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Nonprenyl-phenol | 1246036-19-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Nonprenyl-phenol
英文别名
2-Nonaprenylphenol;2-[(2E,6E,10E,14E,18E,22E,26E,30E)-3,7,11,15,19,23,27,31,35-nonamethylhexatriaconta-2,6,10,14,18,22,26,30,34-nonaenyl]phenol
2-Nonprenyl-phenol化学式
CAS
1246036-19-0
化学式
C51H78O
mdl
——
分子量
707.18
InChiKey
MQWDEJWAPBLVSY-SSRAZKM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5
  • 重原子数:
    52
  • 可旋转键数:
    2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3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Nonprenyl-phenol氢(+1)阳离子NADPH(4-)氧气 生成 3-(All-trans-nonaprenyl)benzene-1,2-diol 、 NADP+
    参考文献:
    名称:
    ubiI 是大肠杆菌辅酶 Q 生物合成中的一个新基因,参与有氧 C5-羟基化。
    摘要:
    辅酶 Q(泛醌或 Q)是一种氧化还原活性脂质,存在于从细菌到哺乳动物的生物体中,它在能量产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Q 生物合成是一个涉及多种蛋白质的复杂途径。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表明未表征的保守 visC 基因参与了大肠杆菌中的 Q 生物合成,我们将其重命名为 ubiI。基于遗传和生化实验,我们确定 UbiI 蛋白在 C5-羟基化反应中起作用。ubiI 缺陷的菌株具有低水平的 Q,并积累了一种源自 Q 生物合成途径的化合物,我们对其进行了纯化和表征。我们还证明 UbiI 仅与有氧 Q 生物合成有关,并且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另一种酶催化 C5-羟基化反应。我们已经解决了截短形式的 UbiI 的晶体结构。该结构与经典的 FAD 依赖性对羟基苯甲酸羟化酶具有许多特征,代表了参与 Q 生物合成的单加氧酶的第一个结构特征。定点诱变证实 UbiI 黄素结合口袋的残基对活性很重要。通过我们对 UbiI
    DOI:
    10.1074/jbc.m113.480368
  • 作为产物:
    描述:
    4-Hydroxy-3-all-trans-nonaprenylbenzoate 、 氢(+1)阳离子 生成 2-Nonprenyl-phenol二氧化碳
    参考文献:
    名称: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volution of Ubiquinone Biosynthesis: Multiple Proteobacterial Enzymes with Various Regioselectivities To Catalyze Three Contiguous Aromatic Hydroxylation Reactions
    作者:Ludovic Pelosi、Anne-Lise Ducluzeau、Laurent Loiseau、Frédéric Barras、Dominique Schneider、Ivan Junier、Fabien Pierrel
    DOI:10.1128/msystems.00091-16
    日期:2016.8.30
    humans, appeared in an ancestral proteobacterium more than 2 billion years ago. UQ biosynthesis has been studied only in a few model organisms, and thus, the diversity of UQ biosynthesis pathways is largely unknown. In the work reported here, we conducted a phylogenomic analysis of hydroxylases involved in UQ biosynthesis. Our results support the existence of at least two UQ hydroxylases in the proteobacterial
    普遍存在的ATP合酶使用电化学梯度来合成ATP形式的细胞能量。该电化学梯度的产生依赖于脂溶性质子载体,如泛醌(UQ),其用于真核生物和变形细菌的呼吸链中。UQ的生物合成需要在芳环的连续位置进行三个羟基化反应。在大肠杆菌中,称为UbiF,UbiH和UbiI的三种UQ黄素单加氧酶(FMO)中的每一种都修饰芳香环的单个位置。三种羟基化反应/三种蛋白质的这种模式已被接受为UQ生物学的范例。使用系统发育分析,我们发现UbiF,UbiH和UbiI仅在一小部分变形细菌中被检测到,并且我们发现了两种新型的UQ FMO:UbiM,它分布在变形杆菌的alpha,beta和gamma类成员中,而UbiL则仅限于alpha变形细菌的成员。值得注意的是,在少于三个UQ羟化酶编码基因基因组中发现了ubiL和ubiM基因。我们使用生化方法证明,在UQ生物合成过程中,来自红红螺旋藻的UbiL和脑膜炎奈瑟氏球菌的UbiM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1aR,4E,7aS,8R,10aS,10bS)-8-[((二甲基氨基)甲基]-2,3,6,7,7a,8,10a,10b-八氢-1a,5-二甲基-氧杂壬酸[9,10]环癸[1,2-b]呋喃-9(1aH)-酮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溴乙酯 齐墩果酸二甲胺基乙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齐墩果-12-烯-28-酸,3,7-二羰基-(9CI) 齐墩果-12-烯-28-酸,3,21,29-三羟基-,g-内酯,(3b,20b,21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