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虽然棒状杆菌亚目被归类为革兰氏阳性菌,但它们具有不对称的外膜结构,这使它们在结构和生理特性上与较远缘的革兰氏阴性菌相似。与革兰氏阴性菌的脂多糖类似,棒状杆菌亚目外膜中的脂质与结核分枝杆菌等致病菌种的毒力有关。例如,缺乏称为二肉豆蔻酸酯(DIMs)的长链支链烷基酯的结核分枝杆菌株在模型感染中毒力显著降低。对这些特殊毒力因子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兴趣导致阐明了许多步骤,包括最终将支链脂肪酸(称为肉豆蔻酸)与烷基 β-二醇(称为硫代醇)酯化的过程。PapA5是一种参与这些最终反应的酰基转移酶。本研究表明,通过使用合成的烷基 β-二醇底物类似物证实其双酯化活性和链长偏好性,证明PapA5确实是DIM生物合成的末端酶。通过将这些类似物应用于一系列PapA5突变体,我们还修正了PapA5内底物结合的模型。最后,我们证明结核分枝杆菌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knB和PknE在三个重叠的苏氨酸残基上修饰PapA5,第四个苏氨酸是PknE磷酸化所特有的。这些结果阐明了DIM生物合成途径,并指出了需要进一步阐明其在DIM生物合成调控中作用的翻译后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