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
苦杏仁苷是一种由葡萄糖、苯甲醛和氰化物组成的化学复合物,后者可以通过β-葡萄糖苷酶或乳化酶的作用释放出来。尽管这些酶在哺乳动物组织中不存在,但人类的肠道微生物群似乎拥有这些或类似的酶,能够促使氰化物的释放,导致人类中毒。因此,与静脉注射相比,通过口服途径摄入的苦杏仁苷可能毒性高达40倍。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植物苷类通过酶促或酸性水解产生氰化物,以及糖和芳香醛。常见的例子是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龙胆二糖+苯甲醛+氢氰酸)。在植物组织中,与苷类共存的一种酶复合物,乳糖酶,催化苷类的水解,首先转化为mandelonitrile或p-羟基mandelonitrile,然后转化为苯甲醛或p-羟基苯甲醛和氢氰酸。这些醛被氧化成相应的芳香酸,并以肽结合物的形式排出体外。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各种李属植物含有...苦杏仁苷,它可以通过酶类乳化酶水解...在完整的植物中不会发生此类反应;只有在植物组织受损或开始腐烂时,才会开始释放氢氰酸。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糖苷的分解在瘤胃中通常比单胃动物消化道中更容易或更快发生。此外,小分子可以在瘤胃中被吸收,从而迅速进入循环。来自蔷薇科成员的氰苷糖苷,如苦杏仁苷的分解就是一个例子。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两例苦杏仁苷(杏仁苷)毒性报告,一例为48岁患有淋巴瘤的女性,另一例为46岁患有大细胞未分化肺癌的男性。女性患者在接受每周6毫克静脉注射和每日三次500毫克口服给药后,出现了发热、不适、头痛、严重腹部绞痛、弥漫性斑疹样红斑皮疹、淋巴结病和肝脾肿大。男性患者在接受每日500毫克苦杏仁苷口服给药后,出现了双下肢和上肢进行性神经肌肉无力。两例由口服给药引起的毒性在停药后得到解决。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一位57岁患有乳腺癌的女性因摄入致死剂量的苦杏仁苷(杏仁苷)被送医。入院时,她的氰化物水平为29.0微克/分升。患者在接受对症治疗后有所好转,并被转移到另一家医院,三天后出院。十二天后,患者无生命迹象返回急诊科。尸检显示氰化物水平为218微克/分升,并记录死亡原因为氰化物中毒。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一起氰化物中毒的近致命案例被报告,发生在一名48岁的女性身上,此前她接受了9天的苦杏仁苷(杏仁苷)治疗。苦杏仁苷通过静脉、肌肉注射、口服和直肠给药,同时配合“解毒饮食”。入院时血液中的氰化物水平为116微克/分升。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两起儿童食用杏核后发生的氰化物中毒事件。第一起事件涉及8名儿童,在摄入大量杏核后2小时表现出典型的氰化物中毒症状和体征;其中7名儿童康复,1名儿童死亡。第二起事件涉及16名食用了由杏核制成的糖果的儿童。症状和体征与第一组相同,但在摄入后半小时出现且非常严重。其中三名儿童死亡。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苦杏仁苷是由葡萄糖、苯甲醛和氰化物组成的化学复合物,后者可以释放出来...苦杏仁苷是苦杏仁素的主要成分,这种据称具有抗癌作用的药物也曾导致人类氰化物中毒。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苦杏仁苷口服给药后小鼠体内最高氰化物水平在大约1.5-2小时达到,并且与氰化钾给药后的值范围相似。评估了消化道各个区域内容物以及肿瘤组织从苦杏仁苷中释放氰化物的能力。胃和上肠的活动很少,而下半肠和粪便释放了大量的氰化物。小鼠之间的差异很大。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