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mannose diacetonide | 6160-6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mannose diacetonide
英文别名
O2,O3;O5,O6-diisopropylidene-ξ-D-mannofuranosyl chloride;O2,O3;O5,O6-Diisopropyliden-ξ-D-mannofuranosylchlorid;2,3:5,6-Di-O-isopropyliden-D-mannofuranosylchlorid;(3aS,6R,6aS)-4-chloro-6-[(4R)-2,2-dimethyl-1,3-dioxolan-4-yl]-2,2-dimethyl-3a,4,6,6a-tetrahydrofuro[3,4-d][1,3]dioxole
(D)-mannose diacetonide化学式
CAS
6160-67-4
化学式
C12H19ClO5
mdl
——
分子量
278.733
InChiKey
CVRZEBFHLBJQLI-NTUKYRGV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37.5±42.0 °C(Predicted)
  • 密度:
    1.28±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46.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具有1,2 / 9-螺旋,螺旋-转角和螺旋-转角-螺旋结构的新的1,2-二脱氧C-连接的碳-β-氨基酸和α/β-肽
    摘要:
    本研究描述了具有1,2-二脱氧D-木糖呋喃糖苷侧链(四氢呋喃衍生物)的新的C-连接的碳-β-氨基酸[β-Caa (1,2-ddx) ]的合成。新的胺中心的立体化学是通过改良的Mosher方法测定的。由d制备的(S)-β-Caa (1,2-ddx)-甘露糖双丙酮化物用于与L-Ala合成1:1α/β-肽。构象分析(NMR,MD和CD)显示在这些肽中存在11 / 9-螺旋,螺旋诱导的螺旋-转角(HT)和螺旋-转角-螺旋(HTH)。这些带有四氢呋喃环的侧链有助于形成坚固的螺旋,这与早期研究中的其他一些侧链不同。
    DOI:
    10.1016/j.tet.2018.08.03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Freudenberg et al., Chemische Berichte, 1928, vol. 61, p. 1735,1738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四氢呋喃2,3:5,6-二-O-异亚丙基-D-甘露糖酸-1,4-内酯(D)-mannose diacetonide 、 samarium diiod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2.9%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碘化sa介导的Dreiding-Schmidt反应和sa辅助的imamoto反应使醛糖内酯的链扩展
    摘要:
    前所未有的SmI 2介导的Dreiding-Schmidt反应分别用于醛糖内酯与丙烯酸2-溴甲基丙烯酸酯或2-溴甲基丙烯腈的链增长反应。在sa粉存在下,醛糖内酯与二碘甲烷的反应导致形成聚羟基烷基取代的环丙醇。
    DOI:
    10.1016/0040-4020(96)00508-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Myriocin and (−)-Sphingofungin E from Aldohexoses Using Overman Rearrangement as the Key Reaction
    作者:Takeshi Oishi、Koji Ando、Kenjin Inomiya、Hideyuki Sato、Masatoshi Iida、Noritaka Chida
    DOI:10.1246/bcsj.75.1927
    日期:2002.9
    effectively generated the tetrasubstituted carbon with nitrogen, and subsequent Wittig olefination afforded the highly functionalized moiety 3 of myriocin stereoselectively. Sulfone-mediated coupling reaction of the allyl bromide 3 with C12 hydrophobic part 4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the carbon framework possessing E-olefin 28. Removal of the sulfone and protecting groups completed the chiral and stereoselective
    描述了从天然存在的 α-取代的 α-氨基酸、(+)-myriocin (1) 和 (-)-sphingofungin E (2) 的己醛糖开始的全合成。衍生自 D-甘露糖的烯丙基三氯乙酰亚胺酸酯 6E 的 Overman 重排有效地产生了四取代的碳和氮,随后的 Wittig 烯化以立体选择性提供了高度官能化的 myriocin 部分 3。烯丙基溴 3 与 C12 疏水部分 4 的砜介导偶联反应成功构建了具有 E-烯烃 28 的碳骨架。去除砜和保护基团完成了 (+)-myriocin (1) 的手性和立体选择性全合成。从 D-葡萄糖开始的类似转化也完成了 (-)-鞘氨醇 E (2) 的全合成。
  • Atom-Economic Synthesis of Unsymmetrical <i>gem</i>-Diarylmethylthio/Seleno Glycosides via Base Mediated C(O)–S/Se Bond Cleavage and Acyl Transfer Approach of Glycosylthio/Selenoacetates
    作者:Zanjila Azeem、Pintu Kumar Mandal
    DOI:10.1021/acs.joc.2c02704
    日期:2023.2.3
    atom economic method that streamlines the scission of the C(O)–S/Se bond involving the in situ generation of an anomeric thiolate/selenolate anion, which reacted with p-QMs to yield novel unsymmetrical gem-diarylmethylthio/seleno glycosides while retaining the anomeric stereochemistry. Notably, the key features of this protocol involve unprecedented long-range acyl transfer (from S/Se to O), thus affording
    在此,我们发明了 Cs 2 CO 3介导的原子经济学方法,该方法简化了 C(O)–S/Se 键的断裂,涉及原位生成异头硫醇盐/硒酸盐阴离子,该阴离子与p -QM 反应产生新型不对称宝石-二芳基甲硫基/硒代糖苷,同时保留异头立体化学。值得注意的是,该协议的主要特征涉及前所未有的远程酰基转移(从 S/Se 到 O),从而提供经典方法尚未报道的最终产品的酰化。这种简单的方案提供温和、反应时间短、合成简单的方法,并且与 8 种类型的糖以及苯硫基/苄基硒代酯相容。
  • Freudenberg; Wolf, Chemische Berichte, 1927, vol. 60, p. 232,238
    作者:Freudenberg、Wolf
    DOI:——
    日期:——
  • Enolate Claisen rearrangement of esters from furanoid and pyranoid glycals
    作者:Robert E. Ireland、Suvit Thaisrivongs、Noel Vanier、C. S. Wilcox
    DOI:10.1021/jo01289a012
    日期:1980.1
  • Freudenberg et al., Chemische Berichte, 1928, vol. 61, p. 1735,1738
    作者:Freudenberg 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