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O-β-D-glucopyranosyl-L-arabinose | 86117-0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O-β-D-glucopyranosyl-L-arabinose
英文别名
Glc(b1-2)a-Ara;(2R,3S,4S,5R,6S)-2-(hydroxymethyl)-6-[(2R,3R,4S,5S)-2,4,5-trihydroxyoxan-3-yl]oxyoxane-3,4,5-triol
2-O-β-D-glucopyranosyl-L-arabinose化学式
CAS
86117-06-8
化学式
C11H20O10
mdl
——
分子量
312.274
InChiKey
NTQWZXRSBBGWFC-XIOHJVLT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169
  • 氢给体数:
    7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benzyl exo-3,4-O-benzylidene-β-L-arabinopyranoside 在 重铬酸吡啶 硫酸氢气sodium methylate氰化汞 作用下, 以 硝基甲烷乙醇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109.0h, 生成 2-O-β-D-glucopyranosyl-L-arabinose
    参考文献:
    名称:
    13 A-核糖的甲基和苄基醚和在还原端具有I-阿拉伯糖的寡糖的13 C-NMR研究。2-O-β-d-吡喃吡喃糖基-,2-O-α-l-鼠李糖吡喃糖基-,3-O-β-d-吡喃吡喃糖基-2-O-α-1-鼠李糖吡喃糖基和4-O-β的合成-d-吡喃吡喃糖基-2-O-α-1-鼠李糖吡喃糖基-1-阿拉伯糖
    摘要:
    苄基外-3,4-O-亚苄基-β-1-阿拉伯吡喃糖苷1与α-乙酰溴-d-葡萄糖3的反应产生了两种二糖5和6的混合物,其中乙缩醛环的构型为不同的。的反应1与α-乙酰溴L-鼠李糖4,得到所需的二糖7而不二氧戊环型亚苄基环的异构化。讨论了在Koenigs-Knorr反应过程中发生异构化的原因。用4对苄基内酯-3,4-O-亚苄基-β-1-阿拉伯吡喃果糖苷2进行类似处理,得到8。化合物6,7和8分别和脱乙酰化苄,得到9,10和11。对所有完全保护的二糖进行氢解(LiAlH 4 = AlCl 3)可得到具有游离OH-3的衍生物(9 → 13和11 → 15)。10的氢解也产生15,而具有游离OH-4的所需14只是反应的次要产物。化合物14和15的糖基化产生保护形式的两种三糖衍生物(16和17)。的脱保护6,7,16和17得到的四个标题化合物(22,23,18和19)。
    DOI:
    10.1016/0040-4020(82)85034-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13C-NMR study of methyl- and benzyl ethers of l-arabinose and oligasaccharides having l-arabinose at the reducing end. Synthesis of 2-O-β-d-glucopyranosyl-, 2-O-α-l-rhamnopyranosyl-, 3-O-β-d-glucopyranosyl-2- O-α-l-rhamnopyranosyl- and 4-O-β-d-glucopyranosyl-2-O-α-l-rhamnopyranosyl-l-arabinose
    作者:András Lipták、Zoltán Szurmai、Pál Nánási、András Neszmélyi
    DOI:10.1016/0040-4020(82)85034-5
    日期:1982.1
    The reaction of benzyl exo-3,4-O-benzylidene-β-l-arabinopyranoside 1 with α-acetobromo-d-glucose 3 resulted in a mixture of two disaccharides, 5 and 6, in which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acetal ring was different. The reaction of 1 with α-acetobromo-l-rhamnose 4 gave the desired disaccharide 7 without isomerisation of the dioxolane-type benzylidene ring. The reason for the isomerisation, occuring during
    苄基外-3,4-O-亚苄基-β-1-阿拉伯吡喃糖苷1与α-乙酰溴-d-葡萄糖3的反应产生了两种二糖5和6的混合物,其中乙缩醛环的构型为不同的。的反应1与α-乙酰溴L-鼠李糖4,得到所需的二糖7而不二氧戊环型亚苄基环的异构化。讨论了在Koenigs-Knorr反应过程中发生异构化的原因。用4对苄基内酯-3,4-O-亚苄基-β-1-阿拉伯吡喃果糖苷2进行类似处理,得到8。化合物6,7和8分别和脱乙酰化苄,得到9,10和11。对所有完全保护的二糖进行氢解(LiAlH 4 = AlCl 3)可得到具有游离OH-3的衍生物(9 → 13和11 → 15)。10的氢解也产生15,而具有游离OH-4的所需14只是反应的次要产物。化合物14和15的糖基化产生保护形式的两种三糖衍生物(16和17)。的脱保护6,7,16和17得到的四个标题化合物(22,23,18和1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