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acetic acid 5-[4-(6-allyloxycarbonylamino-2-amino-hexanoylamino)benzyloxy]-2,3-dihydro-1H-pyrrolo[3,2-f]quinolin-1-ylmethyl ester | 848824-90-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acetic acid 5-[4-(6-allyloxycarbonylamino-2-amino-hexanoylamino)benzyloxy]-2,3-dihydro-1H-pyrrolo[3,2-f]quinolin-1-yl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5-[[4-[[(2S)-2-amino-6-(prop-2-enoxycarbonylamino)hexanoyl]amino]phenyl]methoxy]-2,3-dihydro-1H-pyrrolo[3,2-f]quinolin-1-yl]methyl acetate
acetic acid 5-[4-(6-allyloxycarbonylamino-2-amino-hexanoylamino)benzyloxy]-2,3-dihydro-1H-pyrrolo[3,2-f]quinolin-1-ylm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848824-90-8
化学式
C31H37N5O6
mdl
——
分子量
575.665
InChiKey
KDUCJYWZBVMPDJ-TUXUZCG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801.9±65.0 °C(Predicted)
  • 密度:
    1.24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42
  • 可旋转键数:
    1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5
  • 拓扑面积:
    154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9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FMOC-L-缬氨酸羟基琥珀酰亚胺酯acetic acid 5-[4-(6-allyloxycarbonylamino-2-amino-hexanoylamino)benzyloxy]-2,3-dihydro-1H-pyrrolo[3,2-f]quinolin-1-ylmethyl ester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101 mg的产率得到acetic acid 5-(4-{6-allyloxycarbonylamino-2-[2-(9H-fluoren-9-ylmethoxycarbonylamino)-3-methyl-butyryl-amino]-hexanoylamino}-benzyloxy)-2,3-dihydro-1H-pyrrolo[3,2-f]quinolin-1-yl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二肽的抗体小沟结合物偶联物的设计,合成和体外评估。
    摘要:
    制备了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该药物-偶联物由DNA小沟结合剂(MGB)组成,这些药物通过肽接头连接到单克隆抗体(mAb),肽接头设计用于在靶细胞的溶酶体内释放药物。MGB上连接子的连接位点在B环的5位,因为模型研究表明,吸电子基团(即酰基,氨基甲酰基)在此位置的连接增加了分子的稳定性。由于MGB的疏水性,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克服它们在结合后诱导mAb聚集的趋势。这在包含氨基-CBI药物1的一系列ADC中得到了例证。初始加合物是使用肽序列缬氨酸-瓜氨酸制备的,该肽序列附着于自消灭的对氨基苄基氨基甲酸酯间隔基上。生成的ADC被完全汇总。去除自消灭性间隔区,引入更具亲水性的缬氨酸-赖氨酸序列,并在mAb和肽之间引入四甘醇单元,导致结合物未聚集,甚至每个mAb多达八种药物。这些结果扩展到包括羟基氮杂-CBI药物2,该药物通过对氨基苄基醚自消灭性间隔基与缬氨酸-赖氨酸序列连接。所得的mAb偶联物
    DOI:
    10.1021/jm040137q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二肽的抗体小沟结合物偶联物的设计,合成和体外评估。
    摘要:
    制备了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该药物-偶联物由DNA小沟结合剂(MGB)组成,这些药物通过肽接头连接到单克隆抗体(mAb),肽接头设计用于在靶细胞的溶酶体内释放药物。MGB上连接子的连接位点在B环的5位,因为模型研究表明,吸电子基团(即酰基,氨基甲酰基)在此位置的连接增加了分子的稳定性。由于MGB的疏水性,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克服它们在结合后诱导mAb聚集的趋势。这在包含氨基-CBI药物1的一系列ADC中得到了例证。初始加合物是使用肽序列缬氨酸-瓜氨酸制备的,该肽序列附着于自消灭的对氨基苄基氨基甲酸酯间隔基上。生成的ADC被完全汇总。去除自消灭性间隔区,引入更具亲水性的缬氨酸-赖氨酸序列,并在mAb和肽之间引入四甘醇单元,导致结合物未聚集,甚至每个mAb多达八种药物。这些结果扩展到包括羟基氮杂-CBI药物2,该药物通过对氨基苄基醚自消灭性间隔基与缬氨酸-赖氨酸序列连接。所得的mAb偶联物
    DOI:
    10.1021/jm040137q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