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甘油-L-脯氨酸 | 704-15-4

中文名称
甘油-L-脯氨酸
中文别名
甘氨酰-L-脯氨酸;N-氨基乙酰-2-羧基吡咯啶;甘氨酸-L-脯氨酸;N-氨基乙酰吡咯啶-2-羧酸;甘氨酰-L-普啉;甘氨酰脯氨酸;甘氨酸缩-L-普啉;甘氨酸-L-脯氨酸二肽;甘氨酰-脯氨酸
英文名称
H-Gly-Pro-OH
英文别名
Gly-Pro;glycyl-L-proline;glycylproline;(2S)-1-(2-azaniumylacetyl)pyrrolidine-2-carboxylate
甘油-L-脯氨酸化学式
CAS
704-15-4
化学式
C7H12N2O3
mdl
——
分子量
172.184
InChiKey
KZNQNBZMBZJQJO-YFKPBYRV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85℃
  • 沸点:
    411.3±40.0 °C(Predicted)
  • 密度:
    1.356±0.06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可微溶于水
  • 物理描述:
    Soli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83.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
  • 危险类别码:
    R36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3990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9

SDS

SDS:799d254d2fd7195c6cdd8f3e34996540
查看

模块 1. 化学
1.1 产品标识符
: Gly-Pro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5)
眼刺激 (类别2A)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03 吞咽可能有害。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7H12N2O3
分子式
: 172.18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GLY-PRO
-
CAS 号 704-15-4
EC-编号 211-880-2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产品分解后性质不明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建议的贮存温度: -20 °C
吸湿的 充气保存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不适用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分配系数
辛醇--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894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无数据资料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生物活性

H-Gly-Pro-OH(甘酰脯酸)是由甘酸和L-脯氨酸组成的二肽,是胶原代谢的终产物之一。它可以被辅肽酶剪切,并且脯酸分子可以被回收至胶原或其他蛋白质中。

靶点

Human Endogenous Metabolite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甘油-L-脯氨酸 在 Zr6-based UiO-66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作用下, 反应 24.0h, 以92%的产率得到(8As)-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
    参考文献:
    名称:
    在通过 Zr 基金属-有机骨架催化剂形成多相催化直接肽键的过程中
    摘要:
    肽键的形成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环境和经济要求高的转变。催化是绕过当前瓶颈的关键。迄今为止,已经开发了许多能够提供合成有用方法的均相催化剂,而多相催化剂仍然主要限于解决肽的益生元形成的研究。这里,Zr 6的催化活性使用二肽环化作为模型反应研究了基于金属 - 有机框架(Zr-MOF)的肽键形成。与以前的催化剂不同,Zr-MOFs 在很大程度上耐受水,并且反应在环境条件下进行。值得注意的是,该催化剂是可回收的,并且不需要用于激活 COOH 基团的添加剂,这是以前方法的常见限制。此外,广泛的反应范围可以容忍具有庞大和路易斯碱性基团的底物。反应机制通过详细的机械和计算研究进行评估,其特征是通过 Zr 中心向胺加成对羧酸根基团进行路易斯酸活化,其中相邻 Zr 位点上的烷氧基配体有助于降低关键质子转移的障碍。所提出的概念还用于研究分子间肽键的形成。虽然与催化剂结构和水去除相关的内在挑战限制了当前条件下更普
    DOI:
    10.1021/acscatal.1c01782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702.多肽。第四部分 甘氨酸和脯氨酸某些肽的酯的自缩合
    摘要:
    DOI:
    10.1039/jr956000364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onditional equilibrium constants for the carbamate formation reaction from amino acids and peptides in aqueous solution
    作者:Jian Ge Chen、Mats Sandberg、Stephen G. Weber
    DOI:10.1021/ja00069a037
    日期:1993.8
    A novel and sensitive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for the study of carbamate formation equilibria of amino acids and peptides in aqueous solution. The method is based on reversed-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ethod was establish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determined from the present study with the few data in the literature. The
    已经开发并评估了一种新颖且灵敏的方法,用于研究溶液中氨基酸和肽的氨基甲酸酯形成平衡。该方法基于使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反相液相色谱法。该方法的可靠性是通过将本研究确定的结果与文献中的少数数据进行比较来确定的。显示氨基甲酸酯反应的弛豫速率比色谱分布弛豫速率(秒)快。结果,在CO 2 存在下胺溶质的保留时间增加。测定了 11 种 L-α-氨基酸和肽的氨基甲酸酯形成常数和氨基甲酸酯在生理 pH 值下的摩尔分数。未发现形成常数与 pKa 之间的相关性
  • 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Bridged Bis(β-cyclodextrin) Linked by the 4,4′-Diaminodiphenyl Sulfone Tether with Non-aromatic Oligopeptides
    作者:Yan Zhao、Yong Cun Yang、Hao Shi、Yong Zhao、Shao Ming Chi、Hong You Zhu、Rong Huang
    DOI:10.1007/s10953-010-9564-3
    日期:2010.7
    The molecular recognition behavior of 4,4-diaminodiphenyl sulfone bis(β-cyclodextrin) 1 with representative non-aromatic oligopeptides (Leu-Gly, Gly-Leu, Glu-Glu, Met-Met, Gly-Gly, Gly-Gly-Gly and Gly-Pro) was investigated by circular dichroism, fluorescence, 1H and 2D NMR spectroscopy at 25 °C i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s (pH=7.20). From the circular dichroism and 2D NMR results, it is inferred
    4,4'-二二苯砜双(β-环糊精)1与代表性非芳香族寡肽(Leu-Gly、Gly-Leu、Glu-Glu、Met-Met、Gly-Gly、Gly-Gly-)的分子识别行为Gly 和 Gly-Pro) 在 25 °C 的磷酸盐缓冲溶液 (pH=7.20) 中通过圆二色性、荧光、1H 和 2D NMR 光谱进行研究。从圆二色性和2D NMR结果推断,双(β-环糊精)连接体中的苯基部分部分自包含在环糊精腔中,与寡肽复合后完全排出环糊精腔. 由于协同夹心结合模式,双(β-环糊精)不仅为三肽Gly-Gly-Gly提供了29200 L·mol-1的最高结合常数,而且还可以识别寡肽的大小和疏性。双(β-环糊精)对 Gly-Gly-Gly/Glu-Glu 对的残基选择性高达 78.9,对 Gly-Gly-Gly/Gly-Gly 对的长度选择性高达 28.1 . 这些现象是从大小合适的概念和主人和客人之间的多点识别的角度来讨论的。
  • [EN] PHARMACEUTICAL COMPOUND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EMENT MEDIATED DISORDERS<br/>[FR] COMPOSÉS PHARMACEUTIQUES POUR LE TRAITEMENT DE TROUBLES MÉDIÉS PAR LE COMPLÉMENT
    申请人:ACHILLION PHARMACEUTICALS INC
    公开号:WO2020198062A1
    公开(公告)日:2020-10-01
    This disclosure provides pharmaceutical compounds to treat medical disorders, such as complement-mediated disorders, including complement Cl -mediated disorders.
    这份披露提供了用于治疗医学疾病的药物化合物,例如包括补体介导的疾病在内的补体Cl-介导的疾病。
  •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X-Prolyl Dipeptidyl Aminopeptidase from<i>Lactococcus lactis</i>subsp.<i>cremoris</i>nTR
    作者:Tsong-Rong Yan、Shih-Ching Ho、Chia-Lung Hou
    DOI:10.1271/bbb.56.704
    日期:1992.1
    An X-prolyl dipeptidyl aminopeptidase (X-PDAP; EC 3.4.14.5) was identified to be loosely bound on the inner cell membrane fraction of 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cremoris nTR. The biosynthesis of X-PDAP was continuously increased before the late-log growth phase of the bacteria. Both Gly-Pro-pNA and Ala-Ala-pNA were hydrolyzed by X-PDAP; the kcat/Km value of the former was about 10-fold that of the latter. The Ki of X-Pro and Pro-X were more specific to X-PDAP than those of X-Ala. The enzyme splitting a dipeptide sequentially from β-casomorphin as a model catalytic pattern was identified and some properties of the enzyme were further characterized.
    在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cremoris nTR的内细胞膜组分上,鉴定出一种松散结合的X-脯酰二肽二肽基肽酶(X-PDAP;EC 3.4.14.5)。在细菌的后期对数生长阶段之前,X-PDAP的生物合成不断增加。X-PDAP可以解Gly-Pro-pNA和Ala-Ala-pNA,前者的kcat/Km值约为后者的10倍。X-Pro和Pro-X的Ki比X-Ala更特异于X-PDAP。鉴定出一种以β-酪啡肽为模型的催化模式连续切割二肽的酶,并进一步表征了该酶的一些性质。
  • New Bioactive Zinc(II) Complexes with Peptid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In Vitro Insulinomimetic Activity
    作者:Eriko Ueda、Yutaka Yoshikawa、Noriko Kishimoto、Makoto Tadokoro、Hiromu Sakurai、Naemi Kajiwara、Yoshitane Kojima
    DOI:10.1246/bcsj.77.981
    日期:2004.5
    Four Zn(II) complexes with dipeptides and three new Zn(II) complexe; with pseudo-tripeptides were prepared and a complex, [Zn(glythr) 2 ] n , was revealed to have a polymeric structure by X-ray structure analysis. The ligand, glythr - , acts as a bridging ligand completely, a monodentate oxygen atom of the terminal carboxyl group of threonine residue and a didentate ligand containing the nitrogen and
    四种含二肽的 Zn(II) 络合物和三种新的 Zn(II) 络合物;制备了具有假三肽的复合物,[Zn(glythr) 2 ] n ,通过 X 射线结构分析显示具有聚合物结构。配体glythr - 完全充当桥连配体,苏酸残基末端羧基的单齿氧原子和含有甘酸之一的氮和氧原子的双齿配体。因为 Zn 2 + 离子具有扭曲的六配位八面体几何形状,它与两个末端羧基和两个双齿配体结合。此外,发现与硫酸锌相比,所有 Zn(II) 复合物都具有较高的体外胰岛素模拟活性,这是通过抑制已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处理的分离大鼠脂肪细胞中的游离脂肪酸释放来估计的。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