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di-O-acetyl-3,4,6-tri-O-benzyl-d-glucopyranose | 55659-53-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di-O-acetyl-3,4,6-tri-O-benzyl-d-glucopyranose
英文别名
——
1,2-di-O-acetyl-3,4,6-tri-O-benzyl-d-glucopyranose化学式
CAS
55659-53-5
化学式
C29H31BrO6
mdl
——
分子量
555.466
InChiKey
OVACDXLVIKYGON-XSXASNHF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3
  • 重原子数:
    36.0
  • 可旋转键数:
    11.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4
  • 拓扑面积:
    63.22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di-O-acetyl-3,4,6-tri-O-benzyl-d-glucopyranosesilver carbonate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硼氘化钠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benzyl 3,4,6-tri-O-benzyl-β-d-mann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 D-葡萄糖和 D-甘露糖的代谢探针。第 3 部分:合成特定的氘化 D-葡萄糖、D-甘露糖和 2-脱氧-D-葡萄糖。
    摘要:
    80 多年前,Otto Warburg 首次注意到癌细胞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改变。在常氧条件下控制糖酵解途径的基因上调,称为 Warburg 效应,可以清楚地区分恶性细胞和非恶性细胞。对癌症代谢兴趣的重新抬头旨在更好地了解恶性细胞和非恶性细胞之间的代谢差异,并利用这些差异创造新的治疗和诊断药物。修饰的 d-葡萄糖和 d-甘露糖类似物被证明会干扰其各自单糖母体分子的代谢,并且可能是临床上有用的抗癌剂和诊断剂。一种这样的药剂,2-脱氧-d-葡萄糖(2-DG),已经在体外和体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也进行了临床评估。研究清楚地表明 2-DG 具有多效作用机制。除了有效抑制糖酵解外,2-DG 还显示出影响蛋白质糖基化。为了更好地了解其分子作用机制,我们设计并合成了氘化分子探针,以使用质谱法研究 2-DG 对 d-葡萄糖和 d-甘露糖代谢的干扰。我们在此展示了所有所需探针的合成:2-deutero-d-g
    DOI:
    10.1016/j.carres.2012.11.02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 D-葡萄糖和 D-甘露糖的代谢探针。第 3 部分:合成特定的氘化 D-葡萄糖、D-甘露糖和 2-脱氧-D-葡萄糖。
    摘要:
    80 多年前,Otto Warburg 首次注意到癌细胞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改变。在常氧条件下控制糖酵解途径的基因上调,称为 Warburg 效应,可以清楚地区分恶性细胞和非恶性细胞。对癌症代谢兴趣的重新抬头旨在更好地了解恶性细胞和非恶性细胞之间的代谢差异,并利用这些差异创造新的治疗和诊断药物。修饰的 d-葡萄糖和 d-甘露糖类似物被证明会干扰其各自单糖母体分子的代谢,并且可能是临床上有用的抗癌剂和诊断剂。一种这样的药剂,2-脱氧-d-葡萄糖(2-DG),已经在体外和体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也进行了临床评估。研究清楚地表明 2-DG 具有多效作用机制。除了有效抑制糖酵解外,2-DG 还显示出影响蛋白质糖基化。为了更好地了解其分子作用机制,我们设计并合成了氘化分子探针,以使用质谱法研究 2-DG 对 d-葡萄糖和 d-甘露糖代谢的干扰。我们在此展示了所有所需探针的合成:2-deutero-d-g
    DOI:
    10.1016/j.carres.2012.11.02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ereoselective cis glycosylation of 2-O-allyl protected glycosyl donors by intramolecular aglycon delivery (IAD)
    作者:Christopher M. P. Seward、Ian Cumpstey、Mahmoud Aloui、Seth C. Ennis、Antony J. Fairbanks、Alison J. Redgrave
    DOI:10.1039/b004522p
    日期:——
    2-O-Allyl protected glycosyl donors may be glycosylated stereoselectively via a three step sequence involving double bond isomerization, N-iodosuccinimide mediated tethering to a glycosyl acceptor and subsequent intramolecular glycosylation (intramolecular aglycon delivery, IAD).
    2-O-丙基保护的糖基供体可以通过涉及双键异构化、N-代琥珀酰亚胺介导的与糖基受体的束缚和随后的分子内糖基化(分子内苷元递送,IAD)的三步序列进行立体选择性糖基化。
  • An efficient one step dihydroxylation of 1,2-glycals with oxone in acetone
    作者:Shikha Rani、Yashwant D. Vankar
    DOI:10.1016/s0040-4039(02)02774-0
    日期:2003.1
    A number of glycals have been convert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1,2-diols in fair to good yields. The reaction appears to proceed via the corresponding epoxide which opens in situ. (C) 2003 Elsevier Scien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