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甲基(三氟甲基)-1,3-二环氧丙烷 | 115464-59-0

中文名称
甲基(三氟甲基)-1,3-二环氧丙烷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trifluoromethyldioxirane
英文别名
TFDO;Methyl(trifluoromethyl)dioxirane;3-methyl-3-(trifluoromethyl)dioxirane
甲基(三氟甲基)-1,3-二环氧丙烷化学式
CAS
115464-59-0
化学式
C3H3F3O2
mdl
——
分子量
128.051
InChiKey
NEGUMGNBGIFXA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2 °C
  • 密度:
    1.474±0.06 g/cm3(Predicted)
  • 稳定性/保质期:
    具有非常低的沸点,建议在低于-20℃(-20°C)的环境中储存,并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和使用。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5.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储存条件:
    在-20°C下储存

SDS

SDS:0d7ff75b0df0170141a79271094053cb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制备方法

实验室可以按照文献方法对三氟丙酮进行氧化来制备。

合成制备方法

实验室同样可以根据文献中的方法,通过三氟丙酮的氧化来制备该化合物 [1]。

用途简介

甲基(三氟甲基)二氧杂环丙烷(TFDO)在有机合成中是一种重要的选择性氧化剂,主要用于醇的氧化、烯烃的环氧化和C-H键的羟基化。与二甲基二氧杂环丙烷(DMDO)相比,TFDO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在多数情况下展现出用量少、时间短和产率高的优点。已有文献对该试剂的性质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综述。

在温和条件下,TFDO可以将仲醇氧化成相应的酮,一般在0°C搅拌数分钟即可获得90%以上的产率(式1)。有趣的是,它只能将1,2-二醇氧化为α-羟基酮(式2),而在相同条件下醛则不能被有效控制以生成醛。烯烃的环氧化反应是TFDO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反应,多项研究对比了m-CPBA、DMDO和TFDO在不同底物上的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它们的反应活性和产物产率表现一致,顺序大致为TFDO > DMDO > m-CPBA(式3, 式4)。TFDO最重要的合成价值在于其独特的区域选择性C-H键活化能力,能够在烷烃上进行羟基化反应,优先级排序为叔碳 > 仲碳 > 伯碳(式5, 式6),有时过量使用也能直接得到酮化合物。有趣的是,在羧酸酯的氧化过程中,TFDO主要生成γ-碳原子被氧化的产品(式7)。

用途

甲基(三氟甲基)二氧杂环丙烷(TFDO)在有机合成中是一种重要的选择性氧化剂,主要用于醇的氧化、烯烃的环氧化和C-H键的羟基化。与二甲基二氧杂环丙烷(DMDO)相比,TFDO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在多数情况下展现出用量少、时间短和产率高的优点。已有文献对该试剂的性质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综述。

在温和条件下,TFDO可以将仲醇氧化成相应的酮,一般在0°C搅拌数分钟即可获得90%以上的产率(式1)。有趣的是,它只能将1,2-二醇氧化为α-羟基酮(式2),而在相同条件下醛则不能被有效控制以生成醛。

烯烃的环氧化反应是TFDO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反应,多项研究对比了m-CPBA、DMDO和TFDO在不同底物上的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它们的反应活性和产物产率表现一致,顺序大致为TFDO > DMDO > m-CPBA(式3, 式4)。有时TFDO能够表现出DMDO和m-CPBA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TFDO最重要的合成价值在于其独特的区域选择性C-H键活化能力,在烷烃上进行羟基化反应时,优先级排序为叔碳 > 仲碳 > 伯碳(式5, 式6)。使用过量的TFDO也可以直接得到酮化合物。有趣的是,羧酸酯在经过TFDO氧化后主要生成γ-碳原子被氧化的产品(式7)。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碘离子对甲基(三氟甲基)二环氧乙烷进行单电子还原。由超氧离子介导的电子转移链反应的证据
    摘要:
    由 I 触发的单电子转移过程以催化量将甲基(三氟甲基)二环氧乙烷 (1) 转化为 1,1,1-三氟丙酮(三氟丙酮)和分子氧。提出最初形成的双(氧)亚甲基自由基阴离子 1' 对二环氧乙烷 1 进行亲核攻击,产生二聚自由基阴离子 2';后者然后分裂成三氟丙酮和超氧离子 (O 2 .- )。超氧离子(电子转移链反应的传播者)的中介作用通过它被苯甲酰氯或氯三甲基硅烷捕获来证明
    DOI:
    10.1021/ja00048a002
  • 作为产物:
    描述:
    1,1,1-三氟丙酮 在 oxone||potassium monopersulfate triple salt 、 碳酸氢钠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0.25h, 生成 甲基(三氟甲基)-1,3-二环氧丙烷
    参考文献:
    名称:
    ent-Trachylobane 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和晚期 C-H 氧化
    摘要:
    我们报道了几种 ent-trachylobane 二萜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开发的策略基于两相萜类化合物合成概念,涉及碳框架组装(环化酶相)和脂肪族 C-H 氧化(氧化酶相)。这使得能够获得以前无法通过酶和/或化学方法获得的七种天然产物和各种非天然类似物。通过制备 300 mg 甲基 ent-trachyloban-19-oate 证明了化学的稳健性。
    DOI:
    10.1002/anie.202113829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甲基(三氟甲基)二环氧乙烷氧化肽:保护基很重要
    摘要:
    带有烷基侧链的代表性Boc保护和乙酰保护肽甲基酯在温和的条件下使用甲基(三氟甲基)二环氧乙烷(1b)进行了有效的氧化。我们观察到由二环氧乙烷1b显示的化学选择性中的保护基依赖性。在Boc保护的肽中会发生N-羟基氧化,在乙酰保护的肽中会发生侧链羟基化。两者都是有吸引力的转化,因为它们产生了用作有价值的合成子的衍生肽。
    DOI:
    10.1021/jo061910n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udies of New Indole Alkaloid Coupling Methods for the Synthesis of Haplophytine
    作者:Pankaj D. Rege、Yuan Tian、E. J. Corey
    DOI:10.1021/ol061319c
    日期:2006.7.1
    [reaction: see text] The two novel bisindole alkaloid structures shown can be synthesized in a few steps from the canthiphytine derivative 9.
    [反应:见正文]所示的两个新颖的双吲哚生物碱结构可通过邻苯二酚衍生物9分几步合成。
  • Evaluating the Thermal Vinylcyclopropane Rearrangement (VCPR) a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Difluorinated Cyclopentenes: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Studies of Rearrangement Stereospecificity
    作者:David Orr、Jonathan M. Percy、Tell Tuttle、Alan R. Kennedy、Zoë A. Harrison
    DOI:10.1002/chem.201403737
    日期:2014.10.27
    Vinyl cyclopropane rearrangement (VCPR) has been utilised to synthesise a difluorinated cyclopentene stereospecifically and under mild thermal conditions. Difluorocyclopropanation chemistry afforded ethyl 3‐(1′(2′2′‐difluoro‐3′‐phenyl)cyclopropyl) propenoate as all four stereoisomers (18a, 18b, 22a, 22b) (all racemic). The trans‐E isomer (18a), prepared in 70 % yield over three steps, underwent near
    乙烯基环丙烷重排(VCPR)已用于在温和的热条件下立体定向合成二氟化环戊烯。二氟环丙烷化化学提供了3-(1'(2'2'-二氟-3'-苯基)环丙基)丙酸乙酯,为所有四种立体异构体(18a,18b,22a,22b)(均为外消旋体)。的反式- ë异构体(18A),以70%的产率,经三个步骤,后行接近定量VCPR到difluorocyclopentene制备23(99%)。通过19 F NMR(100–180°C)监测重排。而顺式/反式环丙烷的立体异构化很容易,以适度的幅度支持反式异构体,即使在较高的温度下也未观察到E / Z烯烃的异构化。既不顺也不反ž -alkenoates后行VCPR,甚至达到高得多的温度(180℃)。所述顺式-cyclopropanes后行[3,3] -rearrangement得到benzocycloheptadiene物种。通过使用电子结构计算探索了反应的立体特异性,并且UB3LYP
  • Deciphering Re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Patterns in Aliphatic C–H Bond Oxygenation of Cyclopentane and Cyclohexane Derivatives
    作者:Teo Martin、Marco Galeotti、Michela Salamone、Fengjiao Liu、Yanmin Yu、Meng Duan、K. N. Houk、Massimo Bietti
    DOI:10.1021/acs.joc.1c00902
    日期:2021.8.6
    corresponding oxidations promoted by ethyl(trifluoromethyl)dioxirane support this mechanistic picture. Comparison of these results with those obtained previously for C–H bond azidation and functionalizations promoted by the PINO radical of phenyl and tert-butylcyclohexane, together with new calculations, provides a mechanistic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C–H bond functionalization of cycloalkanes. The nature
    已经进行了枯草氧基自由基与单取代环戊烷和环己烷反应的动力学、产物和计算研究。HAT 速率、C-H 键氧化的位点选择性和 DFT 计算提供了定量信息和理论模型来解释观察到的模式。环戊烷主要在 C-1 处官能化,从甲基和叔丁基环戊烷到苯基环戊烷,叔 C-H 键活化能垒降低,与计算的 C-H BDE 一致。对于环己烷,从 C-1 开始的 HAT 的相对重要性随着从甲基-和苯基环己烷到乙基-、异丙基-和叔-丁基环己烷。在 C-2 处也观察到失活,其位点选择性随着取代基空间体积的增加逐渐转移到 C-3 和 C-4。在乙基(三氟甲基)二环氧乙烷促进的相应氧化中观察到的位点选择性支持这种机制图。将这些结果与先前获得的由苯基和叔的 PINO 自由基促进的 C-H 键叠氮化和官能化的结果进行比较-丁基环己烷与新的计算一起,为理解环烷烃的 C-H 键官能化提供了一个机制框架。HAT 试剂的性质、C-H 键强度
  • A Simple Protocol for the Generation of Methyl(trifluoromethyl)dioxirane
    作者:Rossella Mello、María González-Núñez、Gregorio Asensio
    DOI:10.1055/s-2006-958422
    日期:2007.1
    Methyl(trifluoromethyl)dioxirane, generated from an aqueous solution of 1,1,1-trifluoroacetone hydrate, sodium bicarbonate and peroxomonosulfate, is removed from the reaction mixture by the evolved gases and applied to the oxidation of substrates placed in a second reaction zone.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robust, and allow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ethyl(trifluoromethyl)dioxirane in oxidation reactions
    由 1,1,1-三氟丙酮水合物、碳酸氢钠和过氧单硫酸盐的水溶液产生的甲基(三氟甲基)二环氧乙烷通过放出的气体从反应混合物中除去,并用于氧化放置在第二反应区中的底物。该方法简单且稳健,允许在制备规模的氧化反应中应用甲基(三氟甲基)二环氧乙烷。
  • Synthesis and Neurotrophic Activity Studies of <i>Illicium</i> Sesquiterpene Natural Product Analogues
    作者:Johannes Richers、Alexander Pöthig、Eberhardt Herdtweck、Claudia Sippel、Felix Hausch、Konrad Tiefenbacher
    DOI:10.1002/chem.201605362
    日期:2017.3.2
    the carbon framework of (±)‐Merrilactone A and (±)‐Anislactone A/B on a gram scale. This has allowed access to a series of structural analogues by modification of the core structure, including variation of oxidation levels and altera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In total, 15 derivatives of the natural products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tested for their neurite outgrowth activities. Our studies indicate
    神经营养天然产物具有潜在的特权结构,可用于开发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剂。但是,仅进行了很少的研究来研究常见的药效基序和结构-活性关系(SAR)。在这里,研究结构上更简单的the毛神经营养倍半萜类似物介绍了家庭。简洁的合成路线可实现以克为单位制备(±)‐Merrilactone A和(±)‐Anislactone A / B的碳骨架。这样就可以通过修改核心结构来获得一系列结构类似物,包括氧化水平的变化和官能团的变化。总共合成了15种天然产物的衍生物,并测试了它们的神经突向外生长活性。我们的研究表明,有希望的生物活性可以通过结构更简单的天然产物类似物保留,而这些类似物可以通过简单的合成途径获得。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青蒿素H 联硼酸新戊二醇酯 甲基丙烯酸酯含氢聚硅氧烷 甲基1,3,4-恶二嗪烷-4-羧酸酯 甲基(三氟甲基)-1,3-二环氧丙烷 氧杂吖丙因 氧杂卓 四乙基环四硅氧烷 双联(2-甲基-2,4-戊二醇)硼酸酯 双联(2,4-二甲基-2,4-戊二醇)硼酸酯 全氟-15-冠-5 二甲基二环氧乙烷 二环氧乙烷 [1,2]氧氮杂环辛烷-2-羧酸叔丁酯 N,N,5,5-四甲基-1,3,2-二氧磷杂环己烷-2-胺 7-[(1E)-1-乙氧基-1,3-丁二烯-1-基]-4-乙基-2,3,4,5-四氢氧杂卓 6-[(1E)-1-乙氧基-3-甲基-1,3-丁二烯-1-基]-4,4-二甲基-3,4-二氢-2H-吡喃 6-[(1E)-1-乙氧基-1,3-丁二烯-1-基]-4,4-二甲基-3,4-二氢-2H-吡喃 5-甲基-3,6-二氢-2H-1,2-恶嗪-2-甲酰氯 5-异丙基-3,6-二氢-2H-1,2-恶嗪-2-甲酰氯 5,5-二甲基-1,3,2-二氧杂硒环己烷 2-氧化物 5,5-二(溴甲基)-2-氯-1,3,2-二氧磷杂环己烷 5,5',6,6'-四氢-4H,4'H-2,2'-联吡喃 4-甲基-3,6-二氢-2H-1,2-恶嗪-2-甲酰氯 4-甲基-1-氧杂螺[5.5]十一碳烯 4-氧杂二环[3.2.1]辛-2-烯 4,5,6,7-四氢氧杂环壬四烯 4,4,5-三甲基-3,4-二氢-2H-吡喃-2-甲醛 3-甲基-N,N-二丙-2-基-1,3,2-氧氮杂磷脂-2-胺 3-甲基-2-(2,2,2-三氟乙氧基)-1,3,2-恶唑磷烷 3-叔丁基-2-乙氧基-1,3,2-恶唑磷烷 3,9-二氯-2,4,8,10-四氧杂-3,9-二磷杂螺[5.5]十一烷 3,4-二氢吡喃甲胺 3,4-二氢-4-甲基-2H-吡喃 3,4-二氢-2H-吡喃-2-甲醛 3,4-二氢-2H-吡喃-2,2-二基二甲醇 3,4-二氢-2H-吡喃 3,4-二氢-2,5-二甲基-2H-吡喃-2-甲醛 3,4-二氢-2,5-二甲基-2H-吡喃-2-甲醇 3,4-二氢-2,5-二丙基-2H-吡喃-2-甲醇 2H-吡喃,3,4-二氢-2-甲基- 2-羟甲基-3,4-二氢吡喃 2-甲基-5,6-二氢-4H-吡喃 2-甲基-3,4-二氢吡喃-2-甲醛 2-氯-5,5-二甲基-1,3,2-二氧磷杂环己烷 2-氯-3-甲基-[1,3,2]氧氮杂-磷杂环戊烷 2-氧杂双环(3.2.1)辛-3,6-二烯 2-异丙基-5,5-二甲基-5,6-二氢-2H-1,3-恶嗪 2,7-二甲基氧杂卓 2,5-二乙基-3,4-二氢吡喃-2-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