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bromo-3-methoxy-benzyloxy)-tetrahydro-pyran | 17100-70-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bromo-3-methoxy-benzyloxy)-tetrahydro-pyran
英文别名
4-Brom-3-methoxybenzyl-tetrahydropyranylether;2-[(4-Bromo-3-methoxyphenyl)methoxy]oxane;2-[(4-bromo-3-methoxyphenyl)methoxy]oxane
2-(4-bromo-3-methoxy-benzyloxy)-tetrahydro-pyran化学式
CAS
17100-70-8
化学式
C13H17BrO3
mdl
——
分子量
301.18
InChiKey
BVQWOEOAMQKBF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75.4±42.0 °C(Predicted)
  • 密度:
    1.38±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4
  • 拓扑面积:
    27.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SDS

SDS:42b64425504fbc031fc5b79fa6505b42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riccardin D derivatives as potent antimicrobial agents
    作者:Bin Sun、Ming Zhang、Ying Li、Qing-wen Hu、Hong-bo Zheng、Wen-qiang Chang、Hong-xiang Lou
    DOI:10.1016/j.bmcl.2016.06.006
    日期:2016.8
    We describe the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riccardin D derivatives, a novel class of antimicrobial molecules. Structural diversification of these derivatives was achieved by introducing hydroxy, methoxy, and bromine into the aromatic rings of riccardin D. The antimicrobial evaluation of these compounds was performed as in vitro assays against clinically isolated bacteria and fungi. The
    我们描述了蓖麻素D衍生物,一类新型的抗菌分子的合成和生物学评估。这些衍生物的结构多样化是通过将羟基,甲氧基和引入蓖麻毒素D的芳环中实现的。这些化合物的抗微生物性评估是针对临床分离出的细菌和真菌的体外测定方法。将溴原子引入蓖麻毒素D的芳烃B中导致了几种强活性抗菌化合物,对于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药的菌株)的MIC值为0.5至4μg/ mL 。抗真菌测试发现化合物34是最有效的分子,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值为2μg/ mL。最初的生物学评估表明,这些新型分子作为潜在的抗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