-08-11
  • [EN] PHARMACEUTICAL AND COSMETI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OXY GROUP-BEARING AROMATIC ALDEHYDES<br/>[FR] COMPOSITIONS PHARMACEUTIQUES ET COSMETIQUES CONTENANT DES ALDEHYDES AROMATIQUES PORTEURS DE GROUPES OXY
    申请人:CUTANIX CORP
    公开号:WO2003043621A1
    公开(公告)日:2003-05-30
    Disclosed are pharmaceutical and cosmeti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oxy group-bearing aromatic aldehyde compounds or acetal derivatives thereof. Some of the disclosed compositions are useful as topical therapeutics for treating inflammatory dermatologic conditions. Some of the compositions are useful in transdermal and other systemic dose forms for treating other inflammatory conditions in mammals.
  • Controlling Chiral Organization of Molecular Rods on Au(111) by Molecular Design
    作者:Martin M. Knudsen、Nataliya Kalashnyk、Federico Masini、Jacob R. Cramer、Erik Lægsgaard、Flemming Besenbacher、Trolle R. Linderoth、Kurt V. Gothelf
    DOI:10.1021/ja110052n
    日期:2011.4.6
    were intrinsically achiral, domains with oppositely oriented windmill motifs and related conformational surface enantiomers were always realized in equal proportion. Here we report on the enantioselective, high yield chemical synthesis of a structurally related but intrinsically chiral compound in which two peripheral tert-butyl substituents are replaced by sec-butyl groups, each containing an (S) chiral
    近十年来,由吸附在表面上的有机分子形成的手性自组装结构已成为深入研究的主题,这既与对映特异性多相催化或手性分离等应用的相关性以及基本兴趣,例如,与生物分子同手性的起源。一个中心目标是合理设计分子构建块,允许手性从分子水平转移到超分子水平。我们之前研究了一类基于低聚(亚苯基乙炔)主链的线性化合物的表面自组装,这些化合物被证明在 Au(111)表面形成特征性的风车吸附模式。然而,由于这些前手性化合物本质上是非手性的,具有相反方向的风车图案和相关构象表面对映体的域总是以相等的比例实现。在这里,我们报告了结构相关但本质上手性化合物的对映选择性、高产率化学合成,其中两个外围叔丁基取代基被仲丁基取代,每个取代基都包含一个 (S) 手性中心。我们在超高真空条件下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表征了这种化合物在 Au(111) 表面形成的吸附结构。发现由改进的分子设计引入的扰动足够小,因此形成的结构与观察到的原始叔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