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1-Iodo-3,11-dimethyltridecane
1-Iodo-3,11-dimethyltridecane | 1354207-79-6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有机卤素化合物
-
有机碘化物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Iodo-3,11-dimethyltridecane
英文别名
——
CAS
1354207-79-6
化学式
C
15
H
31
I
mdl
——
分子量
338.316
InChiKey
DDLHWGCUSUEGH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5
重原子数:
16
可旋转键数:
11
环数:
0.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拓扑面积:
0
氢给体数:
0
氢受体数:
0
上下游信息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3,11-二甲基二十七烷
3,11-dimethylheptacosane
73189-57-8
C
29
H
60
408.795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Iodo-3,11-dimethyltridecane
、 lithium,tetradec-1-yne 在
platinum(IV) oxide
、
氢气
作用下, 以74%的产率得到3,11-二甲基二十七烷
参考文献:
名称:
蚁后的生殖调节信息素:3,11-二甲基庚烷的短而通用的合成
摘要:
昆虫的社会行为总是让人类着迷,因为它们似乎在社会中保持着良好的秩序和交流。昆虫为此目的使用它们的信息素开发了复杂的化学通讯系统。在信息素中,角质层蜡用于识别群体成员和非成员。在蚂蚁中,已鉴定出近 1,000 种表皮碳氢化合物 (CHC),表皮的 CHC 成分用于区分它们的朋友和敌人。已知某些种类的蚂蚁在入侵其他蚁群时会使用其他蚁群中死去的蚂蚁的角质层蜡来掩饰自己的身份。众所周知,蚂蚁的触角识别 CHCs 的组成,但这种识别的确切机制尚未得到很好的研究。角质层上的 CHCs 也用于区分蚁后和其他有生育能力的蚂蚁。蚁后产生的 3,11 二甲基化直链烃比 C26 长(图 1)。有趣的是,在昆虫社会中只发现了 27 到 33 的奇数碳链。这些 CHCs 也涂在蚁后的卵上,但不存在于其他蚂蚁的卵上,这使得蚂蚁能够区分这些卵并通过进食来破坏后者,从而控制它们的社会等级。我们对 CHCs 不同组成的识别机制以及
DOI:
10.5012/bkcs.2011.32.9.3213
作为产物:
描述:
(6-bromo-3-methylidenehex-4-enyl) 4-methylbenzenesulfonate 在
platinum(IV) oxide
、
copper(l) iodide
、
氢气
、
potassium carbonate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1-Iodo-3,11-dimethyltridecane
参考文献:
名称:
蚁后的生殖调节信息素:3,11-二甲基庚烷的短而通用的合成
摘要:
昆虫的社会行为总是让人类着迷,因为它们似乎在社会中保持着良好的秩序和交流。昆虫为此目的使用它们的信息素开发了复杂的化学通讯系统。在信息素中,角质层蜡用于识别群体成员和非成员。在蚂蚁中,已鉴定出近 1,000 种表皮碳氢化合物 (CHC),表皮的 CHC 成分用于区分它们的朋友和敌人。已知某些种类的蚂蚁在入侵其他蚁群时会使用其他蚁群中死去的蚂蚁的角质层蜡来掩饰自己的身份。众所周知,蚂蚁的触角识别 CHCs 的组成,但这种识别的确切机制尚未得到很好的研究。角质层上的 CHCs 也用于区分蚁后和其他有生育能力的蚂蚁。蚁后产生的 3,11 二甲基化直链烃比 C26 长(图 1)。有趣的是,在昆虫社会中只发现了 27 到 33 的奇数碳链。这些 CHCs 也涂在蚁后的卵上,但不存在于其他蚂蚁的卵上,这使得蚂蚁能够区分这些卵并通过进食来破坏后者,从而控制它们的社会等级。我们对 CHCs 不同组成的识别机制以及
DOI:
10.5012/bkcs.2011.32.9.321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胍,N-[3-(氨基甲基)-5-甲基苯基]-N'-乙基-
碘甲烷
碘甲基环辛烷
碘甲基环戊烷
碘环庚烷
碘环十二烷
碘环丁烷
碘十六烷
碘代环戊烷
碘代正辛烷-D2
碘代异丁烷
碘代叔丁烷
碘代丙烷-D7
碘代丙烷-D3
碘代丙烷-D2
碘代丙烷-D2
碘乙烷-d<
碘乙烷-D1
碘乙烷-2-13C
碘乙烷-2,2,2-d3
碘乙烷-1-13C
碘乙烷-1,1-d2
碘乙烷(1,2-13C2)
碘乙烷
碘丁烷-D9
碘(碘甲氧基)甲烷
甲基碘化钙
环辛烷,1-氟-2-碘-,反-
环戊二烯并[1,3]环丙烯并[1,2]环庚烯-2(1H)-酮,八氢-3a,5,5-三甲基-,(3aR,3bR,8aS)-rel-
环丙基碘
无花果蛋白酶来源于无花果树乳胶
新戊氧基
新戊基碘
抗-8-碘-1,5-二甲基二环<3.2.1>辛烷
抗-8-碘-1,5-二甲基二环<3.2.1>辛烷
异戊基碘
异丁基锰(II)碘化物
反式-4-己烯基碘
十氢-2-(碘甲基)-萘
十四烷基碘化物
十五氟碘庚烷
十九氟-9-碘壬烷
全氟辛基碘烷
全氟碘代丁烷
全氟异戊基碘
全氟异庚基碘化物
全氟异壬基碘
全氟异十一烷基碘化物
全氟己基碘烷
全氟叔丁基碘化物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cis-PtCl2(cytisine)2
下一个:4'-nitrophenyl 3-bromothiolopropi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