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E)-2-Furan-2-yl-vinyl)-furan-2-carbaldehyde | 186299-1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E)-2-Furan-2-yl-vinyl)-furan-2-carbaldehyde
英文别名
5-[(E)-2-(furan-2-yl)ethenyl]furan-2-carbaldehyde
5-((E)-2-Furan-2-yl-vinyl)-furan-2-carbaldehyde化学式
CAS
186299-14-9
化学式
C11H8O3
mdl
——
分子量
188.183
InChiKey
AIACPUWNEJBYJG-ONEGZZN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3.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E)-2-Furan-2-yl-vinyl)-furan-2-carbaldehydepotassium tert-butylate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3.67h, 生成 E,E-2,5-bis[2-(5-formyl-2-furyl)vinyl] furan
    参考文献:
    名称:
    Oligo(furan-2,5-diylvinylene)s as π-conjugating spacers in linearly extended hybrid tetrathiafulvalene analogues
    摘要:
    描述了基于以 1,3-二硫醇-2-亚基电子释放基团封端的呋喃-2,5-二基亚乙烯基低聚物为基础的一系列新的推-推体系的合成。 1H NMR 光谱和 X 射线衍射表明,分子采用强分子内相互作用稳定的平面构象。电子吸收光谱表明,有效共轭长度随着α-共轭体系的长度稳定增加,没有任何饱和的迹象。通过循环伏安法对电化学行为的分析表明,虽然所有化合物都很容易被氧化成稳定的双阳离子,但随着共轭长度的延长,氧化过程逐渐从两个连续的单电子步骤演变为一步的双电子转移。
    DOI:
    10.1039/jm9960601859
  • 作为产物:
    描述:
    2,2'-(1,2-乙烯二基)二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在 DCE 、 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53%的产率得到5-((E)-2-Furan-2-yl-vinyl)-furan-2-carb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Oligo(furan-2,5-diylvinylene)s as π-conjugating spacers in linearly extended hybrid tetrathiafulvalene analogues
    摘要:
    描述了基于以 1,3-二硫醇-2-亚基电子释放基团封端的呋喃-2,5-二基亚乙烯基低聚物为基础的一系列新的推-推体系的合成。 1H NMR 光谱和 X 射线衍射表明,分子采用强分子内相互作用稳定的平面构象。电子吸收光谱表明,有效共轭长度随着α-共轭体系的长度稳定增加,没有任何饱和的迹象。通过循环伏安法对电化学行为的分析表明,虽然所有化合物都很容易被氧化成稳定的双阳离子,但随着共轭长度的延长,氧化过程逐渐从两个连续的单电子步骤演变为一步的双电子转移。
    DOI:
    10.1039/jm996060185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uran-formulated benzothiazole based Schiff bases for highly selective visual and fluorometric detection of Cu2+ ion with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ies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real-life samples
    作者:Mohan Ilakiyalakshmi、Selvaraj Mohana Roopan、Ayyakannu Arumugam Napoleon
    DOI:10.1016/j.inoche.2023.111412
    日期:2023.11
    Owing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Cu2+ ions were efficiently determined using a spike and recovery approach from real water and vegetable extract samples. Further, the developed R1 sensors were used for test strips application to detect the Cu2+ ions and achieved naked-eye detection. Therefore, these investigated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sensor R1 has great potential to detect Cu2+ ions in environmental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描述了从糠醛和 2-苯并噻唑衍生的席夫碱 ( R1 ) 的合成,该席夫碱对 THF: HEPES 缓冲液 (9:1,v/ v) 解决方案。席夫碱( R1 )的分子结构通过各种光谱技术如FTIR、1 H NMR、13 C NMR和HRMS进行表征。有趣的是,R1与各种属阳离子相互作用后,对 Cu 2+离子表现出高度选择性的比色和荧光关闭响应。R1与 Cu 2+的紫外-可见吸收研究离子表现出从黄色到棕色的明显颜色变化,并伴有红移(∼60 nm)。添加 Cu 2+离子后,在R1中观察到 529 nm 处的发射猝灭,发现检测限 (LOD) 和定量限 (LOQ) 为 3.23×10 −9 M 和 10.79×10 -9 M。乔布图、Benesi-Hildebrand 研究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 很好地证明了探针R1感测Cu 2+离子的机制。由于实际应用,使用加标和回收方
  • KARMINSKI-ZAMOLA, G.;FISER-JAKIC, L., GLASN. XEM DRUSH. BEOGRAD, 1983, 48, N 6, 293-297
    作者:KARMINSKI-ZAMOLA, G.、FISER-JAKIC, L.
    DOI:——
    日期:——
  • SHAPIRO YU. M., XIMIYA GETEROTSIKL. SOEDIN., 1977, HO 9, 1168-1171
    作者:SHAPIRO YU. M.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