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鸟苷(Guanosine)全称鸟嘌呤核苷,又名9–β–D–呋喃核糖基鸟嘌呤。由于其具有呈味性,并与谷氨酸钠有协同效应,可显著提高味精的鲜味。同时,它是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无环鸟苷、三氧唑核苷、三磷酸鸟苷钠等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重要原料。目前,市场需求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增长,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概况 - 英文名称:Guanosine
- 英文别名:9-(β-D-Ribofuranosyl)guanine; Guanine-9-β-D-ribofuranoside
- 分子量:283.24
- 纯度:≥98.0%
- MDL号:MFCD00010182
- Beilstein号:625911
- EC号:204-227-8
-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 结构式:

溶解性:
- 难溶于冷水,易溶于温水,18℃下1320 mL水中溶解1 g。
- 沸水浴中,33 mL水中溶解1 g。
- 可溶于酸碱(如稀矿酸、热乙酸),不溶于有机溶剂(如醇、醚、氯仿和苯)。
光谱性质:
- 水溶液的紫外吸收高峰在256nm,克分子消光系数12.2×10。
- 光谱低峰在228nm,克分子消光系数2.4×10。
- 比旋光度-60°。
熔点:250°C (dec.)
质量规格 - 纯度(HPLC):≥98.0%
- 干燥失重:≤5.0%
- 炽灼残渣:≤0.2%
- 重金属:≤10ppm
鸟苷应密封阴凉干燥保存。
生产 发酵法生产鸟苷是国内普遍使用的方法,但筛选的菌株产苷能力相对较弱。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继续筛选高产菌株至关重要。同时,在发酵工艺阶段进行改进也能够显著改善生产现状。
用途 作为食品和医药产品的重要中间体,可用于合成食品增鲜剂——5’-鸟苷酸二钠、呈味核苷酸二钠以及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同时,它也是制造无环鸟苷(Acyclovir)、三氮唑核苷(ATC)和三磷酸鸟苷钠(GTP)的主要原料。
参考资料 - 武改红. 鸟苷产生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研究[D]. 天津科技大学, 2005.
- 吴飞, 史建明, 谢希贤, 陈宁. 鸟苷产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的选育[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0, 02:1-4.
- [鸟苷资料收集] 百度文库. (2009-11)
- 何逵夫, 马跃超, 杜姗姗, 谢希贤, 徐庆阳, 陈宁. 解淀粉芽胞杆菌关键酶基因过表达对鸟苷积累的影响[J]. 微生物学报, 2012, 06:718-725.
化学性质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250°C。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无环鸟苷、三氮唑核苷、三磷酸鸟苷钠等药物的主要原料。此外,也可作为GMP, GDP, GTP和cGMP的前体,在细胞培养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