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6-(2-Chlorophenoxy)pyridin-3-yl)ethanone | 1546175-3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6-(2-Chlorophenoxy)pyridin-3-yl)ethanone
英文别名
1-[6-(2-chlorophenoxy)pyridin-3-yl]ethanone
1-(6-(2-Chlorophenoxy)pyridin-3-yl)ethanone化学式
CAS
1546175-37-4
化学式
C13H10ClNO2
mdl
——
分子量
247.681
InChiKey
WHYFUZHGWJZZS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3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插件分子”法在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筛选中的应用
    摘要:
    基于“插件分子”方法,设计、合成并筛选了一系列具有芳氧基吡啶基-1-乙酮肟侧链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衍生物。生物活性实验表明,它们对植物病原菌,特别是核盘菌具有优良的杀菌作用。化合物5-01和5-09具有显着的杀菌活性和较广的杀菌谱。构效关系表明,顺式构型、增加药效基团数量、吡啶环2位的取代以及苯环上氯原子的引入均不利于该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3D-QSAR模型表明在苯环4位引入大的正电基团和在苯环2位引入小负电基团有利于杀菌活性,设计了化合物6 。与嘧菌酯相比,化合物6-02对核盘菌(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具有更有效的杀菌作用。细胞毒性试验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插件分子”方法对嗜球果伞素类杀菌剂进行修饰,不会影响其毒性和作用机制。 “插件分子”方法是筛选高活性化合物的有效方法,对于创造新的农药分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OI:
    10.1039/d0ra06263d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插件分子”法在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筛选中的应用
    摘要:
    基于“插件分子”方法,设计、合成并筛选了一系列具有芳氧基吡啶基-1-乙酮肟侧链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衍生物。生物活性实验表明,它们对植物病原菌,特别是核盘菌具有优良的杀菌作用。化合物5-01和5-09具有显着的杀菌活性和较广的杀菌谱。构效关系表明,顺式构型、增加药效基团数量、吡啶环2位的取代以及苯环上氯原子的引入均不利于该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3D-QSAR模型表明在苯环4位引入大的正电基团和在苯环2位引入小负电基团有利于杀菌活性,设计了化合物6 。与嘧菌酯相比,化合物6-02对核盘菌(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具有更有效的杀菌作用。细胞毒性试验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插件分子”方法对嗜球果伞素类杀菌剂进行修饰,不会影响其毒性和作用机制。 “插件分子”方法是筛选高活性化合物的有效方法,对于创造新的农药分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OI:
    10.1039/d0ra06263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application of “plug-in molecules” method in novel strobilurin fungicides screening
    作者:Xuelian Liu、Dongyan Yang、Fahong Yin、Jia-Qi Li、Yumei Xiao、Bin Fu、Zhaohai Qin
    DOI:10.1039/d0ra06263d
    日期:——
    molecular” method, a series of novel strobilurin derivatives with aryloxypyridinyl-1-ethanone oxime side chains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screened.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y had an excellent fungicidal effect on plant pathogens, especially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Compounds 5-01 and 5-09 had significant fungicidal activity and broad fungicidal spectrum. The structure–activity
    基于“插件分子”方法,设计、合成并筛选了一系列具有芳氧基吡啶基-1-乙酮肟侧链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衍生物。生物活性实验表明,它们对植物病原菌,特别是核盘菌具有优良的杀菌作用。化合物5-01和5-09具有显着的杀菌活性和较广的杀菌谱。构效关系表明,顺式构型、增加药效基团数量、吡啶环2位的取代以及苯环上氯原子的引入均不利于该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3D-QSAR模型表明在苯环4位引入大的正电基团和在苯环2位引入小负电基团有利于杀菌活性,设计了化合物6 。与嘧菌酯相比,化合物6-02对核盘菌(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具有更有效的杀菌作用。细胞毒性试验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插件分子”方法对嗜球果伞素类杀菌剂进行修饰,不会影响其毒性和作用机制。 “插件分子”方法是筛选高活性化合物的有效方法,对于创造新的农药分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