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R,4R,7R)-methyl 7-isopropyl-5-methylbicyclo[2.2.2]octa-2,5-diene-2-carboxylate | 1063949-34-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R,4R,7R)-methyl 7-isopropyl-5-methylbicyclo[2.2.2]octa-2,5-diene-2-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7-isopropyl-5-methylbicyclo[2.2.2]octa-2,5-diene-2-carboxylate;methyl (1R,4R,7R)-7-isopropyl-5-methylbicyclo[2.2.2]octa-2,5-diene-2-carboxylate;methyl (1R,4R,7R)-5-methyl-7-propan-2-ylbicyclo[2.2.2]octa-2,5-diene-2-carboxylate
(1R,4R,7R)-methyl 7-isopropyl-5-methylbicyclo[2.2.2]octa-2,5-diene-2-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063949-34-7
化学式
C14H20O2
mdl
——
分子量
220.312
InChiKey
XXWNXVWBXHANAZ-UTUOFQBU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88.1±29.0 °C(Predicted)
  • 密度:
    1.02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4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R,4R,7R)-methyl 7-isopropyl-5-methylbicyclo[2.2.2]octa-2,5-diene-2-carboxylate甲醇草酰氯三乙胺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9.0h, 生成 (1R,4R,7R)-N-(tert-butyl)-7-isopropyl-N,5-dimethylbicyclo[2.2.2]octa-2,5-diene-2-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手性金属纳米粒子系统作为非均相金属络合物催化剂以外的多相催化剂,用于芳基硼酸不对称加成到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摘要:
    我们描述了手性金属纳米粒子系统作为新型多相手性催化剂的用途,用于芳基硼酸与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 1,4-加成反应,作为代表性的 CC 键形成反应。反应顺利进行,以高产率和优异的对映选择性提供相应的 β-芳基化产物,底物范围广。值得注意的是,纳米颗粒催化剂在产率、对映选择性和催化转化率方面表现出优于相应的均相金属配合物的性能。该催化剂可以成功回收并重新用于克级合成,催化剂负载量低,而不会显着损失活性。研究了活性物种的性质,
    DOI:
    10.1021/jacs.5b0221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水素結合形成アミド基を持つキラル二環式ジエン配位子
    摘要:
    【课题】提供一种具有tert-丁基酰胺基的手性二环烯配体,有助于形成氢键结合,并提供一种手性过渡金属配合物,以更有效地获得光学活性物质。 【解决方案】手性二环烯配体由公式(1)表示,手性后周期性过渡金属配合物由公式(2)表示,并通过反应方程式(2)精制。(其中,R1-R3表示氢、烷基或烷氧基;n表示0或1的亚甲基链;M表示后周期性过渡金属种类;L表示可以与公式(1)配体交换的配体。)【选择图】无
    公开号:
    JP2015172024A
  • 作为试剂:
    描述:
    2-环己烯-1-酮苯硼酸氢氧化钾 、 chlorobis(ethylene)rhodium(I) dimer 、 (1R,4R,7R)-methyl 7-isopropyl-5-methylbicyclo[2.2.2]octa-2,5-diene-2-carboxylat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R)-3-苯基环己酮(S)-3-苯基环己酮
    参考文献:
    名称:
    简单的手性二烯配体在过渡金属催化的共轭加成反应中提供高对映选择性。
    摘要:
    通过 (R)-α-水芹烯与丙炔酸甲酯的 [4 + 2] 环加成反应,很容易制备具有双环 [2.2.2] 辛二烯骨架的手性二烯。二烯 9 在两个双键之一上被叔醇取代,只需一步即可从环加合物中制备,作为铑催化的不对称共轭加成反应的手性配体非常有效,从而得到具有更高对映选择性的相应加成产物与其他手性二烯相比。
    DOI:
    10.1021/ol801931v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lectronic and steric tuning of chiral diene ligands for rhodium-catalyzed asymmetric arylation of imines
    作者:Kazuhiro Okamoto、Tamio Hayashi、Viresh H. Rawal
    DOI:10.1039/b904624k
    日期:——
    Rhodium-catalyzed asymmetric arylation of imines using electronically and sterically-modified chiral diene ligands gave the corresponding diarylmethylamines in high yield and with high enantioselectivity using just 0.3 mol% of catalyst.
    使用电子和空间改性的手性二烯配体催化的亚胺的不对称芳基化仅使用0.3 mol%的催化剂就可以高收率和高对映选择性地得到相应的二芳基甲胺
  • 一种V型有机配体的合成方法、合成的V型有机配体及其应用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1335455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本发明公开一种V型有机配体的合成方法,涉及有机配体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以原料A和原料B为原料,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1‑羟基苯并三唑和N,N‑二异丙基乙胺为催化剂,以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在室温下反应48h,反应混合物经纯化后,获得产物。本发明还提供采用上述方法合成的V型有机配体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优点为:该有机配体可应用于不对称加成催化,或用于新型MOFs催化剂的合成底物,也可作为医药中间体产物,同时也为同类型V型配体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 Asymmetric 1,4‐Addition of Arylboronic Acids to β,γ‐Unsaturated α‐Ketoesters using Heterogeneous Chiral Metal Nanoparticle Systems
    作者:Hiroyuki Miyamura、Tomohiro Yasukawa、Zhiyuan Zhu、Shū Kobayashi
    DOI:10.1002/adsc.201901294
    日期:2020.1.23
    reactions with β,γ‐unsaturated α‐ketoesters are valuable because the resulting chiral ketoester compounds can be converted into various useful species that are often used as chiral building blocks in drug and natural product synthesis. However, β,γ‐unsaturated α‐ketoesters have two reactive points in terms of nucleophilic additions, which will lead to the 1,4‐adduct, the 1,2‐adduct and to the combined
    与β,γ-不饱和α-酮酸酯的不对称1,4加成反应非常有价值,因为所得的手性酮酸酯化合物可以转化为多种有用的物种,通常用作药物和天然产物合成中的手性构造单元。然而,就亲核加成而言,β,γ-不饱和α-酮酸酯具有两个反应点,这将导致1,4-加合物,1,2-加合物以及1,4-和1,2-加在一起加合物。因此,控制这种化学选择性是发展这些转化的重要因素。在这里,我们通过使用具有手性二烯配体并带有仲酰胺部分的异质手性纳米粒子系统,开发了不对称的1,4-芳基硼酸加成至β,γ-不饱和α-酮酸酯。新开发的聚二甲基硅烷固定化纳米粒子催化剂显示出高活性,高化学选择性和出色的对映选择性,这是该不对称反应的第一个非均相催化体系。回收属纳米颗粒催化剂并重新使用,而不会损失活性或浸出属。
  • Compartmentalization and Photoregulating Pathways for Incompatible Tandem Catalysis
    作者:Peiyuan Qu、Michael Kuepfert、Maryam Hashmi、Marcus Weck
    DOI:10.1021/jacs.1c00257
    日期:2021.3.31
    for two incompatible enantioselective transformations: a rhodium–diene complex-catalyzed asymmetric 1,4-addition occurs in the hydrophilic corona, while a Rh-TsDPEN-catalyzed asymmetr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proceeds in the hydrophobic core. Control experiments and kinetic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gated behavior induced by the phototriggered reversible spiropyran to merocyanine transition in the cross-linking
    该贡献描述了一种先进的分隔胶束纳米反应器,该反应器具有可逆的光响应特性及其在性条件下不相容串联催化的光调节反应途径中的应用。智能纳米反应器基于多功能两亲性聚(2-恶唑啉),并在中形成胶束后与螺喃共价交联。它以波长选择性的方式响应光照射,改变其形态,如动态光散射和低温转变电子显微镜所证实的那样。隔室结构为两种不相容的对映选择性转化提供了不同的纳米限制:-二烯配合物催化的不对称 1,4-加成发生在亲电晕中,而Rh-TsDPEN催化的不对称转移氢化在疏核中进行。对照实验和动力学研究表明,交联层中光触发可逆螺喃向部花青转变引起的门控行为是在催化过程中区分底物/试剂的关键。智能纳米反应器实现了光调节以指导反应途径,以提供在性介质中具有高转化率和完美对映选择性的多手性产物。我们的 SCM 催化系统在基本层面上模仿了自然用于将数以千计不相容的化学转化协调为流线型代谢过程的划分和响应的概念
  •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the Benzodihydropentalene Core of the Fijiolides
    作者:Timon Kurzawa、Klaus Harms、Ulrich Koert
    DOI:10.1021/acs.orglett.8b00163
    日期:2018.3.2
    benzodihydropentalene core of fijiolides A and B has been achieved. The asymmetric conjugate addition of styrylboronic acid to an indenone produced the first stereocenter. Ring C was installed by ring-closing metathesis of a cis disubstituted indanone. Regioselective epoxide opening by NaSePh and subsequent oxidative elimination produced an allylic alcohol. The final introduction of the cyclopentadiene was possible
    已实现了斐济内酯A和B的苯并二氢戊烯核对映体的高效立体选择性合成。苯乙烯硼酸茚满酮的不对称共轭加成产生了第一个立体中心。C环是通过顺式二取代的茚满酮的闭环复分解而安装的。NaSePh的区域选择性环氧化物打开并随后氧化消除,生成烯丙基醇。通过消除原位形成的三氟甲磺酸酯,可以最终引入环戊二烯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