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5-fluoro-2,4-dinitrobenzoylacetate | 110600-92-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5-fluoro-2,4-dinitrobenzoylacetate
英文别名
Ethyl 3-(5-fluoro-2,4-dinitrophenyl)-3-oxopropanoate
ethyl 5-fluoro-2,4-dinitrobenzoylacetate化学式
CAS
110600-92-5
化学式
C11H9FN2O7
mdl
——
分子量
300.2
InChiKey
JOKHOBMXERIGR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13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 5-fluoro-2,4-dinitrobenzoylacetate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31%的产率得到ethyl 3-cyclopropylamino-2-(5-hydroxy-2,4-dinitrobenzoyl)acr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7-卤代-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的新合成路线,该中间体是合成喹诺酮抗菌剂的中间体†
    摘要:
    从开始米-fluorotoluene,7-氯-6-氟-和6,7-二氟-1-环丙基-1,4-二氢-4- oxoquino线-3-羧酸,3和16进行合成。化合物3和16是用于合成一类喹诺酮抗菌剂的有用的中间体。合成路线涉及两个过程。i)通过分子内环化并伴随有硝基的消除来构建喹啉环,并且ii)通过用氟化钾取代硝基来引入氟原子。由3或16制备7-(3-氨基-1-吡咯基-二基)-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18)。18的抗菌活性优于环丙沙星(2)。
    DOI:
    10.1002/jhet.5570240134
  • 作为产物:
    描述:
    1-氟-5-甲基-2,4-二硝基苯氯化亚砜硫酸铬酸对甲苯磺酸magnesium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9.33h, 生成 ethyl 5-fluoro-2,4-dinitrobenzoyl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7-卤代-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的新合成路线,该中间体是合成喹诺酮抗菌剂的中间体†
    摘要:
    从开始米-fluorotoluene,7-氯-6-氟-和6,7-二氟-1-环丙基-1,4-二氢-4- oxoquino线-3-羧酸,3和16进行合成。化合物3和16是用于合成一类喹诺酮抗菌剂的有用的中间体。合成路线涉及两个过程。i)通过分子内环化并伴随有硝基的消除来构建喹啉环,并且ii)通过用氟化钾取代硝基来引入氟原子。由3或16制备7-(3-氨基-1-吡咯基-二基)-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18)。18的抗菌活性优于环丙沙星(2)。
    DOI:
    10.1002/jhet.557024013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GAWA HIROSHI; KATAOKA MASAHIRO; SHIBAMORI KOH-ICHIRO; MIYAMOTO TERUYUKI;+, J. HETEROCYCL. CHEM., 24,(1987) N 1, 181-185
    作者:EGAWA HIROSHI、 KATAOKA MASAHIRO、 SHIBAMORI KOH-ICHIRO、 MIYAMOTO TERUYUKI、+
    DOI:——
    日期:——
  • A new synthetic route to 7-halo-1-cyclopropyl-6-fluoro-1,4-dihydro-4-ox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 an intermediate for the synthesis of quinolone antibacterial agents
    作者:Hiroshi Egawa、Masahiro Kataoka、Koh-Ichiro Shibamori、Teruyuki Miyamoto、Junji Nakano、Jun-Ichi Matsumoto
    DOI:10.1002/jhet.5570240134
    日期:1987.1
    3 and 16 are useful intermediates for the synthesis of a class of quinolone antibacterial agents. The synthetic route involves two processes; i) construction of the quinoline ring by an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accompanied by the elimination of a nitro group and ii) introduction of fluorine atom by replacement of a nitro group with potassium fluoride. 7-(3-Amino-1-pyrroli-dinyl)-1-cyclopropyl-6-fluoro-1
    从开始米-fluorotoluene,7-氯-6-氟-和6,7-二氟-1-环丙基-1,4-二氢-4- oxoquino线-3-羧酸,3和16进行合成。化合物3和16是用于合成一类喹诺酮抗菌剂的有用的中间体。合成路线涉及两个过程。i)通过分子内环化并伴随有硝基的消除来构建喹啉环,并且ii)通过用氟化钾取代硝基来引入氟原子。由3或16制备7-(3-氨基-1-吡咯基-二基)-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18)。18的抗菌活性优于环丙沙星(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