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3-(4-methoxy-2-methylphenyl)prop-2-enoate | 18158-47-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3-(4-methoxy-2-methylphenyl)prop-2-enoate
英文别名
——
Ethyl 3-(4-methoxy-2-methylphenyl)prop-2-enoate化学式
CAS
18158-47-9
化学式
C13H16O3
mdl
——
分子量
220.268
InChiKey
FHXBWWQNTOQDB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1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丙烯酸乙酯间甲基苯甲醚氧气 、 palladium diacetate 、 ethyl 4,5-diphenylpyrazolo[1,5-a][1,8]naphthyridine-3-carboxylate 、 溶剂黄146二甲基亚砜 作用下, 10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24.0h, 生成 Ethyl 3-(4-methoxy-2-methylphenyl)prop-2-enoate 、 ethyl 3-(3-methoxy-5-methylphenyl)acrylate 、 (E)-ethyl 3-(2-methoxy-4-methylphenyl)acr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Rh催化的C–H环化法合成双齿氮配体及其在Pd催化的好氧CH–H烯化反应中的应用
    摘要:
    通过涉及Rh催化的C–H环化反应的模块化方法,制备了一类新的双齿配体。最终形成的构象受约束的配体使Pd催化的C-H链烯基在富电子和富电子芳烃的位置上受阻较小,同时促进了Pd(0)中间体容易被氧氧化。这种新引入的配体类别与为Pd催化的氧化反应开发的配体互补,并可能在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中找到广泛的应用。
    DOI:
    10.1021/acs.orglett.1c0104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ndirected Pd-Catalyzed C–H Perdeuteration and <i>meta</i>-Selective Alkenylation of Arenes Enabled by Pyrazolopyridone Ligands
    作者:Seo Jin Yun、Jisu Kim、Eunsu Kang、Hoimin Jung、Hyun Tae Kim、Minkyu Kim、Jung Min Joo
    DOI:10.1021/acscatal.2c06303
    日期:——
    of the C–H bonds implies that site selectivity is determined during the migratory insertion step in the alkenylation reaction, thereby preferentially functionalizing the meta-positions rather than the typically more reactive ortho- and para-positions of anisole derivatives. Further, the electronic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pyrazole moiety provide flexibility in the ligand binding to Pd, enabling
    配体的开发及其在催化循环中的作用的阐明是在非定向过渡金属催化的 C-H 功能化中实现高效率和选择性的关键。特别是,仔细的配体设计可以实现以前无法接近的底物位置的功能化,这可能导致常见反应物的区域发散转化。在这项研究中,开发了一系列可一步轻松制备的吡唑并吡啶酮 ( PzPyOH ) 配体,用于 Pd 催化的芳烃全氘化和间位选择性烯基化。在这个系统中,2-吡啶酮部分被合并以充当内部碱基,促进 C-H 裂解并使 C-H 激活可逆,即使在具有挑战性的 sp 2C-H 键,从而实现全氘化。此外,C-H 键的可逆激活意味着位点选择性是在烯基化反应的迁移插入步骤中确定的,因此优先功能化间位而不是通常更具反应性的邻位和对位-苯甲醚衍生物的位置。此外,吡唑部分的电子和结构特性为配体与 Pd 的结合提供了灵活性,使烯烃偶联伙伴在烯基化过程中能够轻松配位。在此过程中,吡啶酮和乙酸配体之间的氢键对于稳定中间体至关重要,允许不同类型的结合模式,包括
  • Synthesis of Bidentate Nitrogen Ligands by Rh-Catalyzed C–H Annul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Pd-Catalyzed Aerobic C–H Alkenylation
    作者:Hyun Tae Kim、Eunsu Kang、Minkyu Kim、Jung Min Joo
    DOI:10.1021/acs.orglett.1c01040
    日期:2021.5.7
    A new class of bidentate ligands was prepared by a modular approach involving Rh-catalyzed C–H annulation reactions. The resulting conformationally constrained ligands enabled the Pd-catalyzed C–H alkenylation at electron-rich and sterically less hindered positions of electron-rich arenes while promoting the facile oxidation of Pd(0) intermediates by oxygen. This newly introduced ligand class is complementary
    通过涉及Rh催化的C–H环化反应的模块化方法,制备了一类新的双齿配体。最终形成的构象受约束的配体使Pd催化的C-H链烯基在富电子和富电子芳烃的位置上受阻较小,同时促进了Pd(0)中间体容易被氧氧化。这种新引入的配体类别与为Pd催化的氧化反应开发的配体互补,并可能在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中找到广泛的应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