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2-[(2Z,8Z)-cyclonona-2,8-dien-1-yl]-3-oxobutanoate | 857256-78-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2-[(2Z,8Z)-cyclonona-2,8-dien-1-yl]-3-oxobutanoate
英文别名
——
methyl 2-[(2Z,8Z)-cyclonona-2,8-dien-1-yl]-3-oxobutanoate化学式
CAS
857256-78-1
化学式
C14H20O3
mdl
——
分子量
236.311
InChiKey
ULOMHWMKRNXGEI-XOHWUJO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7
  • 拓扑面积:
    43.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2-[(2Z,8Z)-cyclonona-2,8-dien-1-yl]-3-oxobutanoate 在 palladium diacetate 盐酸羟胺sodium acetate三乙胺三(邻甲基苯基)磷 作用下, 以 乙醚乙醇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4Z,9Z)-2-Methyl-3,3a,6,7,8,10a-hexahydro-cyclonona[b]pyrrol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全合成追逐幻影:丁基环庚基灵菌红素案例。
    摘要:
    DOI:
    10.1002/anie.200462215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三吡咯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分子编辑和评估:以“丁基环庚基prodigiosin”为例。
    摘要:
    在文献中发现了相互矛盾的报道,即尽管是环壬烷衍生物,被命名为“丁基环庚基prodigiosin”的邻吡咯烷衍生物6是天然产物还是仅仅是错配的结构。现在,通过该复杂生物碱的明确总合成解决了这一争议,该合成证实了最初的结构分配。选择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催化的,其特征是“ Narasaka-Heck”反应在天然产物化学中的首次应用。这种钯催化的转化使不饱和肟酯26转化为双环二氢吡咯27。报道的方法6的其他值得注意的反应是双烯丙基乙酸酯21与乙酰乙酸甲酯的区域选择性Tsuji-Trost反应,碱诱导的芳香化反应,将27转化为相应的吡咯28,在不影响不稳定的吡咯核的双相反应介质中,用硝酸铈铵对33中的苄基甲基进行化学选择性氧化,并完成Suzuki交叉偶联杂环结构域。在后一步中的多样化导致了一组与末端(杂)芳烃环中的天然产物不同的类似物。这种结构修饰导致完全丧失母体化合物6在Cu(II)存在下在双链DNA
    DOI:
    10.1002/chem.20060163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hasing a Phantom by Total Synthesis: The Butylcycloheptylprodigiosin Case
    作者:Alois Fürstner、Karin Radkowski、Hartwig Peters
    DOI:10.1002/anie.200462215
    日期:2005.4.29
  • Total Synthesis, Molecular Editing and Evaluation of a Tripyrrolic Natural Product: The Case of “Butylcycloheptylprodigiosin”
    作者:Alois Fürstner、Karin Radkowski、Hartwig Peters、Günter Seidel、Conny Wirtz、Richard Mynott、Christian W. Lehmann
    DOI:10.1002/chem.200601639
    日期:2007.2.23
    Diversification in the latter step leads to a set of analogues that differ from the natural product in the terminal (hetero)arene ring. This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results in complete loss of the very pronounced ability of the parent compound 6 to induce oxidative cleavage in double stranded DNA in the presence of Cu(II). Several cyclononane-, cyclononene- and cyclononadiene derivatives prepared en
    在文献中发现了相互矛盾的报道,即尽管是环壬烷衍生物,被命名为“丁基环庚基prodigiosin”的邻吡咯烷衍生物6是天然产物还是仅仅是错配的结构。现在,通过该复杂生物碱的明确总合成解决了这一争议,该合成证实了最初的结构分配。选择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催化的,其特征是“ Narasaka-Heck”反应在天然产物化学中的首次应用。这种钯催化的转化使不饱和肟酯26转化为双环二氢吡咯27。报道的方法6的其他值得注意的反应是双烯丙基乙酸酯21与乙酰乙酸甲酯的区域选择性Tsuji-Trost反应,碱诱导的芳香化反应,将27转化为相应的吡咯28,在不影响不稳定的吡咯核的双相反应介质中,用硝酸铈铵对33中的苄基甲基进行化学选择性氧化,并完成Suzuki交叉偶联杂环结构域。在后一步中的多样化导致了一组与末端(杂)芳烃环中的天然产物不同的类似物。这种结构修饰导致完全丧失母体化合物6在Cu(II)存在下在双链DNA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马来酰基乙酸 顺-3-己烯-1-丙酮酸 青霉酸 钠氟草酰乙酸二乙酯 醚化物 酮霉素 辛酸,2,4-二羰基-,乙基酯 草酸乙酯钠盐 草酰乙酸二乙酯钠盐 草酰乙酸二乙酯 草酰乙酸 草酰丙酸二乙酯 苯乙酰丙二酸二乙酯 苯丁酸,b-羰基-,2-丙烯基酯 聚氧化乙烯 羟基-(3-羟基-2,3-二氧代丙基)-氧代鏻 磷酸二氢2-{(E)-2-[4-(二乙胺基)-2-甲基苯基]乙烯基}-1,3,3-三甲基-3H-吲哚正离子 碘化镝 硬脂酰乙酸乙酯 甲氧基乙酸乙酯 甲氧基乙酰乙酸酯 甲基氧代琥珀酸二甲盐 甲基4-环己基-3-氧代丁酸酯 甲基4-氯-3-氧代戊酸酯 甲基4-氧代癸酸酯 甲基4-氧代月桂酸酯 甲基4-(甲氧基-甲基磷酰)-2,2,4-三甲基-3-氧代戊酸酯 甲基3-羰基-2-丙酰戊酸酯 甲基3-氧代十五烷酸酯 甲基2-氟-3-氧戊酯 甲基2-氟-3-氧代己酸酯 甲基2-氟-3-氧代丁酸酯 甲基2-乙酰基环丙烷羧酸酯 甲基2-乙酰基-4-甲基-4-戊烯酸酯 甲基2-乙酰基-2-丙-2-烯基戊-4-烯酸酯 甲基2,5-二氟-3-氧代戊酸酯 甲基2,4-二氟-3-氧代戊酸酯 甲基2,4-二氟-3-氧代丁酸酯 甲基1-异丁酰基环戊烷羧酸酯 甲基1-乙酰基环戊烷羧酸酯 甲基1-乙酰基环丙烷羧酸酯 甲基(2Z,4E,6E)-2-乙酰基-7-(二甲基氨基)-2,4,6-庚三烯酸酯 甲基(2S)-2-甲基-4-氧代戊酸酯 甲基(1R,2R)-2-乙酰基环丙烷羧酸酯 瑞舒伐他汀杂质 瑞舒伐他汀杂质 环氧乙烷基甲基乙酰乙酸酯 环戊戊烯酸,Β-氧代,乙酯 环戊基(氧代)乙酸乙酯 环戊[b]吡咯-6-腈,八氢-2-氧-,[3aS-(3aalpha,6alpha,6aalpha)]-(9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