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角甾苷是一种苷类化合物中的氧苷,又称毛蕊花苷或毛蕊花糖苷。它在酸性条件下较为稳定,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差,但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抗坏血酸)可显著抑制其降解。主要存在于一些药用植物中,如肉苁蓉属、连翘属、地黄属和列当属植物等。麦角甾苷具有强生物活性和多方面的功效,包括抗衰老、提高免疫功能、增强记忆力、止痛、降血脂和通便等作用。
制备桂花中麦角甾苷的提取方法如下:
HPLC测定浓缩后的桂花粗提取物:精确称量2mg桂花粗提取物置于25mL量瓶中,加入适量甲醇溶解定容后过滤(滤膜孔径为0.45μm),制成供试液。
生物活性Verbascoside 是从马缨丹中得到的一种糖苷类物质,是一种ATP竞争性PKC抑制剂,IC50值为25 μM。它具有抗肿瘤、抗炎和镇痛等作用。
靶点| PKC | 25 μM (IC50) |
体外研究Verbascoside 能作为PKC的ATP竞争性抑制剂,IC50为25 µM。它对组蛋白的Ki值分别为22和28 µM。Verbascoside 对L-1210细胞具有强烈的抗肿瘤活性,其IC50为13 µM。此外,它能抑制DNCB诱导的THP-1细胞中CD86、CD54、促炎性细胞因子及NFκB通路激活。
体内研究在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中,Verbascoside (1%) 能显著减少搔抓行为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它还能抑制DNCB诱导的皮肤病变部位TNF-α、IL-6和IL-4 mRNA表达。在大鼠慢性压迫伤(CCI)引起的冷刺激痛觉过敏中,Verbascoside (200 mg/kg, i.p.) 能降低对冷刺激及丙酮的敏感性,并显著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行为变化。此外,它还能减少Bax、增加Bcl-2在第3天的表达。
化学性质麦角甾苷为类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溶于甲醇,来源于大芸(硬质肉苁蓉发黑含量最高0.47%)、大叶紫珠、车前子、地黄和肉苁蓉等植物。
用途毛蕊花糖苷具有消炎、增强免疫、抗缺氧、抗癌的作用。适用于含量测定/鉴定/药理实验等,具备调节免疫、抗氧化、增强体力及抗疲劳等多种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