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正丁基-2-甲基环己烯 | 56608-70-9

中文名称
1-正丁基-2-甲基环己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n-butyl-2-methylcyclohexene
英文别名
1-butyl-2-methylcyclohexene;Butyl-1 methyl-2 cyclohexen;1-Butyl-2-methyl-cyclohexen
1-正丁基-2-甲基环己烯化学式
CAS
56608-70-9
化学式
C11H20
mdl
——
分子量
152.28
InChiKey
SSNUXGNRAXVGE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00.0±7.0 °C(Predicted)
  • 密度:
    0.81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2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SDS

SDS:992d9009c344cf8de5835bc4f0258ded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正丁基-2-甲基环己烯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酸乙酯 为溶剂, 生成 1-丁基-2-甲基环己烷
    参考文献:
    名称:
    Julia,M.; Fourneron,J.-D.,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975, p. 770 - 774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格氏试剂与烯醇三氟甲磺酸酯,酰氯和二氯芳烃的选择性铁催化交叉偶联反应
    摘要:
    廉价,容易获得,空气稳定,无毒且对环境无害的铁盐,例如Fe(acac)3是格氏试剂与链烯基三氟甲磺酸酯和酰氯交叉偶联的出色的预催化剂。此外,显示出通过该方法可以将作为底物的二氯亚芳基和-杂亚芳基衍生物选择性地单烷基化。所有交叉偶联反应在特别温和的条件下均能非常快速地进行,结果证明与两个反应伙伴中的各种官能团均相容。对制备结果的详细分析表明,铁催化的碳键形成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发生。因此,甲基卤化镁的反应可能包含铁酸盐配合物作为活性成分,而格氏试剂与两个或多个碳原子的反应则受到形式组成[Fe(MgX)2 ]的高度还原的铁簇的影响。n原位生成。使用复杂的[Me 4 Fe] Li 2的对照实验证实了这一解释。
    DOI:
    10.1021/jo049886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Preparation of Some Mono- and Dialkylcyclohexanes
    作者:Frank K. Signaigo、Paul L. Cramer
    DOI:10.1021/ja01335a047
    日期:1933.8
  • Reaction of 1-chloro-2-alkylcycloalkenes with organolithium reagents. A novel cyclopropanation reaction involving the generation of carbenes from vinyl halides
    作者:Paul G. Gassman、Joseph J. Valcho、Gary S. Proehl、Charles F. Cooper
    DOI:10.1021/ja00541a022
    日期:1980.10
  • Synthesis of cycloalkenes by intramolecular titanium-induced dicarbonyl coupling
    作者:John E. McMurry、Kenneth L. Kees
    DOI:10.1021/jo00435a038
    日期:1977.7
  • GASSMAN P. G.; VALCHO J. J.; PROEHL G. S.; COOPER C. F., J. AMER. CHEM. SOC., 1980, 102, NO 21, 6519-6526
    作者:GASSMAN P. G.、 VALCHO J. J.、 PROEHL G. S.、 COOPER C. F.
    DOI:——
    日期:——
  • Van Dort P. C., Fuchs P. L., J. Amer. Chem. Soc, 116 (1994) N 13, S 5657- 5661
    作者:Van Dort P. C., Fuchs P. 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