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henyl 4,6-O-benzylidene-2-O-benzyl-3-O-(2,3-di-O-benzyl-β-D-mannopyranosyl)-1-thio-α-D-mannopyranoside | 808762-09-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henyl 4,6-O-benzylidene-2-O-benzyl-3-O-(2,3-di-O-benzyl-β-D-mannopyranosyl)-1-thio-α-D-mann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
phenyl 4,6-O-benzylidene-2-O-benzyl-3-O-(2,3-di-O-benzyl-β-D-mannopyranosyl)-1-thio-α-D-mann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808762-09-6
化学式
C46H48O10S
mdl
——
分子量
792.947
InChiKey
VRZDMAFZGHTLPR-MREFSPS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84
  • 重原子数:
    57.0
  • 可旋转键数:
    15.0
  • 环数:
    8.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5
  • 拓扑面积:
    114.3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1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henyl 4,6-O-benzylidene-2-O-benzyl-3-O-(2,3-di-O-benzyl-β-D-mannopyranosyl)-1-thio-α-D-mannopyranoside1-(苯基亚硫酰基)哌啶 、 3 A molecular sieve 、 二正丁基氧化锡2,4,6-三叔丁基嘧啶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0.5h, 生成 phenyl 2,3-di-O-benzyl-4,6-O-benzylidene-α-D-mannopyranosyl-(1-4)-2,3,6-tri-O-benzyl-β-D-mannopyranosyl-(1-3)-2-O-benzyl-4,6-O-benzylidene-1-thio-α-D-mann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β-甘露聚糖的直接化学合成:交替β-(1→3)-β-(1→4)-甘露聚糖的线性和嵌段合成对于Rhodotorulaglutinis、Rhodotorulamucilaginosa 和Leptospirabiflexa
    摘要:
    描述了交替 β-(1→4)-β-(1→3)-甘露六糖的甲基糖苷的两种立体控制合成,代表了来自粘红酵母、粘液红酵母和双弯曲钩端螺旋体的甘露聚糖。两种合成均采用 4,6-O-亚苄基和 4,6-Op-甲氧基亚苄基缩醛保护供体的组合,以实现 β-甘露糖苷键的立体控制形成。第一个合成是线性合成,并且始终进行高度立体控制,总产率为 1.9%。第二个合成,即嵌段合成,利用了两个三糖的偶联,得到了更短的序列和 4.4% 的总产率,尽管关键步骤的选择性很差。
    DOI:
    10.1021/ja047193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β-甘露聚糖的直接化学合成:交替β-(1→3)-β-(1→4)-甘露聚糖的线性和嵌段合成对于Rhodotorulaglutinis、Rhodotorulamucilaginosa 和Leptospirabiflexa
    摘要:
    描述了交替 β-(1→4)-β-(1→3)-甘露六糖的甲基糖苷的两种立体控制合成,代表了来自粘红酵母、粘液红酵母和双弯曲钩端螺旋体的甘露聚糖。两种合成均采用 4,6-O-亚苄基和 4,6-Op-甲氧基亚苄基缩醛保护供体的组合,以实现 β-甘露糖苷键的立体控制形成。第一个合成是线性合成,并且始终进行高度立体控制,总产率为 1.9%。第二个合成,即嵌段合成,利用了两个三糖的偶联,得到了更短的序列和 4.4% 的总产率,尽管关键步骤的选择性很差。
    DOI:
    10.1021/ja04719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