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4-[(R and S)-pent-1-yn-3-yloxy]non-1-ene | 1138163-67-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4-[(R and S)-pent-1-yn-3-yloxy]non-1-ene
英文别名
(4S)-4-pent-1-yn-3-yloxynon-1-ene
(S)-4-[(R and S)-pent-1-yn-3-yloxy]non-1-ene化学式
CAS
1138163-67-3
化学式
C14H24O
mdl
——
分子量
208.344
InChiKey
ABAZHXJZMVFVDU-ARLHGKG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4-[(R and S)-pent-1-yn-3-yloxy]non-1-ene3-溴丙烯copper(l) iodide四丁基溴化铵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79%的产率得到(S)-4-[(R and S)-oct-7-en-4-yn-3-yloxy]non-1-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分子间尼古拉斯反应合成 α,α'-二取代线性醚 - 在 (+)-cis/(-)-trans-Lauthisan 和 (+)-cis/(+)-trans-Obtusan 的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描述了一种通过分子间尼古拉斯反应 (interNR) 制备 α,α'-二取代线性醚的新的有效方法。顺式2,8-二取代氧杂环己烷、顺式2,9-二取代氧杂环戊烷、它们的反式异构体和它们的母体不饱和前体是从相应的Co2(CO)6-环炔醚制备的。这种合成的关键步骤是通过 interNR 形成醚键、合适的无环二烯醚的 RCM 和蒙脱石 K-10 诱导的络合环炔的异构化。通过利用已开发的方法,描述了 (+)-cis- 和 (-)-trans-lauthisan 和 (+)-cis- 和 (+)-trans-obtusan 的简短合成。(©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9)
    DOI:
    10.1002/ejoc.200801063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基乙炔基甲醇(S)-4-hydroxy-1-nonenedicobalt octacarbonyl三氟化硼乙醚 、 ammonium cerium (IV) nitr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丙酮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65%的产率得到(S)-4-[(R and S)-pent-1-yn-3-yloxy]non-1-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分子间尼古拉斯反应合成 α,α'-二取代线性醚 - 在 (+)-cis/(-)-trans-Lauthisan 和 (+)-cis/(+)-trans-Obtusan 的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描述了一种通过分子间尼古拉斯反应 (interNR) 制备 α,α'-二取代线性醚的新的有效方法。顺式2,8-二取代氧杂环己烷、顺式2,9-二取代氧杂环戊烷、它们的反式异构体和它们的母体不饱和前体是从相应的Co2(CO)6-环炔醚制备的。这种合成的关键步骤是通过 interNR 形成醚键、合适的无环二烯醚的 RCM 和蒙脱石 K-10 诱导的络合环炔的异构化。通过利用已开发的方法,描述了 (+)-cis- 和 (-)-trans-lauthisan 和 (+)-cis- 和 (+)-trans-obtusan 的简短合成。(©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9)
    DOI:
    10.1002/ejoc.20080106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