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bromoethyl 2,3,4,6-tetra-O-benzoyl-1-thio-β-D-glucopyranoside | 857891-81-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bromoethyl 2,3,4,6-tetra-O-benzoyl-1-thio-β-D-gluc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
2-bromoethyl 2,3,4,6-tetra-O-benzoyl-1-thio-β-D-gluc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857891-81-7
化学式
C36H31BrO9S
mdl
——
分子量
719.607
InChiKey
SGIDNHNVKYWHBR-LDDHDNM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37
  • 重原子数:
    47.0
  • 可旋转键数:
    12.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114.4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甲基2,3,6-三-O-苄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2-bromoethyl 2,3,4,6-tetra-O-benzoyl-1-thio-β-D-glucopyranoside 在 4 A molecular sieve 、 silver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作用下, 以 硝基甲烷 为溶剂, 以71%的产率得到methyl 4-O-(2,3,4,6-tetra-O-benzoyl-β-D-glucopyranosyl)-2,3,6-tri-O-benzyl-α-D-gluc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2-Haloethyl 1-Thioglycosides as New Tools in Glycoside Syntheses. Part 1: Pr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 General Reactions
    摘要:
    2-卤乙基1-硫代糖苷在2-卤乙基功能被银盐或Lewis酸激活时是优秀的离去基团。这些硫代糖苷可以在原始Černý路线上合成,或者为了更复杂的糖苷合成需求与之更兼容,在通过2-(2-四氢吡喃-2-氧基)乙基糖苷或三苯基1-硫代糖苷的逐步程序中合成。糖苷化反应的初始步骤可能通过硫代环氧离子进行,这对于它们在糖苷合成中作为离去基团的反应性增加具有责任。描述了这种新系统在二糖合成中的反应性和选择性的基本特征。
    DOI:
    10.1135/cccc20041843
  • 作为产物:
    描述:
    2-(tetrahydropyran-2-yloxy)ethyl 2,3,4,6-tetra-O-benzoyl-1-thio-β-D-glucopyranoside四溴化碳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78%的产率得到2-bromoethyl 2,3,4,6-tetra-O-benzoyl-1-thio-β-D-gluc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2-Haloethyl 1-Thioglycosides as New Tools in Glycoside Syntheses. Part 1: Pr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 General Reactions
    摘要:
    2-卤乙基1-硫代糖苷在2-卤乙基功能被银盐或Lewis酸激活时是优秀的离去基团。这些硫代糖苷可以在原始Černý路线上合成,或者为了更复杂的糖苷合成需求与之更兼容,在通过2-(2-四氢吡喃-2-氧基)乙基糖苷或三苯基1-硫代糖苷的逐步程序中合成。糖苷化反应的初始步骤可能通过硫代环氧离子进行,这对于它们在糖苷合成中作为离去基团的反应性增加具有责任。描述了这种新系统在二糖合成中的反应性和选择性的基本特征。
    DOI:
    10.1135/cccc2004184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