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5-Bromo-2-hydroxy-phenyl)-3-(3-methoxy-phenyl)-propane-1,3-dione | 88952-43-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5-Bromo-2-hydroxy-phenyl)-3-(3-methoxy-phenyl)-propane-1,3-dione
英文别名
1-(5-Bromo-2-hydroxyphenyl)-3-(3-methoxyphenyl)propane-1,3-dione
1-(5-Bromo-2-hydroxy-phenyl)-3-(3-methoxy-phenyl)-propane-1,3-dione化学式
CAS
88952-43-6
化学式
C16H13BrO4
mdl
——
分子量
349.181
InChiKey
FNOHTNTVMPWAP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63.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咪唑并[1,2-a]吡啶-黄酮杂化物的简便合成及其抗疟原虫活性的评估
    摘要:
    咪唑并[1,2- a ]吡啶衍生物和6-溴黄酮之间的有效交叉偶联反应已得到很好的建立。该反应通过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进行,以良好至优异的收率提供咪唑并[1,2- a ]吡啶-黄酮杂化物。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底物范围广。使用 SYBR Green I 测定,检查了这些杂合分子对氯喹敏感的 3D7 和氯喹耐药的恶性疟原虫K1 菌株的抗疟原虫活性。化合物9o {IC 50 s (μM) 1.98 3D7 , 1.98 K1 } 和9p {IC50 s (μM) 1.92 3D7 , 5.45 K1 }被发现是该系列中最有效的抗疟原虫化合物。此外,所有这些化合物均被发现对 Vero 细胞无细胞毒性,其 CC 50 s > 100 µM。我们对化合物9o和9p进行了显微镜检查实验,结果对疟疾寄生虫的生长产生了巨大影响。还在野生型Pf -DHFR-TS(恶性疟原虫)的结合位点中检查了
    DOI:
    10.1016/j.molstruc.2023.13628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咪唑并[1,2-a]吡啶-黄酮杂化物的简便合成及其抗疟原虫活性的评估
    摘要:
    咪唑并[1,2- a ]吡啶衍生物和6-溴黄酮之间的有效交叉偶联反应已得到很好的建立。该反应通过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进行,以良好至优异的收率提供咪唑并[1,2- a ]吡啶-黄酮杂化物。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底物范围广。使用 SYBR Green I 测定,检查了这些杂合分子对氯喹敏感的 3D7 和氯喹耐药的恶性疟原虫K1 菌株的抗疟原虫活性。化合物9o {IC 50 s (μM) 1.98 3D7 , 1.98 K1 } 和9p {IC50 s (μM) 1.92 3D7 , 5.45 K1 }被发现是该系列中最有效的抗疟原虫化合物。此外,所有这些化合物均被发现对 Vero 细胞无细胞毒性,其 CC 50 s > 100 µM。我们对化合物9o和9p进行了显微镜检查实验,结果对疟疾寄生虫的生长产生了巨大影响。还在野生型Pf -DHFR-TS(恶性疟原虫)的结合位点中检查了
    DOI:
    10.1016/j.molstruc.2023.13628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akar, K. A.; Gill, C. H., Journal of the Indian Chemical Society, 1983, vol. 60, p. 668 - 670
    作者:Thakar, K. A.、Gill, C. H.
    DOI:——
    日期:——
  • THAKAR, K. A.;GILL, C. H., J. INDIAN CHEM. SOC., 1983, 60, N 7, 668-670
    作者:THAKAR, K. A.、GILL, C. H.
    DOI:——
    日期:——
  • Palladium-catalyzed facile synthesis of imidazo[1,2-a]pyridine-flavone hybrids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antiplasmodial activity
    作者:Bishnu Prasad Raiguru、Jasmine Panda、Seetaram Mohapatra、Sabita Nayak
    DOI:10.1016/j.molstruc.2023.136282
    日期:2023.12
    method. Using SYBR Green I assay, these hybrid molecules were examined for anti-plasmodial activity against Chloroquine-sensitive 3D7 and Chloroquine-resistant K1 strain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The compounds 9o IC50s (µM) 1.983D7, 1.98K1} and 9p IC50s (µM) 1.923D7, 5.45K1} were found to be the most potent anti-plasmodial compounds in the series. Also, all these compounds were found to be non-cytotoxic
    咪唑并[1,2- a ]吡啶衍生物和6-溴黄酮之间的有效交叉偶联反应已得到很好的建立。该反应通过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进行,以良好至优异的收率提供咪唑并[1,2- a ]吡啶-黄酮杂化物。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底物范围广。使用 SYBR Green I 测定,检查了这些杂合分子对氯喹敏感的 3D7 和氯喹耐药的恶性疟原虫K1 菌株的抗疟原虫活性。化合物9o IC 50 s (μM) 1.98 3D7 , 1.98 K1 } 和9p IC50 s (μM) 1.92 3D7 , 5.45 K1 }被发现是该系列中最有效的抗疟原虫化合物。此外,所有这些化合物均被发现对 Vero 细胞无细胞毒性,其 CC 50 s > 100 µM。我们对化合物9o和9p进行了显微镜检查实验,结果对疟疾寄生虫的生长产生了巨大影响。还在野生型Pf -DHFR-TS(恶性疟原虫)的结合位点中检查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