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hydroalantolacton | 40285-97-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hydroalantolacton
英文别名
Dihydroalantolactone;(3S,3aR,5S,8aR,9aR)-3,5,8a-trimethyl-3,3a,5,6,7,8,9,9a-octahydrobenzo[f][1]benzofuran-2-one
Dihydroalantolacton化学式
CAS
40285-97-0
化学式
C15H22O2
mdl
——
分子量
234.338
InChiKey
UHXFRFWUSTUALX-CTFUPST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SDS

SDS:bd2727f5cd2bd86bb8192bd899fb5cdc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hydroalantolacton 在 5% Pd(II)/C(eggshell) 、 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72.0h, 以63%的产率得到tetrahydroalantolactone
    参考文献:
    名称:
    菊粉中的马鞭草内酯衍生物对埃及伊蚊幼虫和成虫的构效关系研究。
    摘要:
    对代表许多类天然化合物的化合物进行了埃及伊蚊幼虫毒性生物测定,包括聚乙炔,植物甾醇,类黄酮,倍半萜类和三萜类。在这些化合物中,两种杜仲内酯,丙内酯和异内酯显示出对Ae的杀幼虫活性。因此,人们选择了埃及埃及人进行进一步的构效关系研究。在这项研究中,对丙二酸内酯和异丙二酸内酯均进行了结构修饰,以了解维持和/或增加其活性所必需的官能团,并可能导致更有效的昆虫控制剂。评价所有母体化合物和合成修饰反应产物对Ae的毒性。埃及象幼虫和成虫。结构修饰包括环氧化,还原,催化氢化和向α,β-不饱和内酯的Michael加成。没有合成的异构体合成并针对Ae进行筛选。埃及象幼虫比异戊内酯本身的活性更高,后者的LC(50)值为10.0 microg / ml。丙二酸内酯类似物的情况并非如此,其许多类似物的杀幼虫活性范围为12.4至69.9微克/毫升。通常,从Ae观察到活动趋势。埃及eg幼虫的筛查与杀虫筛查的结果不一致
    DOI:
    10.1002/cbdv.201000031
  • 作为产物:
    描述:
    土木香内酯 在 lithium tri-t-butoxyalumin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0.25h, 以1.8 g的产率得到Dihydroalantolacton
    参考文献:
    名称:
    Sesquiterpenolides from Inula racemosa and their 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摘要:
    Inula racemosa的根部是富含倍半萜内酯的良好来源。使用氯仿进行索氏提取后,经过银硝酸盐浸渍的硅胶柱层析,分离出两种倍半萜内酯,分别为阿兰特内酯和异阿兰特内酯。这些倍半萜内酯经过不同试剂(Mg/甲醇、CHBr3/KOH、LiAl[OC(CH3)3]3和NaBH4)的化学转换,导致其α-亚甲基-γ-内酯部分的修饰。通过光谱技术阐明了分离化合物及其转化产物的结构。
    DOI:
    10.14233/ajchem.2017.2025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ogenetically patterned transformation of eudesmanolide to eremophilanolide. V. Studies on stereochemical factors for favorable conversion of 5.ALPHA.,6.ALPHA.-epoxy-eudesman-8.BETA., 12-olide leading to eremophilane-type derivatives.
    作者:ISAO KITAGAWA、HIROTAKA SHIBUYA、HIROMICHI FUJIOKA
    DOI:10.1248/cpb.25.2718
    日期:——
    In continuing studies on the elucidation of essential factors for the favorable biogenetictype angular methyl migration starting from 5α, 6α-epoxy-eudesman-8β, 12-olide (1) leading to several eremophilanolides, four related eudesmane-type 5, 6-epoxides (4, 5, 6, 7) have been prepared and treated under four different acid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product analyses,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the following three factors seem to be important for the biogenetic-type 10-methyl migration of 1 giving eremophilane-type derivatives : i) the presence of 5α, 6α-epoxide function, ii) the spatial interaction between 10-methyl and 4β-methyl which would bring about distortion of the ring A, and iii) the presence of cis-γ-lactone moiety attached to C-7 and C-8.
    在继续研究阐明从 5α,6α-环氧-桉叶烷-8β,12-内酯(1)开始的有利的生物遗传型角甲基迁移的基本要素,从而产生几种勃瑞莫非兰内酯的过程中,制备了四种相关的桉叶烷型 5,6-环氧内酯(4,5,6,7),并在四种不同的酸性条件下进行了处理。根据对产物的分析表明,以下三个因素似乎对 1 的生物发生型 10-甲基迁移产生埃利莫非兰类衍生物非常重要:i) 5α,6α-环氧化物功能的存在;ii) 10-甲基和 4β-甲基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会导致环 A 变形;iii) C-7 和 C-8 上顺式-γ-内酯分子的存在。
  • Asselineau; Bory, Comptes Rendus Hebdomadaires des Seances de l'Academie des Sciences, 1958, vol. 246, p. 1874
    作者:Asselineau、Bory
    DOI:——
    日期:——
  • Höhere Terpenverbindungen XLV. Zur Kenntnis des Alantolactons und des Iso-alantolactons
    作者:L. Ruzicka、J. A. Van Melsen
    DOI:10.1002/hlca.19310140136
    日期:——
  • Fujita et al., 1958, vol. 3, p. 86,88
    作者:Fujita et al.
    DOI:——
    日期:——
  • Singh, I. P.; Goyal, Rita; Anu,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Section B: Organic Chemistry Including Medicinal Chemistry, 1993, vol. 32, # 12, p. 1234 - 1236
    作者:Singh, I. P.、Goyal, Rita、Anu、Kalsi, P. S.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黄黄质 黄钟花醌 黄质醛 黄褐毛忍冬皂苷A 黄蝉花素 黄蝉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