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anhydro-3,4-di-O-benzyl-6-deoxy-β-L-mannopyranose | 138098-80-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anhydro-3,4-di-O-benzyl-6-deoxy-β-L-mannopyranose
英文别名
1,2-anhydro-3,4-di-O-benzyl-β-L-rhamnopyranose;1,2-anhydro-3,4-di-O-benzyl-β-L-rhamnose
1,2-anhydro-3,4-di-O-benzyl-6-deoxy-β-L-mannopyranose化学式
CAS
138098-80-3
化学式
C20H22O4
mdl
——
分子量
326.392
InChiKey
GNLFDIOZQMNMBC-IGGMLHC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24.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40.22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anhydro-3,4-di-O-benzyl-6-deoxy-β-L-mannopyranose吡啶 、 zinc(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O-(2-O-acetyl-3,4-di-O-benzyl-6-deoxy-α-L-mannopyranosyl)-(1->6)-1,2;3,4-di-O-isopropylidene-α-D-galactopyranose
    参考文献:
    名称:
    取代的2,7-二氧杂双环[4.1.0]庚烷的合成,构象分析和糖苷偶联反应:1,2-脱水-3,4-二-O-苄基-β-1-和β-d-鼠李糖吡喃糖
    摘要:
    由L-鼠李糖合成1,2-脱水-3,4-二-O-苄基-α-鼠李吡喃糖,而D-对映异构体由甲基6-脱氧-2,3-O-异亚丙基-α合成-D-甘露吡喃糖苷。对于这两种合成,关键中间体是2-O-乙酰基-3,4-二-O-苄基-α-D-和-α-L-鼠李糖基吡喃糖基氯,它们是通过氯化从相应的二乙酸酯定量制备的。用叔丁醇钾在氧戊烷中容易地完成氯化物的闭环反应,并以高收率获得了结晶的1,2-脱水-3,4-二-O-苄基-β-D-和β-L-鼠李吡喃糖。 。通过改进的Karplus方程使用邻近质子-质子耦合常数进行的构象计算,这表明标题化合物的吡喃糖环的构象基本上是半椅(4H5),在C-4处有些展平。力场计算(MMP2)证实了实验构象,吻合得很好。1,2-脱水-L-鼠李糖醚与1,2; 3,4-二-O-异亚丙基-α-D-吡喃半乳糖的偶联反应是通过路易斯酸催化在环氧丙烷中进行的,只有α获得了连接的二糖。
    DOI:
    10.1016/0008-6215(93)84176-7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取代的2,7-二氧杂双环[4.1.0]庚烷的合成,构象分析和糖苷偶联反应:1,2-脱水-3,4-二-O-苄基-β-1-和β-d-鼠李糖吡喃糖
    摘要:
    由L-鼠李糖合成1,2-脱水-3,4-二-O-苄基-α-鼠李吡喃糖,而D-对映异构体由甲基6-脱氧-2,3-O-异亚丙基-α合成-D-甘露吡喃糖苷。对于这两种合成,关键中间体是2-O-乙酰基-3,4-二-O-苄基-α-D-和-α-L-鼠李糖基吡喃糖基氯,它们是通过氯化从相应的二乙酸酯定量制备的。用叔丁醇钾在氧戊烷中容易地完成氯化物的闭环反应,并以高收率获得了结晶的1,2-脱水-3,4-二-O-苄基-β-D-和β-L-鼠李吡喃糖。 。通过改进的Karplus方程使用邻近质子-质子耦合常数进行的构象计算,这表明标题化合物的吡喃糖环的构象基本上是半椅(4H5),在C-4处有些展平。力场计算(MMP2)证实了实验构象,吻合得很好。1,2-脱水-L-鼠李糖醚与1,2; 3,4-二-O-异亚丙基-α-D-吡喃半乳糖的偶联反应是通过路易斯酸催化在环氧丙烷中进行的,只有α获得了连接的二糖。
    DOI:
    10.1016/0008-6215(93)84176-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ereospecific β‐ <scp>l</scp> ‐Rhamnopyranosylation through an S <sub>N</sub> i‐Type Mechanism by Using Organoboron Reagents
    作者:Nobuya Nishi、Kazuhiro Sueoka、Kiyoko Iijima、Ryuichi Sawa、Daisuke Takahashi、Kazunobu Toshima
    DOI:10.1002/anie.201808045
    日期:2018.10.15
    Stereospecific β‐l‐rhamnopyranosylations were conducted using a 1,2‐anhydro‐l‐rhamnopyranose donor and mono‐ol or diol acceptors in the presence of a glycosyl‐acceptor‐derived borinic or boronic ester. Reactions proceeded smoothly to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β‐l‐rhamnopyranosides (β‐l‐Rhap) with complete stereoselectivity in moderate to high yields without any further additiv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立体特异性β-升-rhamnopyranosylations使用1,2--进行升-rhamnopyranose供体和单醇或糖基-受体衍生的二取代硼酸硼酸酯的存在下二醇受体。反应进行得很顺利,可以提供相应的β- 1-鼠李糖喃糖苷(β- 1- Rha p),在中等至高收率下具有完全的立体选择性,在温和条件下无需任何其他添加剂。使用13 C动力学同位素效应(KIE)测量和DFT计算的硼酸酯介导糖基化机理研究与一致的S N一致i机制具有爆炸的过渡状态。另外,本糖基化方法被成功地应用于三糖的合成,α-升-RHA p - (1,2)-β-升-RHA p - (1,4)-Glc p,衍生自肺炎链球菌血清型7B,7C和7D。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