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时分析了在不同pH值的循环系统中,分别以1:1和20:1浓度比的含巯基-1-组
氨酸和
铜(II)的
水溶液的一系列多组分ESR光谱。优化了各向同性的ESR参数(g因子,63 Cu和65 Cu同位素的超精细偶合常数以及最多四个非等价的14 N核以及弛豫参数)和各种配合物的形成常数。在酸性区域中,已显示出新的物种[CuLH 2] 3+,并支持了pH值确定的物种[CuLH] 2+,[CuL] +和[CuLH -1]的形成。前三个复合物中的配位让人想起简单的二肽中的配位:它很可能首先由
羧酸盐O发生,然后由
氨基N和肽O发生,然后通过
氨基N分别在赤道位置上去质子化的肽N和羧基化的O原子,而
咪唑环仍保持质子化。在种类[CuLH -1]中,非质子化的
咪唑氮取代了赤道配位的
羧酸氧。在等摩尔溶液的碱性区域中,可以用四种物质的形成来一致地描述光谱:其中三种是配合物[Cu 2 L 2 H -3]-以及配合物[Cu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