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ethyl (methylselanyl)methylphosphonate | 80436-4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ethyl (methylselanyl)methylphosphonate
英文别名
(EtO)2P(O)CH2SeMe;1-[ethoxy(methylselanylmethyl)phosphoryl]oxyethane
diethyl (methylselanyl)methylphosphonate化学式
CAS
80436-44-8
化学式
C6H15O3PSe
mdl
——
分子量
245.117
InChiKey
YPVITTYEUCZCH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6
  • 重原子数:
    11.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35.5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Collective synthesis of natural products by means of organocascade catalysis
    摘要:
    有机化学家现在能够在足够时间、资源和努力下合成几乎所有已知的天然产物的小量样本。但是,将全合成的学术成功转化为复杂天然产物的大规模构建和相关生物分子的大量集合开发,对合成化学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这里,我们展示了两种自然启发的技术,即有机级联催化(organocascade catalysis)和集体天然产物合成(collective natural product synthesis),它们可以促进使用常见分子支架来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结构的天然产物有用量。这个概念的强大之处已通过六种著名的生物碱天然产物的方便的、不对称的全合成得到证明:马钱子碱、阿部碱、长春碱、奥斯卡宁、可乐定和可普森宁。通过结合自然界中已经进化出的两种生物合成原理,David MacMillan和他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默克催化中心的同事们开发了一种能够广泛生产天然产物的有力策略。第一种技术是有机级联催化,其中连续的催化级联取代传统的停-来方法合成。第二种是集体合成,其使用通用的合成路线来达到一个常见的分子支架,而这个支架通过适当的微调,成为了同一家族的其他成员的通道。这种方法通过六种著名生物碱的不对称全合成得到展示:马钱子碱、阿部碱、长春碱、奥斯卡宁、可乐定和可普森宁。
    DOI:
    10.1038/nature10232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基膦酸二乙酯碘甲烷正丁基锂N,N-二甲基丙烯基脲selenium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63%的产率得到diethyl (methylselanyl)methylphosph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Minovincine 九个化学步骤的对映选择性全合成:级联催化中酮活化的方法
    摘要:
    打扮的花枝招展:所述的对映选择性第一全合成( - ) - minovincine在九个化学步骤和13%的总收率而完成的。一种新颖的一步 Diels-Alder/β-消除/共轭加成有机级联序列允许以不对称的方式快速进入中央四环核心。Boc =叔丁氧基羰基,LG = 离去基团,PMB =对甲氧基苄基。
    DOI:
    10.1002/anie.20130517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ddition of elemental selenium to phosphonate carbanions- - a key step in the synthesis of vinylphosphonates. A new synthetic approach to 1,4-dicarbonyl systems.
    作者:Marian Mikolajczyk、Slawomir Grzejszczak、Katarzyna Korbacz
    DOI:10.1016/s0040-4039(01)81837-2
    日期:1981.1
    A convenient synthesis of vinylphosphonates which involves addition of elemental selenium to phosphonate carbanions followed by alkylation and selenoxide elimination is described. A general approach to 1,4-dicarbonyl systems based on diethyl α-methylthiovinylphosphonate is also reported.
    描述了一种方便的乙烯基膦酸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元素添加到膦酸负离子中,然后进行烷基化和亚硒酸消除。还报道了基于α-甲基乙烯基膦酸乙酯的1,4-二羰基体系的一般方法。
  • MIKOLAJCZYK, M.;GRZEJSZCZAK, S.;KORBACZ, K., TETRAHEDRON LETT., 1981, 22, N 32, 3097-3100
    作者:MIKOLAJCZYK, M.、GRZEJSZCZAK, S.、KORBACZ, K.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3-BOC-5-甲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 (R)-2-苯基-3-羟基丙酸 (R)-2-羟基-2-(2-(2-(2-甲氧基-5-甲基吡啶-3-基)乙基)-琥珀酸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S)-4-叔丁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i-丙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4R)-4-叔丁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3R)-2,3-二羟基-3-(2-吡啶基)丙酸乙酯,N-氧化物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三氟硼酸钾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11bR,11''bR)-2,2''-[氧双(亚甲基)]双[4-羟基-4,4''-二氧化物-二萘并[2,1-d:1'',2''-f][1,3,2]二氧磷杂七环 (11aR)-10,11,12,13-四氢-5-羟基-3,7-二-1-萘-5-氧化物-二茚基[7,1-de:1'',7''-fg][1,3,2]二氧杂磷杂八环 (1-氨基丁基)磷酸 (-)-N-[(2S,3R)-3-氨基-2-羟基-4-苯基丁酰基]-L-亮氨酸甲酯 齐特巴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