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2-benzhydryl-3-(4-chlorophenyl)-3-oxopropanoate | 954374-3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2-benzhydryl-3-(4-chlorophenyl)-3-oxopropanoate
英文别名
——
methyl 2-benzhydryl-3-(4-chlorophenyl)-3-oxopropanoate化学式
CAS
954374-30-2
化学式
C23H19ClO3
mdl
——
分子量
378.855
InChiKey
VYONZVPASNJXQ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7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43.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苯基甲烷4-氯苯甲酰乙酸甲酯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 、 iron(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18.0h, 以81%的产率得到methyl 2-benzhydryl-3-(4-chlorophenyl)-3-oxoprop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铁催化的1,3-二羰基化合物与芳基甲烷的双交叉脱氢偶联
    摘要:
    已经开发出铁催化的芳基甲烷中的甲基与1,3-二羰基化合物的串联交叉脱氢偶联反应。该反应在一锅方案中提供了一个新的C(sp 3)–C(sp 2)键和一个新的C(sp 3)–C(sp 3)键。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该反应可能始于弗里德尔-克来福特型反应(交叉脱氢芳基化),然后在温和的氧化条件下与活化的亚甲基交叉脱氢偶联。
    DOI:
    10.1021/ol503556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eCl2-Catalyzed Selective CC Bond Formation by Oxidative Activation of a Benzylic CH Bond
    作者:Zhiping Li、Lin Cao、Chao-Jun Li
    DOI:10.1002/anie.200701782
    日期:2007.8.27
  • Catalytic alkylation of benzylic C–H bonds with 1,3-dicarbonyl compounds utilizing oxygen as terminal oxidant
    作者:Camille A. Correia、Chao-Jun Li
    DOI:10.1016/j.tetlet.2009.12.080
    日期:2010.2
    The oxidative alkylation of benzylic C-H bonds with 1,3-dicarbonyl compounds was developed using oxygen as the terminal oxidant in the presence of catalytic amounts of FeCl2, CuCl and NHPL (C) 2010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Fe-Catalyzed Double Cross-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of 1,3-Dicarbonyl Compounds and Arylmethanes
    作者:Kai Yang、Qiuling Song
    DOI:10.1021/ol503556x
    日期:2015.2.6
    tandem cross-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of the methyl group in arylmethanes with 1,3-dicarbonyl compound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reaction affords one new C(sp3)–C(sp2) bond and one new C(sp3)–C(sp3) bond in a one-pot protocol. Further study suggests that this reaction might start with a Friedel–Crafts-type reaction (cross-dehydrogenative arylation) followed by cross-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with an
    已经开发出铁催化的芳基甲烷中的甲基与1,3-二羰基化合物的串联交叉脱氢偶联反应。该反应在一锅方案中提供了一个新的C(sp 3)–C(sp 2)键和一个新的C(sp 3)–C(sp 3)键。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该反应可能始于弗里德尔-克来福特型反应(交叉脱氢芳基化),然后在温和的氧化条件下与活化的亚甲基交叉脱氢偶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