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甘氨酸-2-13C,15N | 91795-59-4

中文名称
甘氨酸-2-13C,15N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13C,15N]glycine
英文别名
<2-13C,15N>glycine;Glycine-2-13C,15N;2-(15N)azanylacetic acid
甘氨酸-2-13C,15N化学式
CAS
91795-59-4
化学式
C2H5NO2
mdl
——
分子量
77.0495
InChiKey
DHMQDGOQFOQNFH-ZKDXJZI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40 °C (dec.)(lit.)
  • 溶解度:
    甲醇(微溶)、水(微溶)
  • 稳定性/保质期:
    避免接触强氧化剂。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63.3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1

SDS

SDS:74cc1b3ce3b2a338432d5928d8827d59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Glycine-2-13C,15N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化学品全球统一分类与标签制度(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13CCH515NO2
分子式
: 77.05 g/mol
分子量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无数据资料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充气保存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来选择人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240 °C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甘氨酸-2-13C,15N氯甲酸苄酯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88%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多重共鳴用のプローブ
    摘要:
    在生物体内,提供一种能够显示神经递质前体氨基酸的生理学活性或药理学活性,并且能够以高选择性检测的神经递质前体氨基酸,以及在生物体内,显示神经递质前体氨基酸的生理学活性或药理学活性,能够追踪生物体内代谢反应过程,并且提供一种能够以更高选择性检测的多重共振探针。 解决方案:式(I):(其中,R1表示氢原子、含有取代基的碳数1~4的烷基、含有取代基的碳数6~12的芳基、含有取代基的碳数3~10的复杂环基或羧基)表示的神经递质前体氨基酸,包含该神经递质前体氨基酸作为有效成分的多重共振探针。
    公开号:
    JP2015067581A
  • 作为产物:
    描述:
    triethyl <1-13C,15N>-1-phthalimido-1,1,2-ethanetricarboxylate 在 盐酸溶剂黄146 作用下, 反应 43.0h, 以543 mg的产率得到DL-天冬氨酸-2-13C,15N
    参考文献:
    名称:
    Biosynthesis of 5-hydroxy-4-oxo-L-norvaline in Streptomyces akiyoshiensis
    摘要:
    已完成。在Streptomyces akiyoshiensis中,对5-羟基-4-酮-L-丙氨酸(HON)的生物合成进行了研究,使用13C标记底物。来自钠[1-13C]-、[2-13C]-和[1,2-13C2]醋酸盐的13C标记的掺入表明,HON是从源自柠檬酸循环和醋酸的甲基碳的四碳化合物形成的。使用DL-[4-13C]-和DL-[2-13C,15N]天冬氨酸进行喂养实验表明,天冬氨酸作为HON的四碳前体。S. akiyoshiensis代谢了天冬氨酸的两种对映体,但D异构体的消耗速率较慢。在这些喂养实验中分离的细胞内L-谷氨酸中的13C标记分布与S. akiyoshiensis中柠檬酸循环的运作一致。提出了一个生物合成假设,涉及乙酰或丙酰辅酶A与天冬氨酸的β-羧基之间的缩合反应,以及随后的氧化脱羧,以解释这些掺入结果。类似的缩合步骤已被提议用于其他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包括卡巴比林类抗生素。DL-[2-13C,15N]天冬氨酸是通过[2-13C]二乙基丙二酸酯和钾[15N]邻苯二甲酰亚胺经由二乙基[2-13C,15N]邻苯二甲酰亚胺合成的。
    DOI:
    10.1139/v94-2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13C and15N multilabeled 5-aminolevulinic acid
    作者:Katsumi Iida、Masahiro Kajiwara
    DOI:10.1002/jlcr.541
    日期:2002.2
    5-[4-13C,15N]- and 5-[5-13C,15N]Aminolevulinic acid (ALA) were simply synthesized in four steps by the condensation of [1-13C,15N]- or [2-13C,15N]glycine, respectively, with phthalic anhydride, followed by conversion to the chloride, coupling reaction with a three-carbon unit and hydrolysis.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5-[4-13C,15N]-和 5-[5-13C,15N]氨基乙酰丙酸 (ALA) 的简单合成分为四个步骤:分别将 [1-13C,15N]- 或 [2-13C,15N]glycine 与邻苯二甲酸酐缩合,然后转化为氯化物,与三碳单元发生偶联反应,最后水解。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Biosynthesis of azetidine-2-carboxylic acid in Convallaria majalis: Studies with N-15 labelled precursors
    作者:Edward Leete、Laurence L. Louters、H.S. Prakash Rao
    DOI:10.1016/s0031-9422(00)83735-8
    日期:1986.1
    4-diaminobutanoic acid, and [1-13C, carboxyl-14C, 15N]-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were synthesized and fed to Convallaria majalis plants. The labelled methionine was the most efficient precursor of azetidine-2-carboxylic acid (A-2-C), the specific incorporation of the 15N (0.47%) being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14C (0.45%). The A-2-C derived from the labelled 2,4-diaminobutanoic acid was radioactive
    (R,S)-[1-14C, 15N] 蛋氨酸,(R,S)-[1-14C, 2-15N]- 和 (R,S)-[1-14C, 4-15N]-2, 4-二氨基丁酸和[1-13C,羧基-14C,15N]-1-氨基环丙烷-1-羧酸被合成并喂给铃兰植物。标记的甲硫氨酸是氮杂环丁烷-2-羧酸 (A-2-C) 的最有效前体,15N (0.47%) 的具体掺入与 14C (0.45%) 基本相同。来自标记的 2,4-二氨基丁酸的 A-2-C 具有放射性(14C 的特定掺入:0.05, 0.06%);然而,在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中发现了更高水平的活性,并且 2,4-二氨基丁酸不被认为是该物种中 A-2-C 的直接前体。在加入标记的 1-氨基环丙烷 1-羧酸后,在 A-2-C 中发现可忽略的 14C 活性。
  • Glycyl C<sup>α</sup> Chemical Shielding in Tripeptides:  Measurement by Solid-State NMR and Correlation with X-ray Structure and Theory
    作者:Eduard Y. Chekmenev、Ray Z. Xu、Mark S. Mashuta、Richard J. Wittebort
    DOI:10.1021/ja026700g
    日期:2002.10.1
    We report here C-13(alpha) chemical shielding parameters for central Gly residues in tripeptides adopting alpha-helix, beta-strand, polyglycine II, and fully extended 2degrees structures. To assess experimental uncertainties in the shielding parameters and the effects of N-14-C-13(alpha) or N-15-C-13(alpha) dipolar coupling, stationary and magic angle spinning (MAS) spectra with and without N-15 decoupling were obtained from natural abundance and double-labeled samples containing [2-C-13, N-15]Gly. We find that accurate (<1 ppm uncertainty) shielding parameters are measured with good sensitivity and resolution in N-15 decoupled 1D or 2D MAS spectra of double-labeled samples. Compared to variations of isotropic shifts with peptide angles, those of C-13(alpha) shielding anisotropy and asymmetry are greater. Trends relating shielding parameters to the 2 structure are apparent, and the correl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with unscaled ab initio shielding calculations has an rms error of 3 ppm. Us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ab initio shielding values, the empirical trends relating the 2degrees structure to shielding are extended to the larger range of torsion angles found in proteins.
  • 多重共鳴用のプローブ
    申请人: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公开号:JP2015067581A
    公开(公告)日:2015-04-13
    【課題】生体内において、神経伝達物質の前駆体としての生理学的活性または薬理学的活性を示し、高い選択性で検出することができる神経伝達物質の前駆体アミノ酸および生体内において、神経伝達物質の前駆体としての生理学的活性または薬理学的活性を示し、生体内における代謝反応の過程を追跡することができ、さらに高い選択性で検出することができる多重共鳴用のプローブを提供する。【解決手段】式(I):(式中、R1は、水素原子、置換基を有していてもよい炭素数1〜4のアルキル基、置換基を有していてもよい炭素数6〜12のアリール基、置換基を有していてもよい炭素数3〜10の複素環基またはカルボキシル基を示す)で表わされる神経伝達物質の前駆体アミノ酸および当該神経伝達物質の前駆体アミノ酸を有効成分として含有する多重共鳴用のプローブ。【選択図】なし
    在生物体内,提供一种能够显示神经递质前体氨基酸的生理学活性或药理学活性,并且能够以高选择性检测的神经递质前体氨基酸,以及在生物体内,显示神经递质前体氨基酸的生理学活性或药理学活性,能够追踪生物体内代谢反应过程,并且提供一种能够以更高选择性检测的多重共振探针。 解决方案:式(I):(其中,R1表示氢原子、含有取代基的碳数1~4的烷基、含有取代基的碳数6~12的芳基、含有取代基的碳数3~10的复杂环基或羧基)表示的神经递质前体氨基酸,包含该神经递质前体氨基酸作为有效成分的多重共振探针。
  • Biosynthesis of 5-hydroxy-4-oxo-<scp>L</scp>-norvaline in <i>Streptomyces</i> <i>akiyoshiensis</i>
    作者:Robert L. White、Kevin C. Smith、Alphonse C. DeMarco
    DOI:10.1139/v94-207
    日期:1994.7.1

    The biosynthesis of 5-hydroxy-4-oxo-L-norvaline (HON) in Streptomyces akiyoshiensis has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13C-labelled substrates. Incorporations of 13C label from sodium [1-13C]-, [2-13C]-, and [1,2-13C2]acetate indicated that HON was formed from a four-carbon compound derived from the citric acid cycle and the methyl carbon of acetate. Feeding experiments using DL-[4-13C]- and DL-[2-13C,15N]aspartate demonstrated that aspartate served as the four-carbon precursor to HON. Both enantiomers of aspartate were metabolized by S. akiyoshiensis, but the D isomer was consumed at a slower rate. The distribution of 13C label in the intracellular L-glutamic acid isolated in these feeding experiment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operation of the citric acid cycle in S. akiyoshiensis. A biosynthetic hypothesis that involves a condensation reaction between acetyl or malonyl CoA and the β-carboxyl group of aspartate, and subsequent oxidative decarboxylation, is proposed to account for the incorporation results. An analogous condensation step has been proposed for the biosynthesis of other natural products, including the carbapenem antibiotics. DL-[2-13C,15N]Aspartate was synthesized from [2-13C]diethylmalonate and potassium [15N]phthalimide via diethyl [2-13C,15N]phthalimidomalonate.

    已完成。在Streptomyces akiyoshiensis中,对5-羟基-4-酮-L-丙氨酸(HON)的生物合成进行了研究,使用13C标记底物。来自钠[1-13C]-、[2-13C]-和[1,2-13C2]醋酸盐的13C标记的掺入表明,HON是从源自柠檬酸循环和醋酸的甲基碳的四碳化合物形成的。使用DL-[4-13C]-和DL-[2-13C,15N]天冬氨酸进行喂养实验表明,天冬氨酸作为HON的四碳前体。S. akiyoshiensis代谢了天冬氨酸的两种对映体,但D异构体的消耗速率较慢。在这些喂养实验中分离的细胞内L-谷氨酸中的13C标记分布与S. akiyoshiensis中柠檬酸循环的运作一致。提出了一个生物合成假设,涉及乙酰或丙酰辅酶A与天冬氨酸的β-羧基之间的缩合反应,以及随后的氧化脱羧,以解释这些掺入结果。类似的缩合步骤已被提议用于其他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包括卡巴比林类抗生素。DL-[2-13C,15N]天冬氨酸是通过[2-13C]二乙基丙二酸酯和钾[15N]邻苯二甲酰亚胺经由二乙基[2-13C,15N]邻苯二甲酰亚胺合成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