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methoxy-N-methyl-3-(2-naphthyl)prop-2-enamide | 197898-78-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methoxy-N-methyl-3-(2-naphthyl)prop-2-enamide
英文别名
N-methoxy-N-methyl-3-naphthalen-2-ylprop-2-enamide
N-methoxy-N-methyl-3-(2-naphthyl)prop-2-enamide化学式
CAS
197898-78-5
化学式
C15H15NO2
mdl
——
分子量
241.29
InChiKey
AZDCKNWRRMKVN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75.5±35.0 °C(Predicted)
  • 密度:
    1.15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7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29.54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methoxy-N-methyl-3-(2-naphthyl)prop-2-enamid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氯化亚砜 、 jones reagent 、 氢气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乙酸乙酯丙酮 为溶剂, 反应 25.33h, 生成 1-Diazo-4-(2-naphthyl)buta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探索合成有用的丝氨酸蛋白酶区分远程立体中心的能力。手性萘醛抑制剂
    摘要:
    枯草杆菌蛋白酶 Carlsberg (SC) 和 α-胰凝乳蛋白酶 (CT) 是合成有用的丝氨酸蛋白酶的代表,它们区分远离催化位点的立体中心的 R 和 S 构型的能力已使用手性萘醛转变进行了进一步探索状态类似物抑制剂作为探针。评估的抑制剂是 (3R)- 和 (3S)-3-(1-萘基和 2-萘基) 丁醛和 (4R)- 和 (4S)-4-(1-萘基和 2-萘基) 戊醛,其中C-3 和 C-4 立体中心的甲基分别从与催化丝氨酸残基相互作用的醛官能团中显着去除。每种醛都是两种酶的竞争性抑制剂,CT 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 SC。虽然使用 SC 仅观察到低水平的立体选择性,
    DOI:
    10.1021/ja9708777
  • 作为产物:
    描述:
    N-甲氧基-N-甲基-2-(三苯基磷)乙酰胺N-甲氧基-N-甲基-2-(三苯基磷)乙酰胺2-萘甲醛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95%的产率得到N-methoxy-N-methyl-3-(2-naphthyl)prop-2-e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探索合成有用的丝氨酸蛋白酶区分远程立体中心的能力。手性萘醛抑制剂
    摘要:
    枯草杆菌蛋白酶 Carlsberg (SC) 和 α-胰凝乳蛋白酶 (CT) 是合成有用的丝氨酸蛋白酶的代表,它们区分远离催化位点的立体中心的 R 和 S 构型的能力已使用手性萘醛转变进行了进一步探索状态类似物抑制剂作为探针。评估的抑制剂是 (3R)- 和 (3S)-3-(1-萘基和 2-萘基) 丁醛和 (4R)- 和 (4S)-4-(1-萘基和 2-萘基) 戊醛,其中C-3 和 C-4 立体中心的甲基分别从与催化丝氨酸残基相互作用的醛官能团中显着去除。每种醛都是两种酶的竞争性抑制剂,CT 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 SC。虽然使用 SC 仅观察到低水平的立体选择性,
    DOI:
    10.1021/ja970877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Catalyzed Dehydrogenative Formal [4 + 2] and [3 + 2] Cycloadditions of Methylnaphthalenes and Electron-Deficient Alkenes
    作者:Guiping Qin、Yong Wang、Hanmin Huang
    DOI:10.1021/acs.orglett.7b03194
    日期:2017.12.1
    methylnaphthalenes, which could capture alkyl radicals via SOMO–LUMO interactions, enabled the development of Cu-catalyzed formal [4 + 2] and [3 + 2] cycloadditions between methylnaphthalenes and electron-deficient alkenes. Under copper catalysis, a series of electron-deficient alkenes and methylnaphthalenes with different substituents were successfully incorporated with di-tert-butyl peroxide (TBP) as
    甲基萘中包含的较高π扩展可以通过SOMO-LUMO相互作用捕获烷基,从而促进了甲基萘和缺电子烯烃之间催化的正式[4 + 2]和[3 + 2]环加成反应的发展。在催化下,一系列具有不同取代基的缺电子烯烃和甲基萘已成功地与过氧化二叔丁基TBP)结合用作氧化剂和自由基引发剂,从而提供了多种环加合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