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R,4R)-hex-5-yne-2,4-diol | 415915-87-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R,4R)-hex-5-yne-2,4-diol
英文别名
(2R,4R)-hex-5-yne-2,4-diol
(+)-(2R,4R)-hex-5-yne-2,4-diol化学式
CAS
415915-87-6
化学式
C6H10O2
mdl
——
分子量
114.144
InChiKey
AUWSJMRLOVFRAJ-RITPCOA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2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40.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R,4R)-hex-5-yne-2,4-diol9-芴酮二甲基缩醛 在 4 A molecular sieve 、 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35%的产率得到(+)-(4R,6R)-4-ethynyl-6-methylspiro[1,3-dioxane-2,9'-fluor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化学/计算方法确定柔性和透明分子的绝对构型:脂肪族二醇作为案例研究
    摘要:
    通过在UV-vis分子中发生柔性和光学透明反应,例如1,2-,syn-和anti已知的绝对构型(AC)的-1,3-二醇,1,3-硫烷基醇与芴酮二甲基乙缩醛得到相应的缩酮。它们是具有良好构象的定义(大多数情况下仅一个构象异构体),具有中等高旋光度(OR)值(与溶剂无关)和电子圆二色性(ECD)光谱,可显示数种(最多5种)由于价壳π→π*跃迁,棉花效应在350-200 nm范围内变化。这些功能允许在理论水平的TDDFT / B3LYP / 6-31G *水平上模拟这些化合物的手性,从而使用这些化合物的已知AC获得令人满意的OR值(符号和数量级;定量)的再现。 ,预测值是实验值的两倍),所有研究的化合物的ECD谱图(最低能量的4个Cotton效应的符号,强度和位置)均令人满意。因此,该方法可用于分配此类柔性分子的AC,尤其是syn -1,3-二醇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底物,迄今为止尚未设计出非经验的
    DOI:
    10.1021/jo800516f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A Ru催化发散:双高炔醇的氧化环化与环异构化
    摘要:
    在研究涉及亚乙烯基钌中间体的催化反应的发展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反应性差异。双高炔醇与 Ru(+2) 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和 N-羟基琥珀酰亚胺作为氧化剂的氧化环化需要形成钌亚乙烯基中间体,由于羟基在 pi-上的简单亲电引发的直接攻击而变得复杂。炔烃和钌的络合物。由 CpRu[(p-CH(3)O(6)H(4))(3)P](2)Cl 和过量 (p-CH(3)OC(6)H(4)) 组成的催化体系(3)P 将反应导向氧化环化,以良好的产率形成δ-内酯。值得注意的是,将催化剂简单地转换为 CpRu[(p-FC(6)H(4))(3)P](2)Cl 可将反应重定向到环异构化,从而以良好的产率形成二氢吡喃。氧化环化的合成效用通过蚊库蚊的产卵引诱信息素的合成来说明。环异构化成二氢吡喃的效用通过一个迭代过程得到证明,该过程导致抗病毒剂 narbosine B。提出了通过简单配体修饰进行这种戏剧性转变的基本原理。
    DOI:
    10.1021/ja011840w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Chemical/Computational Approach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Flexible and Transparent Molecules: Aliphatic Diols As a Case Study
    作者:Sabina Tartaglia、Daniele Padula、Patrizia Scafato、Lucia Chiummiento、Carlo Rosini
    DOI:10.1021/jo800516f
    日期:2008.7.1
    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 (ECD) spectra, which show several (up to five) Cotton effects in the 350−200 nm range due to valence shell π→π* transitions. These features allow simulation of the chir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compounds at the TDDFT/B3LYP/6-31G* level of theory to obtain, using the known ACs of these compounds, a satisfactory reproduction of the OR values (sign and order of magnitude; quantitatively
    通过在UV-vis分子中发生柔性和光学透明反应,例如1,2-,syn-和anti已知的绝对构型(AC)的-1,3-二醇,1,3-硫烷基醇与芴酮二甲基乙缩醛得到相应的缩酮。它们是具有良好构象的定义(大多数情况下仅一个构象异构体),具有中等高旋光度(OR)值(与溶剂无关)和电子圆二色性(ECD)光谱,可显示数种(最多5种)由于价壳π→π*跃迁,棉花效应在350-200 nm范围内变化。这些功能允许在理论水平的TDDFT / B3LYP / 6-31G *水平上模拟这些化合物的手性,从而使用这些化合物的已知AC获得令人满意的OR值(符号和数量级;定量)的再现。 ,预测值是实验值的两倍),所有研究的化合物的ECD谱图(最低能量的4个Cotton效应的符号,强度和位置)均令人满意。因此,该方法可用于分配此类柔性分子的AC,尤其是syn -1,3-二醇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底物,迄今为止尚未设计出非经验的
  • A Ru Catalyzed Divergence:  Oxidative Cyclization vs Cycloisomerization of Bis-homopropargylic Alcohols
    作者:Barry M. Trost、Young Ho Rhee
    DOI:10.1021/ja011840w
    日期:2002.3.1
    electrophilically initiated direct attack of the hydroxyl group on a pi-complex of the alkyne and ruthenium. A catalytic system composed of CpRu[(p-CH(3)O(6)H(4))(3)P](2)Cl and excess (p-CH(3)O-C(6)H(4))(3)P directs the reaction toward the oxidative cyclization to form delta-lactones in good yields. Significantly, a simple switch of catalyst to CpRu[(p-FC(6)H(4))(3)P](2)Cl redirects the reaction to a cycloisomerization
    在研究涉及亚乙烯基钌中间体的催化反应的发展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反应性差异。双高炔醇与 Ru(+2) 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和 N-羟基琥珀酰亚胺作为氧化剂的氧化环化需要形成钌亚乙烯基中间体,由于羟基在 pi-上的简单亲电引发的直接攻击而变得复杂。炔烃和钌的络合物。由 CpRu[(p-CH(3)O(6)H(4))(3)P](2)Cl 和过量 (p-CH(3)OC(6)H(4)) 组成的催化体系(3)P 将反应导向氧化环化,以良好的产率形成δ-内酯。值得注意的是,将催化剂简单地转换为 CpRu[(p-FC(6)H(4))(3)P](2)Cl 可将反应重定向到环异构化,从而以良好的产率形成二氢吡喃。氧化环化的合成效用通过蚊库蚊的产卵引诱信息素的合成来说明。环异构化成二氢吡喃的效用通过一个迭代过程得到证明,该过程导致抗病毒剂 narbosine B。提出了通过简单配体修饰进行这种戏剧性转变的基本原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