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415564-07-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415564-07-6
化学式
C22H29NO3
mdl
——
分子量
355.477
InChiKey
SUDMCKCXRUOPAF-MNVIUDH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7
  • 重原子数:
    26.0
  • 可旋转键数:
    11.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51.48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RuCl2(1,3-dimesityl-imidazolidin-2-yl)(PCy3)(=CHPh)Grubbs catalyst first generation3-甲基-1-环己烯四溴化碳三辛基膦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6.5h, 生成 (2S,3aS,5R,7Z,9aS)-5-[(1S)-1-bromopropyl]-3,3a,5,6,9,9a-hexahydro-2H-furo[3,2-b]oxocine-2-carb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 2,10-二氧杂双环-[7.3.0]十二烯和 2,9-二氧杂双环[6.3.0]十一烯骨架的二氧杂双环海洋天然产物的简洁底物控制不对称全合成
    摘要:
    我们报告了一种完全底物控制的方法,用于不对称全合成具有代表性的二氧杂双环溴丙二烯海洋天然产物,其具有来自市售的 2,10-二氧杂双环 [7.3.0] 十二烯或 2,9-二氧杂双环 [6.3.0] 十一烯骨架缩水甘油作为常见的原料。前者包括 (-)-isoolaurallene (1)、天然 (+)-neolaurallene (2) 的对映体形式和 (+)-itomanallene A (3c),后者是 (+)-laurallene (4) 和(+)-pannosallene (5a)。此外,我们对 3c 和 5a 的首次合成确定了这两种天然产物的结构和绝对立体化学。我们分别建立中环(oxonene 或oxocene)和四氢呋喃的α,α'-相对立体化学的一般方法,涉及我们的保护基依赖性分子间酰胺烯醇烷基化(化学选择性螯合控制或二阴离子烷基化)与我们的分子内酰胺烯醇或腈阴离子烷基化的明智配对
    DOI:
    10.1021/ja310249u
  • 作为产物:
    描述:
    4-二甲氨基吡啶二甲基溴化硼potassium tert-butylate四丁基氟化铵L-Selectride 、 sodium hydride 、 三乙胺lithium hexamethyldisilazan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 、 mineral oil 、 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29.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 2,10-二氧杂双环-[7.3.0]十二烯和 2,9-二氧杂双环[6.3.0]十一烯骨架的二氧杂双环海洋天然产物的简洁底物控制不对称全合成
    摘要:
    我们报告了一种完全底物控制的方法,用于不对称全合成具有代表性的二氧杂双环溴丙二烯海洋天然产物,其具有来自市售的 2,10-二氧杂双环 [7.3.0] 十二烯或 2,9-二氧杂双环 [6.3.0] 十一烯骨架缩水甘油作为常见的原料。前者包括 (-)-isoolaurallene (1)、天然 (+)-neolaurallene (2) 的对映体形式和 (+)-itomanallene A (3c),后者是 (+)-laurallene (4) 和(+)-pannosallene (5a)。此外,我们对 3c 和 5a 的首次合成确定了这两种天然产物的结构和绝对立体化学。我们分别建立中环(oxonene 或oxocene)和四氢呋喃的α,α'-相对立体化学的一般方法,涉及我们的保护基依赖性分子间酰胺烯醇烷基化(化学选择性螯合控制或二阴离子烷基化)与我们的分子内酰胺烯醇或腈阴离子烷基化的明智配对
    DOI:
    10.1021/ja310249u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