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neopetasane
neopetasane | 13902-42-6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
异戊烯醇脂质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eopetasane
英文别名
neopetasan;3-Desoxyneopetasol;(3R,4aR,5S)-4a,5-dimethyl-3-prop-1-en-2-yl-3,4,5,6,7,8-hexahydronaphthalen-2-one
CAS
13902-42-6
化学式
C
15
H
22
O
mdl
——
分子量
218.339
InChiKey
DIZRSLUNVNGBPA-NJZAAPML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保留指数:
1740;1740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
重原子数:
16
可旋转键数:
1
环数:
2.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拓扑面积:
17.1
氢给体数:
0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4aR,5S)-4a,5-二甲基-3-丙-2-亚基-5,6,7,8-四氢-4H-萘-2-酮
2(3H)-naphthalenone, 4,4a,5,6,7,8-hexahydro-4a,5-dimethyl-3-(1-methylethylidene)-, (4aR-cis)-
23963-62-4
C
15
H
22
O
218.339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eopetasane
在
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4aR,5S)-4a,5-二甲基-3-丙-2-亚基-5,6,7,8-四氢-4H-萘-2-酮
参考文献:
名称:
来自沉香的芳香倍半萜
摘要:
摘要 两种新的倍半萜醛,(-)-selina-3,11-dien-14-al 和 (+)-selina-4,11-dien-14-al,三种新倍半萜羧酸的甲酯衍生物,(- )-甲基 selina-3,11-dien-14-oate, (+)-methyl selina-4.11-dien-14-oate, 和 (+)-methyl 9-hydroxyselina-4,11-dien-14-oate,和一种新的去甲倍半萜酮,(+)-1,5-环氧-去甲酮愈创木,已从沉香木中分离出来。它们的结构是在详细的光谱分析和合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过在毛细管 GC 上与合成样品的质谱数据和 R inn 的比较,也证实了沉香木中脱氢 jinkoh-eremol 和 Neopetasane 的存在。还描述了一些天然和合成倍半萜的气味特性。
DOI:
10.1016/0031-9422(93)85039-t
作为产物:
描述:
14β,15β-dimethyl-7αH-eremophila-9,11-dien-8β-ol 在
pyridinium chlorochrom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neopetas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受感染沉香CO2超临界流体提取物挥发性部分的化学研究
摘要:
这项工作的重点是对在中国东莞地区采集并通过机械方法感染的沉香 (Aquilaria sinensis)(中国沉香)的 CO2 超临界流体提取物的成分进行表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 分析该提取物的成分,并使用内参和预测响应因子,通过配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法 (GC-FID) 进行准确定量。由于在对整个提取物进行初始 GC-MS 分析后,该提取物中的大量成分仍未被鉴定,因此通过硅胶色谱对其进行分级分离有助于通过 NMR 光谱进行分离和结构分析来表征几种其他成分。主要成分是经典沉香色酮(Flindersia 色酮及其单、二和三甲氧基化类似物(分别为 11.01% 和 0.11–4.02%),以及通常在沉香精油中发现的倍半萜成分,如白木香醛 (1.90%)和 kusunol (1.24%),以及最近在文献中描述的不太常见的 selinane 二醛 (1.58–2.27%)
DOI:
10.3390/molecules2910229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US5917084A
申请人:
——
公开号:
US5917084A
公开(公告)日:
1999-06-29
US5932613A
申请人:
——
公开号:
US5932613A
公开(公告)日:
1999-08-03
US6060509A
申请人:
——
公开号:
US6060509A
公开(公告)日:
2000-05-09
US6359000B1
申请人:
——
公开号:
US6359000B1
公开(公告)日:
2002-03-19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1aR,4E,7aS,8R,10aS,10bS)-8-[((二甲基氨基)甲基]-2,3,6,7,7a,8,10a,10b-八氢-1a,5-二甲基-氧杂壬酸[9,10]环癸[1,2-b]呋喃-9(1aH)-酮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溴乙酯
齐墩果酸二甲胺基乙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齐墩果-12-烯-28-酸,3,7-二羰基-(9CI)
齐墩果-12-烯-28-酸,3,21,29-三羟基-,g-内酯,(3b,20b,21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N1-(3-{6-[4-(2-trifluoromethylbenzoyl)piperazino]-3-pyridyl}-2-propynyl)-1-butanesulfonamide
下一个:5-chloro-2-piperazin-1-yl-6-thiomorpholin-4-yl-pyrimidine-4-carbonitr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