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5S,6S,7R,8R,9S)-(E)-10-(tert-butyldiphenylsilyloxy)-6,8-(isopropylidenedioxy)-5,7,9-trimethyl-3-decenoate | 251099-23-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5S,6S,7R,8R,9S)-(E)-10-(tert-butyldiphenylsilyloxy)-6,8-(isopropylidenedioxy)-5,7,9-trimethyl-3-decenoate
英文别名
methyl (E,5S)-5-[(4S,5R,6R)-6-[(2S)-1-[tert-butyl(diphenyl)silyl]oxypropan-2-yl]-2,2,5-trimethyl-1,3-dioxan-4-yl]hex-3-enoate
methyl-(5S,6S,7R,8R,9S)-(E)-10-(tert-butyldiphenylsilyloxy)-6,8-(isopropylidenedioxy)-5,7,9-trimethyl-3-decenoate化学式
CAS
251099-23-7
化学式
C33H48O5Si
mdl
——
分子量
552.827
InChiKey
LMTKFYVRVDCIST-FTCISEN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11
  • 重原子数:
    39
  • 可旋转键数:
    1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5
  • 拓扑面积:
    5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5S,6S,7R,8R,9S)-(E)-10-(tert-butyldiphenylsilyloxy)-6,8-(isopropylidenedioxy)-5,7,9-trimethyl-3-decenoate吡啶咪唑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臭氧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6.75h, 生成 left-hand subunit
    参考文献:
    名称:
    聚丙酸酯衍生的大环内酯合成中的不对称巴豆化反应:在齐墩果内酯全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描述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oleandomycin 的苷元 oleandolide (1) 的收敛不对称合成的完整细节。该合成是通过分别组装和耦合左侧和右侧亚基 12 和 38 来实现的。这些亚基由基于手性硅烷的不对称巴豆化反应制备,以控制立体化学关系。通过锌中间体 40 和三氟甲磺酸乙烯酯 38 之间的 Pd(0) 催化的 sp3-sp2 交叉偶联反应,将左手和右手亚基(C1-C7 和 C8-C14)结合在一起,得到 27。该产品在山口条件下转化为seco酸42a并环化为内酯35。然后将该材料用间氯过苯甲酸 (m-CPBA) 环氧化以安装正确的 C8 环氧化物作为单一非对映异构体,
    DOI:
    10.1021/ja020853m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聚丙酸酯衍生的大环内酯合成中的不对称巴豆化反应:在齐墩果内酯全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描述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oleandomycin 的苷元 oleandolide (1) 的收敛不对称合成的完整细节。该合成是通过分别组装和耦合左侧和右侧亚基 12 和 38 来实现的。这些亚基由基于手性硅烷的不对称巴豆化反应制备,以控制立体化学关系。通过锌中间体 40 和三氟甲磺酸乙烯酯 38 之间的 Pd(0) 催化的 sp3-sp2 交叉偶联反应,将左手和右手亚基(C1-C7 和 C8-C14)结合在一起,得到 27。该产品在山口条件下转化为seco酸42a并环化为内酯35。然后将该材料用间氯过苯甲酸 (m-CPBA) 环氧化以安装正确的 C8 环氧化物作为单一非对映异构体,
    DOI:
    10.1021/ja020853m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Oleandolide
    作者:Tao Hu、Norito Takenaka、James S. Panek
    DOI:10.1021/ja992370x
    日期:1999.10.1
  • Asymmetric Crotylation Reactions in Synthesis of Polypropionate-Derived Macrolides:  Application to Total Synthesis of Oleandolide
    作者:Tao Hu、Norito Takenaka、James S. Panek
    DOI:10.1021/ja020853m
    日期:2002.10.1
    details of a convergent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oleandolide (1), the aglycon of the macrolide antibiotic oleandomycin, is described. The synthesis has been achieved through the assembly and coupling of the left- and right-hand subunits 12 and 38, respectively. These subunits were prepared from chiral silane-based asymmetric crotylation reactions to control the stereochemical relationships. The left-
    描述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oleandomycin 的苷元 oleandolide (1) 的收敛不对称合成的完整细节。该合成是通过分别组装和耦合左侧和右侧亚基 12 和 38 来实现的。这些亚基由基于手性硅烷的不对称巴豆化反应制备,以控制立体化学关系。通过锌中间体 40 和三氟甲磺酸乙烯酯 38 之间的 Pd(0) 催化的 sp3-sp2 交叉偶联反应,将左手和右手亚基(C1-C7 和 C8-C14)结合在一起,得到 27。该产品在山口条件下转化为seco酸42a并环化为内酯35。然后将该材料用间氯过苯甲酸 (m-CPBA) 环氧化以安装正确的 C8 环氧化物作为单一非对映异构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