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o-methoxy-phenyl)-3H-imidazole-4-carboxaldehyde | 946573-2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o-methoxy-phenyl)-3H-imidazole-4-carboxaldehyde
英文别名
3-(2-Methoxyphenyl)imidazole-4-carbaldehyde;3-(2-methoxyphenyl)imidazole-4-carbaldehyde
3-(o-methoxy-phenyl)-3H-imidazole-4-carboxaldehyde化学式
CAS
946573-26-8
化学式
C11H10N2O2
mdl
——
分子量
202.213
InChiKey
JIDRUZRQARKCP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9
  • 拓扑面积:
    44.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o-methoxy-phenyl)-3H-imidazole-4-carboxaldehyde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sodium chloritesodium dihydrogenphosphateN-碘代丁二酰亚胺copper(l) iodide氯化亚砜2-甲基-2-丁烯氢气二异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乙酸乙酯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61.0h, 生成 methyl 5-(5-(chlorocarbonyl)-1-(2-methoxyphenyl)-1H-imidazol-2-yl)pent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氧化氮还原酶活性位点模型在远端和近端位点均具有关键成分。
    摘要:
    按照[2 + 1]方法成功地从顺-α2-双咪唑-β-咪唑-尾卟啉和两个新合成的含脂族酯链的咪唑基中成功合成了卟啉1ab和2ab。这四种化合物具有远端三咪唑组,远端羧酸和近端咪唑,它们构成细菌一氧化氮还原酶(NOR)活性位点配位环境的所有关键特征,并使它们成为最接近的合成NOR模型配体迄今为止。
    DOI:
    10.1021/ol071007p
  • 作为产物:
    描述:
    [3-(o-methoxy-phenyl)-3H-imidazol-4-yl]-methanolmanganese(IV) 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1.82 g的产率得到3-(o-methoxy-phenyl)-3H-imidazole-4-carbox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氧化氮还原酶活性位点模型在远端和近端位点均具有关键成分。
    摘要:
    按照[2 + 1]方法成功地从顺-α2-双咪唑-β-咪唑-尾卟啉和两个新合成的含脂族酯链的咪唑基中成功合成了卟啉1ab和2ab。这四种化合物具有远端三咪唑组,远端羧酸和近端咪唑,它们构成细菌一氧化氮还原酶(NOR)活性位点配位环境的所有关键特征,并使它们成为最接近的合成NOR模型配体迄今为止。
    DOI:
    10.1021/ol071007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Series of 2‐((1‐Phenyl‐1H‐imidazol‐5‐yl)methyl)‐1H‐indoles as 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 (IDO1) Inhibitors
    作者:Yong Zheng、Paul M. Stafford、Kurt R. Stover、Darapaneni Chandra Mohan、Mayuri Gupta、Eric C. Keske、Paolo Schiavini、Laura Villar、Fan Wu、Alexander Kreft、Kiersten Thomas、Elana Raaphorst、Jagadeesh P. Pasangulapati、Siva R. Alla、Simmi Sharma、Ramana R. Mittapalli、Irina Sagamanova、Shea L. Johnson、Mark A. Reed、Donald F. Weaver
    DOI:10.1002/cmdc.202100107
    日期:2021.7.20
    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 (IDO1) is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target in cancer immunotherapy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 Thus, searching for highly active inhibitors for use in human cancers is now a focus of widesprea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the structure-based design of 2-(5-imidazolyl)indole derivatives, a series of novel IDO1 inhibitors which have been designed
    吲哚胺 2,3-双加氧酶 1 (IDO1) 是癌症免疫治疗和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个有前途的治疗靶点。因此,寻找用于人类癌症的高活性抑制剂现在是广泛研究和开发工作的重点。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报告了 2-(5-咪唑基) 吲哚衍生物的基于结构的设计,这是一系列新型 IDO1 抑制剂,这些抑制剂是根据我们之前使用N 1 取代的 5-吲哚咪唑的研究设计和合成的。其中,我们已鉴定出一种具有强 IDO1 抑制活性(IC 50 =0.16 μM,EC 50= 0.3 微米)。结构-活性关系 (SAR) 和计算对接模拟表明,羟基与 Pocket A 中的近端 Ser167 残基有良好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 IDO1 抑制效力。通过计算血脑屏障 (BBB) 分数和脑暴露效率 (BEE) 分数来估计有效化合物的脑外显率。许多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得分,两种最有希望的化合物被推进到药代动力学研究,证明这两种化合物都具有脑渗透性。因此,我们发现了一种用于脑渗透
  • Synthesis of Nitric Oxide Reductase Active Site Models Bearing Key Components at Both Distal and Proximal Sites
    作者:James P. Collman、Ying Yang、Richard A. Decréau
    DOI:10.1021/ol071007p
    日期:2007.7.1
    Porphyrins 1ab and 2ab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from cis-alpha2-bisimidazole-beta-imidazole-tail porphyrins and two newly synthesized imidazole pickets containing an aliphatic ester chain following a [2+1] approach. The four compounds possess a distal trisimidazole set, a distal carboxylic acid, and a proximal imidazole, which constitute all the key features of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按照[2 + 1]方法成功地从顺-α2-双咪唑-β-咪唑-尾卟啉和两个新合成的含脂族酯链的咪唑基中成功合成了卟啉1ab和2ab。这四种化合物具有远端三咪唑组,远端羧酸和近端咪唑,它们构成细菌一氧化氮还原酶(NOR)活性位点配位环境的所有关键特征,并使它们成为最接近的合成NOR模型配体迄今为止。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伊莫拉明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齐墩果-2,12-二烯[2,3-d]异恶唑-28-酸 黄曲霉毒素H1 高效液相卡套柱 非昔硝唑 非布索坦杂质Z19 非布索坦杂质T 非布索坦杂质K 非布索坦杂质E 非布索坦杂质67 非布索坦杂质65 非布索坦杂质64 非布索坦杂质61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4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2 非布索坦代谢物 67M-1 非布索坦-D9 非布索坦 非唑拉明 雷西纳德杂质H 雷西纳德 阿西司特 阿莫奈韦 阿米苯唑 阿米特罗13C2,15N2 阿瑞匹坦杂质 阿格列扎 阿扎司特 阿尔吡登 阿塔鲁伦中间体 阿培利司N-1 阿哌沙班杂质26 阿哌沙班杂质15 阿可替尼 阿作莫兰 阿佐塞米 镁(2+)(Z)-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 锌1,2-二甲基咪唑二氯化物 铵2-(4-氯苯基)苯并恶唑-5-丙酸盐 铬酸钠[-氯-3-[(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1H-吡唑-4-基)偶氮]-2-羟基苯磺酸基][4-[(3,5-二氯-2-羟基苯 铁(2+)乙二酸酯-3-甲氧基苯胺(1:1:2) 钠5-苯基-4,5-二氢吡唑-1-羧酸酯 钠3-[2-(2-壬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氧基]丙酸酯 钠3-(2H-苯并三唑-2-基)-5-仲-丁基-4-羟基苯磺酸酯 钠(2R,4aR,6R,7R,7aS)-6-(2-溴-9-氧代-6-苯基-4,9-二氢-3H-咪唑并[1,2-a]嘌呤-3-基)-7-羟基四氢-4H-呋喃并[3,2-D][1,3,2]二氧杂环己膦烷e-2-硫醇2-氧化物 野麦枯 野燕枯 醋甲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