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15-azo[2.2]paracyclophane | 538326-1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15-azo[2.2]paracyclophane
英文别名
13,14-Diazatetracyclo[8.6.2.04,15.07,12]octadeca-1(16),2,4(15),7(12),8,10,13-heptaene
4,15-azo[2.2]paracyclophane化学式
CAS
538326-16-8
化学式
C16H14N2
mdl
——
分子量
234.301
InChiKey
HIWYYCUHNFCNI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28.4±45.0 °C(Predicted)
  • 密度:
    1.26±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24.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15-azo[2.2]paracyclophane铁粉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64%的产率得到4,15-dibromo[2.2]paracyclophane
    参考文献:
    名称:
    4,15-二氨基 [2.2] 对环烷作为伪双取代 [2.2] 对环烷的起始材料
    摘要:
    将标题化合物 3 重氮化,然后用氯化亚铜处理形成的双(重氮离子),得到假双氯化物 1。类似地,当使用叠氮化钠作为捕集剂时,3 转化为双(叠氮化物)5亲核试剂。3 的次氯酸盐氧化提供偶氮化合物 4,这是第一个仅由杂原子组成的桥的多桥环芳烃。用锌/乙酸还原 4 再次得到底物 3。用溴/铁粉或一氯化碘处理 4 会导致脱氮,同时在假双生位置引入卤素(即分别形成 2 和 6)。4 的快速真空热解 (450 °C, 0.01 Torr) 产生菲衍生物 13 和 14,而对于四氰基乙烯 (TCNE),偶氮烷在室温下会发生快速环加成反应,得到 [2+4] 环加合物 16。1、2、4-6 和 16 的结构已通过 X 射线结构分析确定。分子堆积模式由弱氢键决定;环烷衍生物的常见堆积模式归因于 C−H···π 相互作用。对 1、2、6 和二氟类似物 17 的 1H NMR 光谱中的桥质子信号进行全谱带分析,得出邻位
    DOI:
    10.1002/ejoc.200390095
  • 作为产物:
    描述:
    4,15-diamino[2.2]paracyclophane氢氧化钾sodium hypochlori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96%的产率得到4,15-azo[2.2]paracyclophane
    参考文献:
    名称:
    4,15-二氨基 [2.2] 对环烷作为伪双取代 [2.2] 对环烷的起始材料
    摘要:
    将标题化合物 3 重氮化,然后用氯化亚铜处理形成的双(重氮离子),得到假双氯化物 1。类似地,当使用叠氮化钠作为捕集剂时,3 转化为双(叠氮化物)5亲核试剂。3 的次氯酸盐氧化提供偶氮化合物 4,这是第一个仅由杂原子组成的桥的多桥环芳烃。用锌/乙酸还原 4 再次得到底物 3。用溴/铁粉或一氯化碘处理 4 会导致脱氮,同时在假双生位置引入卤素(即分别形成 2 和 6)。4 的快速真空热解 (450 °C, 0.01 Torr) 产生菲衍生物 13 和 14,而对于四氰基乙烯 (TCNE),偶氮烷在室温下会发生快速环加成反应,得到 [2+4] 环加合物 16。1、2、4-6 和 16 的结构已通过 X 射线结构分析确定。分子堆积模式由弱氢键决定;环烷衍生物的常见堆积模式归因于 C−H···π 相互作用。对 1、2、6 和二氟类似物 17 的 1H NMR 光谱中的桥质子信号进行全谱带分析,得出邻位
    DOI:
    10.1002/ejoc.20039009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4,15-Diamino[2.2]paracyclophane as a Starting Material for Pseudo-Geminally Substituted [2.2]Paracyclophanes
    作者:Kamal El Shaieb、Vijay Narayanan、Henning Hopf、Ina Dix、Axel Fischer、Peter G. Jones、Ludger Ernst、Kerstin Ibrom
    DOI:10.1002/ejoc.200390095
    日期:2003.2
    with a bridge consisting only of heteroatoms. Reduction of 4 with zinc/acetic acid affords the substrate 3 again. Treatment of 4 with bromine/iron powder or iodine monochloride causes deazotization accompanied by halogen introduction in pseudo-geminal position (i.e., formation of 2 and 6, respectively). Flash vacuum pyrolysis (450 °C, 0.01 Torr) of 4 produces the phenanthrene derivatives 13 and 14, while
    将标题化合物 3 重氮化,然后用氯化亚铜处理形成的双(重氮离子),得到假双氯化物 1。类似地,当使用叠氮化钠作为捕集剂时,3 转化为双(叠氮化物)5亲核试剂。3 的次氯酸盐氧化提供偶氮化合物 4,这是第一个仅由杂原子组成的桥的多桥环芳烃。用锌/乙酸还原 4 再次得到底物 3。用溴/铁粉或一氯化碘处理 4 会导致脱氮,同时在假双生位置引入卤素(即分别形成 2 和 6)。4 的快速真空热解 (450 °C, 0.01 Torr) 产生菲衍生物 13 和 14,而对于四氰基乙烯 (TCNE),偶氮烷在室温下会发生快速环加成反应,得到 [2+4] 环加合物 16。1、2、4-6 和 16 的结构已通过 X 射线结构分析确定。分子堆积模式由弱氢键决定;环烷衍生物的常见堆积模式归因于 C−H···π 相互作用。对 1、2、6 和二氟类似物 17 的 1H NMR 光谱中的桥质子信号进行全谱带分析,得出邻位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9-二(2-苯乙基)蒽并[2,1,9-DEF:6,5,10-D’E’F’]二异喹啉-1,3,8,10(2H,9H)-四酮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5,5'',6,6'',7,7'',8,8''-八氢-3,3''-二叔丁基-1,1''-二-2-萘酚,双钾盐 (S)-盐酸沙丁胺醇 (S)-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N-Fmoc-氨基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3,3''-双([[1,1''-联苯]-4-基)-[1,1''-联萘]-2,2''-二醇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5R)-3,3a,8,8a-四氢茚并[1,2-d]-1,2,3-氧杂噻唑-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S,8aR)-2-(吡啶-2-基)-8,8a-二氢-3aH-茚并[1,2-d]恶唑 (3aS,3''aS,8aR,8''aR)-2,2''-环戊二烯双[3a,8a-二氢-8H-茚并[1,2-d]恶唑]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S,3aR)-2-(3-氯-4-氰基苯基)-3-环戊基-3,3a,4,5-四氢-2H-苯并[g]吲唑-7-羧酸 (3R,3’’R,4S,4’’S,11bS,11’’bS)-(+)-4,4’’-二叔丁基-4,4’’,5,5’’-四氢-3,3’’-联-3H-二萘酚[2,1-c:1’’,2’’-e]膦(S)-BINAPINE (3-三苯基甲氨基甲基)吡啶 (3-[(E)-1-氰基-2-乙氧基-2-hydroxyethenyl]-1-氧代-1H-茚-2-甲酰胺)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4S)-Fmoc-4-三氟甲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氯-6-羟基苯基)硼酸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α,1'R,4β)-4-甲氧基-5''-甲基-6'-[5-(1-丙炔基-1)-3-吡啶基]双螺[环己烷-1,2'-[2H]indene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R,1′R,2S,2′S)-2,2′-二叔丁基-2,3,2′,3′-四氢-1H,1′H-(1,1′)二异磷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