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R,6R)-6-((R)-but-3-en-2-yl)-4-(2-hydroxyethyl)tetrahydro-2H-pyran-2-one | 353521-07-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R,6R)-6-((R)-but-3-en-2-yl)-4-(2-hydroxyethyl)tetrahydro-2H-pyran-2-one
英文别名
(4R,6R)-6-[(2R)-but-3-en-2-yl]-4-(2-hydroxyethyl)oxan-2-one
(4R,6R)-6-((R)-but-3-en-2-yl)-4-(2-hydroxyethyl)tetrahydro-2H-pyran-2-one化学式
CAS
353521-07-0
化学式
C11H18O3
mdl
——
分子量
198.262
InChiKey
TYVDGUFQALCFLZ-OPRDCNL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3
  • 拓扑面积:
    46.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ing-Closing Metathesis Approaches towards the Total Synthesis of Rhizoxins
    作者:Marc Liniger、Christian M. Neuhaus、Karl-Heinz Altmann
    DOI:10.3390/molecules25194527
    日期:——
    Efforts are described towards the total synthesis of the bacterial macrolide rhizoxin F, which is a potent tubulin assembly and cancer cell growth inhibitor.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work was expand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hizoxin core macrocycle by ring-closing olefin metathesis (RCM) between C(9) and C(10), either directly or by using relay substrates, but in no case was ring-closure achieved
    对细菌大环内酯根瘤菌素 F 的全合成进行了描述,它是一种有效的微管蛋白组装和癌细胞生长抑制剂。通过直接或使用中继基板在 C(9) 和 C(10) 之间进行闭环烯烃复分解 (RCM),在构建根瘤菌核心大环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但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环-关闭实现。通过在 C(9)/C(10) 位点闭环炔烃复分解 (RCAM) 可以形成大环。必需的二炔是从作为 RCM 底物合成的一部分制备的高级中间体中获得的。虽然在闭环步骤中形成的三键直接转化为根瘤菌素大环的 C(9)-C(10)E 双键被证明是难以捉摸的,通过将三键的双钴六羰基配合物与乙基哌啶鎓次磷酸酯还原解络合,可以高选择性地获得相应的 Z 异构体。自由基诱导的双键异构化、C(15) 侧链的完整阐述和 C(11)-C(12) 双键的定向环氧化完成了根瘤菌素 F 的全合成。
  • Approach Towards the Total Synthesis of Rhizoxin: Enantioselective Preparation of the Lactone Core
    作者:Marie-Ange N'Zoutani、Ange Pancrazi、Janick Ardisson
    DOI:10.1055/s-2001-14601
    日期:——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1 - C10 lactone core of rhizoxin, a 16-membered antitumoral macrolide, is reported. The strategy is based on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C7 and C8 asymmetric centers with a Brown allylation reaction. The C5 asymmetric carbon was controlled during a lactonisation step, leading to the equatorial chain at C5. Homologation sequences at C3 and C9 were performed via a Wadsworth-Emmons and a Takai reaction, respectively.
    报道了抗肿瘤大环内酯药物rhizoxin的C1 - C10内酯核心的构建。该策略基于使用Brown烯基化反应建立C7和C8的不对称中心。在内酯化步骤中控制了C5的不对称碳,最终在C5处形成了赤道链。C3和C9的同族化反应分别通过Wadsworth-Emmons反应和Takai反应实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