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is-1,3-dimethylcyclohexane | 638-04-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is-1,3-dimethylcyclohexane
英文别名
1,3-dimethylcyclohexane;(1S,3R)-1,3-dimethylcyclohexane
cis-1,3-dimethylcyclohexane化学式
CAS
638-04-0
化学式
C8H16
mdl
——
分子量
112.215
InChiKey
SGVUHPSBDNVHKL-OCAPTIKF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76 °C
  • 沸点:
    120 °C(lit.)
  • 密度:
    0.784 g/mL at 25 °C(lit.)
  • 闪点:
    42 °F
  • 蒸汽压力:
    20.11 mmHg
  • 保留指数:
    776.6;775;785.32;770.23;771.54;771.77;772;767.7;770.5;772.28;770;769.8;764;778.1;778.4;778.5;778.6;778;774.9;780.3;772;777;782;788;773.3;775.5;777.9;780.2;770;772;774;777;780;782;778.4;778.6;804;770;783;798;778;773;778;785;770.7;772.5;773;769.1;764
  • 稳定性/保质期:
    远离氧化物。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神经毒素 - 急性溶剂综合症
Neurotoxin - Acute solvent syndrome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3.1
  • 危险品标志:
    F
  • 安全说明:
    S16,S29,S33
  • 危险类别码:
    R11
  • 海关编码:
    290219909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3.1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263 3
  • 危险标志:
    GHS02
  • 危险性描述:
    H22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
  • 储存条件:
    存放在密封容器内,并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储存地点须远离氧化剂和火源。

SDS

SDS:4763fa2fae3e037c6a59d9b016bc0eb8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顺-1,3-二甲基环己烷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2)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5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警告申明
预防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连接。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 通风/ 照明 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措施
P303 + P361 + 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 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
淋浴。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储存
P403 + P235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8H16
分子式
: 112.21 g/mol
分子量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小(起始)火时,使用媒介物如“乙醇”泡沫、干化学品或二氧化碳。大火时,尽可能使用水灭火。使用大量(
洪水般的)水以喷雾状应用;水柱可能是无效的。用大量水降温所有受影响的容器。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水喷雾可用来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防范蒸汽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汽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的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防止吸入蒸汽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120 °C - lit.
g) 闪点
6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爆炸下限: 0.95 %(V)
k) 蒸汽压
54.0 hPa 在 37.7 °C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0.784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极端的温度和直接日光。
10.5 不兼容的材料
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2263 国际海运危规: 2263 国际空运危规: 2263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DIMETHYLCYCLOHEXANES
国际海运危规: DIMETHYLCYCLOHEXANES
国际空运危规: Dimethylcyclohexanes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3 国际海运危规: 3 国际空运危规: 3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LC材料(液晶)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is-1,3-dimethylcyclohexane甲基(三氟甲基)-1,3-二环氧丙烷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98%的产率得到cis-1,3-Dimethyl-cyclohexandiol-(1,3)
    参考文献:
    名称:
    Stereoselective dioxirane hydroxylations and the synthesis of tripod boronic acid esters
    摘要:
    Methyl(trifluoromethyl)dioxirane (TFDO, 1b), a powerful yet selective oxidant, was employed to achieve in high yield the direct stereoselective hydroxylation at tert-CH of cis,cis-1,3,5-trimethylcyclohexane (4), yielding triol 7 bearing all-axial disposition of the three OH groups. Similarly, TFDO oxidation of 1,3- and of 1,4-dimethylcyclohexane gave the corresponding Z-diols 5 and 6, respectively. Triol 7 was a convenient starting material to synthesize a novel borate-that is, 1-bora-2,8,9-trioxa-3,5,7-trimethyl-adamantane (8)-having a peculiar cage-shaped 'tripod' structure. From triol 7, novel tripod arylboronic Bronsted-assisted Lewis acids (BLA) could be obtained, as exemplified by 10a and 10b. (C) 2007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j.tetlet.2007.03.101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Stratford, Annales de l'Office National des Combustibles Liquides (France), 1929, vol. 4, p. 321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ydrogenation of arenes, nitroarenes, and alkenes catalyzed by rhodium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natural nanozeolite clinoptilolite
    作者:Seyed Meysam Baghbanian、Maryam Farhang、Seyed Mohammad Vahdat、Mahmood Tajbakhsh
    DOI:10.1016/j.molcata.2015.06.029
    日期:2015.10
    Nanozeolite clinoptilolite supported rhodium nanoparticles (Rh/NZ-CP) has been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including XRD, BET, TEM, EDX, ICP-OES and XPS analysis. This nanomaterial contains 2 wt% Rh in the range of 5–20 nm metallic nanoparticles distributed on nanozeolite.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Rh/NZ-CP was evaluated by the hydrogenation of arenes, nitroarenes, and alkenes under
    纳米沸石斜发沸石负载的铑纳米颗粒(Rh / NZ-CP )已通过多种技术进行了制备和表征,包括XRD,BET,TEM,EDX,ICP-OES和XPS分析。这种纳米材料包含2 wt%的Rh,分布在5-20 nm范围内的金属纳米颗粒分布在纳米沸石上。Rh / NZ-CP的催化性能通过在中等反应条件下氢化芳烃,硝基芳烃和烯烃来评估。所制备的纳米催化剂可以容易地回收并重复使用多次,而活性和选择性没有显着降低。高催化活性,热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简单的回收和生态友好的性质使本催化剂成为独特的催化体系,在绿色化学中特别有吸引力。
  • Polysilane-Immobilized Rh–Pt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as Powerful Arene Hydrogenation Catalysts: Synthesis, Reactions under Batch and Flow Condition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作者:Hiroyuki Miyamura、Aya Suzuki、Tomohiro Yasukawa、Shu̅ Kobayashi
    DOI:10.1021/jacs.8b06015
    日期:2018.9.12
    Hydrogenation of arenes is an important reaction not only for hydrogen storage and transport but also for the synthesis of functional molecules such as pharmaceuticals and b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Here, we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heterogeneous Rh-Pt bimetallic nanoparticle catalysts for the hydrogenation of arenes with inexpensive polysilane as support. The catalysts could be used in both
    芳烃的氢化不仅是储氢和运输氢的重要反应,也是合成药物和生物活性化合物等功能性分子的重要反应。在这里,我们描述了非均相 Rh-Pt 双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开发,用于以廉价的聚硅烷作为载体氢化芳烃。该催化剂可用于间歇和连续流动系统,在温和条件下具有高性能,并显示出广泛的底物通用性。在连续流动系统中,只需将底物和 1 个大气压的 H2 通过装有催化剂的柱子即可获得产物。值得注意的是,在流动系统中观察到比在间歇系统中高得多的催化性能,并且在连续流动条件下表现出极强的耐久性(> 连续运行50天;营业额 >3.4 × 105)。此外,研究了反应机理的细节以及批次和流动中不同动力学的起源,并将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开发含有两个芳环的化合物的完全选择性芳烃氢化以合成活性药物成分。
  • Copper‐Catalyzed C(sp <sup>3</sup> )−H Amidation: Sterically Driv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C−H Site‐Selectivity
    作者:Abolghasem (Gus) Bakhoda、Quan Jiang、Yosra M. Badiei、Jeffery A. Bertke、Thomas R. Cundari、Timothy H. Warren
    DOI:10.1002/anie.201810556
    日期:2019.3.11
    functionalizing stronger primary and secondary C−H bonds over tertiary and benzylic C−H sites. Herein, we report a Cu catalyst that exhibits a high degre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over tertiary C−H bond selectivity in the amidation of linear and cyclic hydrocarbons with aroyl azides ArC(O)N3. Mechanistic and DFT studies indicate that C−H amidation involves H‐atom abstraction from R‐H substrates by nitrene intermediates
    无方向的C(sp 3)-H功能化反应通常遵循位点选择性模式,该模式反映了相应的C-H键解离能(BDE)。在存在较强的二级和一级键的情况下,这通常会导致较弱的CHH键的功能化。当代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催化剂体系的发展,该催化剂体系能够选择性地在叔和苄基CH位上官能化更强的一级和二级CH键。本文中,我们报道了一种铜催化剂,在线性和环状烃与芳基叠氮化物ArC(O)N 3的酰胺化反应中,叔碳氢键对叔碳氢键的选择性较高。机理和DFT研究表明,C-H酰胺化涉及从由氮宾中间体[铜] R-H的基材H-原子抽象(κ 2 - Ñ,Ö -NC(O)中的Ar),以提供基于碳的基团R 。和铜(II)酰胺中间体[铜II ] -NHC(O)中的Ar,其随后捕获基团R 。形成产品R‐NHC(O)Ar。这些研究揭示了在没有导向基团的情况下实现一级和二级CH酰胺化选择性所需的重要催化剂特征。
  • Cobalt-Catalyzed Intermolecular C–H Amidation of Unactivated Alkanes
    作者:Jeonghyo Lee、Seongho Jin、Dongwook Kim、Soon Hyeok Hong、Sukbok Chang
    DOI:10.1021/jacs.1c01524
    日期:2021.4.7
    tailored Cp*Co(III)(LX)-catalyzed efficient and site-selective intermolecular amidation of unactivated hydrocarbons including light alkanes. Electronic modulation of the cobalt complexes led to the enhanced amidation efficiency, and these effects were theoretically rationalized by the FMO analysis of presupposed cobalt nitrenoid species. Under the current cobalt protocol, a secondary C–H bond selectivity
    烷烃是一种丰富且廉价的碳氢化合物来源;因此,开发将碳氢化合物原料转化为具有附加值的化学品的新方法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其 C-H 键的内在惰性,以直接和选择性的方式实现这种转变具有挑战性。我们在此报告了定制的 Cp*Co(III)(LX) 催化的未活化烃(包括轻质烷烃)的高效和位点选择性分子间酰胺化。钴配合物的电子调制导致酰胺化效率提高,并且这些影响通过对预设的钴氮烯类物质的 FMO 分析在理论上合理化。在目前的钴方案下,在各种未活化的烷烃中观察到二级 C-H 键选择性,以逆转内在的三级偏好,这归因于钴系统的空间需求,这给获得叔 C-H 键带来了困难。实验和计算研究表明,假定的三线态 Co 氮烯化合物通过类似自由基的夺氢途径转移到烷烃的 C-H 键上。
  • Catalytic dehydrogenation of cyclooctane with titanium, zirconium and hafnium metallocene complexes
    作者:Sandra Taubmann、Christine E. Denner、Helmut G. Alt
    DOI:10.1016/j.jorganchem.2009.01.048
    日期:2009.6
    structure. Generally, complexes with low steric demands and MAO as cocatalyst gave the highest activities.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π-ligands resulted in the following activity order: cyclopentadienyl > indenyl > fluorenyl. The influence of σ-ligands and n-donor ligands gave the following activity order: –Cl > –PMe3 > –CH2Ph > –(CH2)4CH3 > –NPh3. The activities depended on the nature of the cocatalyst
    茂金属配合物与助催化剂(如甲基铝氧烷(MAO))的结合不仅是烯烃聚合的极好催化剂,而且还是在均相(高压釜)和非均相(固定床反应器)反应中活化烷烃的合适催化剂。催化剂的活性取决于温度,助催化剂,添加剂,中心金属和配体结构。通常,低空间需求的配合物和MAO作为助催化剂的活性最高。不同π-配体的比较导致以下活性顺序:环戊二烯基>茚基>芴基。σ-配体和n-给体配体的影响给出以下活性顺序:–Cl> –PMe 3  > –CH 2 Ph> –(CH 2)4 CH 3  > –NPh 3。活性取决于助催化剂的性质并以下列顺序降低:MAOAOAlMe 3  > AlEt 3。铝粉和路易斯碱NPh 3的添加提高了Cp 2 ZrCl 2 / MAO催化剂的活性。Cp 2 ZrCl 2 / MAO / NPh 3催化剂在300°C的16 h内,均相反应具有458次转换的最高活性。Cp 2 ZrCl 2 / MAO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