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phenylenebis(4-(4'-methyl-2,2'-bipyridyl)oxomethane) | 339155-06-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phenylenebis(4-(4'-methyl-2,2'-bipyridyl)oxomethane)
英文别名
——
1,3-phenylenebis(4-(4'-methyl-2,2'-bipyridyl)oxomethane)化学式
CAS
339155-06-5
化学式
C30H22N4O2
mdl
——
分子量
470.53
InChiKey
RHIDPUPDAANHB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68
  • 重原子数:
    36.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85.7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2,2′-Bipyridines carrying a diazo moiety and their complexes with bis(hexafluoroacetylacetonato)copper: synthesis, structures,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ir photoproducts in frozen solutions
    摘要:
    制备了三种新型自旋源/磁耦合剂:4-(α-重氮苄基)-2,2'-联吡啶2、二氮二{4-(2,2'-联吡啶)}甲烷3和1,3-苯二亚甲基{4-(4'-甲基-2,2'-联吡啶)二氮甲烷}4。通过X射线分析揭示了联吡啶配体2、3、4和[Cu(hfac)2·2]的分子结构。在低温下,对2、3、4及其与Cu(hfac)2的配合物在MTHF冷冻溶液中的光解过程进行了UV-Vis和EPR光谱跟踪。光解后的UV-Vis和EPR光谱显示出强烈的两个吸收峰:2在508和471 nm,3在511和476 nm,以及由于三重态状态产生的特征EPR信号:|D/hc| = 0.418和0.436 cm−1,|E/hc| = 0.021和0.022 cm−1分别为2和3。光解后,二氮化合物4也显示出在506和471 nm处的吸收峰和特征的五重态EPR信号。它们的Cu(hfac)2配合物在可见光谱中表现出3-14 nm的红移,并在相似条件下给出高自旋配合物的特征EPR光谱。使用在UV-Vis和EPR研究中采用的类似样品,在SQUID磁强计上进行了磁化率测量。在冷冻溶液中的磁化场依赖性表明,2、3和4的光解产物基态自旋多重性分别为三重态、三重态和五重态。同样,它们与Cu(hfac)2的配合物的基态自旋多重性分别为四重态、五重态和七重态。
    DOI:
    10.1039/b007375j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2,2′-Bipyridines carrying a diazo moiety and their complexes with bis(hexafluoroacetylacetonato)copper: synthesis, structures,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ir photoproducts in frozen solutions
    摘要:
    制备了三种新型自旋源/磁耦合剂:4-(α-重氮苄基)-2,2'-联吡啶2、二氮二{4-(2,2'-联吡啶)}甲烷3和1,3-苯二亚甲基{4-(4'-甲基-2,2'-联吡啶)二氮甲烷}4。通过X射线分析揭示了联吡啶配体2、3、4和[Cu(hfac)2·2]的分子结构。在低温下,对2、3、4及其与Cu(hfac)2的配合物在MTHF冷冻溶液中的光解过程进行了UV-Vis和EPR光谱跟踪。光解后的UV-Vis和EPR光谱显示出强烈的两个吸收峰:2在508和471 nm,3在511和476 nm,以及由于三重态状态产生的特征EPR信号:|D/hc| = 0.418和0.436 cm−1,|E/hc| = 0.021和0.022 cm−1分别为2和3。光解后,二氮化合物4也显示出在506和471 nm处的吸收峰和特征的五重态EPR信号。它们的Cu(hfac)2配合物在可见光谱中表现出3-14 nm的红移,并在相似条件下给出高自旋配合物的特征EPR光谱。使用在UV-Vis和EPR研究中采用的类似样品,在SQUID磁强计上进行了磁化率测量。在冷冻溶液中的磁化场依赖性表明,2、3和4的光解产物基态自旋多重性分别为三重态、三重态和五重态。同样,它们与Cu(hfac)2的配合物的基态自旋多重性分别为四重态、五重态和七重态。
    DOI:
    10.1039/b007375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