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罗氟司特杂质D | 1243391-44-7

中文名称
罗氟司特杂质D
中文别名
罗氟司特杂质
英文名称
3-(cyclopropylmethoxy)-4-hydroxybenzoic acid
英文别名
——
罗氟司特杂质D化学式
CAS
1243391-44-7
化学式
C11H12O4
mdl
——
分子量
208.214
InChiKey
CPGNRCZMIIWDP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66.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18990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2-8°C

SDS

SDS:16ad1cb97f39f0c88bc5a895c2574c5d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罗氟司特(Roflumilast)的化学名为3-(环丙甲氧基)-N-(3,5-二氯-4-吡啶基)-4-(二氟甲氧基)苯甲酰胺。这种药物是由德国安达(Altana)公司研发,瑞士Nycomed完成Ⅲ期临床试验的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欧盟于2010年7月批准罗氟司特(Daxas)上市,作为一类新型COPD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支气管炎相关咳嗽和过多的黏液症状。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罗氟司特杂质D氯化亚砜potassium carbonat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7.25h, 生成 罗氟司特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铜催化的羟基化反应制备鲁氟司特的新途径
    摘要:
    摘要 描述了一种向Roflumilast的新途径,一种选择性的4型磷酸二酯酶(PDE 4)抑制剂。合成过程从4-羟基-3-碘苯甲酸开始,通过铜催化的羟基化反应进入关键中间体3-(环丙基甲氧基)-4-(二氟甲氧基)苯甲酸,并利用酰胺偶联完成罗氟司特的总合成量80%让。 描述了一种向Roflumilast的新途径,一种选择性的4型磷酸二酯酶(PDE 4)抑制剂。合成过程从4-羟基-3-碘苯甲酸开始,通过铜催化的羟基化反应进入关键中间体3-(环丙基甲氧基)-4-(二氟甲氧基)苯甲酸,并利用酰胺偶联完成罗氟司特的总合成量80%让。
    DOI:
    10.1055/s-0032-1317527
  • 作为产物:
    描述:
    3-羟基-4-碘苯甲酸copper(l) iodide8-羟基喹啉氯化亚砜potassium carbonate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35.0h, 生成 罗氟司特杂质D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铜催化的羟基化反应制备鲁氟司特的新途径
    摘要:
    摘要 描述了一种向Roflumilast的新途径,一种选择性的4型磷酸二酯酶(PDE 4)抑制剂。合成过程从4-羟基-3-碘苯甲酸开始,通过铜催化的羟基化反应进入关键中间体3-(环丙基甲氧基)-4-(二氟甲氧基)苯甲酸,并利用酰胺偶联完成罗氟司特的总合成量80%让。 描述了一种向Roflumilast的新途径,一种选择性的4型磷酸二酯酶(PDE 4)抑制剂。合成过程从4-羟基-3-碘苯甲酸开始,通过铜催化的羟基化反应进入关键中间体3-(环丙基甲氧基)-4-(二氟甲氧基)苯甲酸,并利用酰胺偶联完成罗氟司特的总合成量80%让。
    DOI:
    10.1055/s-0032-131752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OFLUMILAST<br/>[FR]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ROFLUMILAST
    申请人:RANBAXY LAB LTD
    公开号:WO2005026095A1
    公开(公告)日:2005-03-24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3-cyclopropylmethoxy-4-difluromethoxy benzoic acid of structural Formula I, and to the use of this compound as an intermediat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oflumilas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结构式I中的3-环丙基甲氧基-4-二氟甲氧基苯甲酸的方法,以及将该化合物用作制备洛氟米拉斯特的中间体的用途。
  • [EN] NOVEL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OFLUMILAST<br/>[FR] NOUVEAU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ROFLUMILAST
    申请人:ALTANA PHARMA AG
    公开号:WO2004080967A1
    公开(公告)日:2004-09-23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novel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igh-purity roflumilast. The process involves reacting the anion of 4 - armino -3,5 dichloropyridine (I), with an activated derivative of 3-cyclopropylmethoxy-4-difluoromethoxybenzoic acid (II),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molar ratio of the employed anion of 4-amino-3,5 dichloropyridine to the activated derivative of 3-cyclopropylmethoxy-4-difluoromethoxybenzoic acid is at least 1.5 and at most 3, preferably at least 1.8 and at most 2.7 particularly preferably at least 2 and at most 2.5 and very particularly preferably 2.2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高纯度罗氟司特的新工艺。该工艺涉及将4-氨基-3,5-二氯吡啶(I)的阴离子与3-环丙基甲氧基-4-二氟甲氧基苯甲酸(II)的活性衍生物反应,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4-氨基-3,5-二氯吡啶的阴离子与3-环丙基甲氧基-4-二氟甲氧基苯甲酸的活性衍生物的摩尔比至少为1.5且最多为3,优选至少为1.8且最多为2.7,特别优选至少为2且最多为2.5,非常特别优选为2.2。
  • Novel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oflumilast
    申请人:Kohl Bernhard
    公开号:US20060004061A1
    公开(公告)日:2006-01-05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novel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igh-purity roflumilast.
    本发明涉及制备高纯度罗氟米拉斯特的新工艺。
  • Synthesis 2012, 44, 3598-3602
    作者:
    DOI:——
    日期:——
  •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OFLUMILAST
    申请人:Ranbaxy Laboratories Limited
    公开号:EP1670742A1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