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考尼伐坦是一种非肽类双重血管加压素受体抑制剂,对精氨酸加压素(AVP)的V1a和V2受体均有作用。它主要用于治疗血容量正常的低钠血症患者,特别是那些伴发于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或肺部疾病的住院病人。
2005年12月29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日本Astellas制药美国分公司生产的盐酸考尼伐坦注射剂(商品名:VAPRISOL),用于治疗住院患者的低钠血症静脉注射治疗。Vaprisol是第一个专门针对低血钠的药物,当身体中的血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时会潜在威胁生命;FDA同时批准了其用于治疗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Astellas正积极与FDA联系,努力争取获得将Vaprisol应用于临床治疗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批文。在美国每年约有4%的住院患者受到这种疾病困扰。尽管许多低钠血症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但严重时会导致脑水肿、呼吸停止甚至死亡。癌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使用某些药物(如某些抗抑郁药)等都可能导致全身体液增加而钠不增加,从而引发低钠血症。
药代动力学盐酸考尼伐坦是V1a和V2受体的双重抑制剂,在体外实验中显示与这两种受体有极强的亲和力(纳摩尔级)。其药理机制主要是通过肾脏集合管顶膜中的水通道上的V2受体来介导精氨酸加压素效应。
在体内,盐酸考尼伐坦广泛结合于血浆蛋白,在10~1000ng/mk浓度范围内,其血浆蛋白结合率可达99%。它仅通过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CYP3A4代谢,并且已发现有四种代谢产物。研究显示,静脉注射(10mg)或口服(20mg)后,盐酸考尼伐坦的粪排泄率约为83%,尿排泄率约为12%。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肾功能减退(CrCl<60mk/min)患者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高约80%。
生物活性盐酸考尼伐坦是一种非肽类抗利尿激素抑制剂(加压素受体拮抗剂)。
靶点Target | Value |
---|---|
Vasoactive | Vasopressin |
Pressor | Receptor 1 |
Vasoactive | Vasopressin |
Pressor | Receptor 2 |
在心肌梗塞和假手术组大鼠中,Conivaptan(0.03,0.1和0.3毫克/千克,静脉注射)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尿量并降低尿渗透压。在心肌梗死大鼠中,Conivaptan显著降低了右心室收缩压、左室舒张末压、肺/体重比及右心房压力。同时,它还显著增加了dP/dt(最大)/左心室压力。处理结束时,V(1a)/V(2)-AVP受体拮抗剂处理的肝硬化大鼠不显示低钠血症或低渗性。
在狗中,Conivaptan(0.01至0.1毫克/千克,静脉注射)施加了剂量依赖性的利尿作用,并且以剂量依赖的方式(0.003至0.1毫克/千克,静脉注射)抑制外源性加压素的升压作用。在最高剂量(0.1毫克/千克,静脉注射)时几乎完全阻止了外源性加压素引起的血管收缩。
Conivaptan显著改善心脏功能,从左心室dP/dt最大值、心输出量和中风体积可以证明。在充血性心脏衰竭的狗中,Conivaptan(0.1毫克/千克,静脉注射)可减少前后负荷,通过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和总外周血管阻力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