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氨基环己醇 | 6850-38-0

物质功能分类

中文名称
2-氨基环己醇
中文别名
氨基环己醇;1-氨基-2-羟基环己烷
英文名称
2-aminocyclohexanol
英文别名
2-aminocyclohexan-1-ol;β - cyclohexanolamine
2-氨基环己醇化学式
CAS
6850-38-0
化学式
C6H13NO
mdl
——
分子量
115.175
InChiKey
PQMCFTMVQORYJ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65 °C
  • 沸点:
    212 °C
  • 密度:
    1.037±0.06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溶于甲醇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1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46.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8
  • 安全说明:
    S26,S36,S37,S39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59
  • 海关编码:
    2922199090
  • 危险品标志:
    Xi
  • 危险类别码:
    R34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9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4,P270,P271,P272,P280,P303+P361+P353,P304+P340,P305+P351+P338,P310,P330,P331,P363,P403+P233,P501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4,H317,H410
  • 储存条件:
    储存温度应控制在2~8℃之间,需密封保存并在干燥处存放。

SDS

SDS:5288419abd9dd8945900fd1271a73385
查看
2-氨基环己醇(顺反异构体混合物) 修改号码:6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2-Aminocyclohexanol (cis- and trans- mixture)
修改号码: 6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皮肤腐蚀/刺激 1C类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第1级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危险
危险描述 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防范说明
[预防] 切勿吸入。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在呼吸舒适的地方保持休息。
食入:漱口。切勿催吐。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储存]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2-氨基环己醇(顺反异构体混合物)
2-氨基环己醇(顺反异构体混合物) 修改号码:6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百分比: >98.0%(GC)(T)
CAS编码: 6850-38-0
俗名: 1-Amino-2-hydroxycyclohexane (cis- and trans- mixture)
分子式: C6H13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食入: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切勿引吐。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特殊的个人防护用品(针对有毒颗粒的P3过滤式空气呼吸器)。远离溢出物/泄露
紧急措施: 处并处在上风处。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
法律法规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粉尘扩散。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可能,使用封闭系统。如果粉尘或浮质产生,使用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冷藏储存。
存放于惰性气体环境中。
防湿。
存放处须加锁。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热敏, 易湿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2-氨基环己醇(顺反异构体混合物) 修改号码:6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 防尘面具,自携式呼吸器(SCBA),供气呼吸器等。使用通过政府标准的呼吸器。依
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渗手套。
眼睛防护: 护目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渗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固体
外形(20°C):
外观: 晶体-粉末
颜色: 白色-极淡的红黄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沸程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无资料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溶于: 甲醇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 (NOx)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2-氨基环己醇(顺反异构体混合物) 修改号码:6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可燃溶剂中溶解混合,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
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第8类 腐蚀品
UN编号: 3259
正式运输名称: 胺类, 固体, 腐蚀的, 不另作详细说明
包装等级: III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概述

β-氨基醇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性化工原料,在有机合成化学、药物化学、天然产物合成化学以及化工生产等领域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应用。它也被广泛应用在医药、农药、助磨剂、增塑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多个领域。

β-氨基醇可通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环己烷与氨、胺、醇胺等亲核试剂反应合成获得。目前,β-氨基醇广泛用于氨基酸的合成和手性辅助不对称合成;在医药化学中同样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许多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药物中都含有β-氨基醇结构单元。

因此,β-氨基醇的合成成为有机合成领域中一个极具前景的研究课题。文献报道了以环氧戊烷和苯胺为原料、二氯甲烷作溶剂,在TaCl₅-SiO₂存在下,利用环氧戊烷与苯胺的立体选择性反应合成了β-氨基醇,产率为83%。此外,文献还报道了由络合物联萘二苯磷钌催化的α-氨基酮不对称氢化反应得到了具有高对映选择性的β-氨基醇;并通过二乙基铝胺化物处理环氧环己烷得到相应的β-氨基二乙基铝环己醚,再进行水解处理得到2-氨基环己醇。

用途

2-氨基环己醇是一种应用广泛、极具开发价值的精细化工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市场需求量将不断扩大。该化合物可用于医药、农药、固化剂、增塑剂、稀释剂和表面活性剂等领域。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氨基环己醇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70%的产率得到己二腈
    参考文献:
    名称:
    Molecular Iodine in Aqueous Ammonia: Oxidative Fragmentation of Oxiranes to Nitriles
    摘要:
    环氧乙烷在碘和氨水的作用下,会发生氧化性断裂,生成腈。反应过程首先生成1,2-氨基醇中间体,随后发生C-C键断裂。该方法的优势在于使用现成的非爆炸性试剂,与先前使用的潜在爆炸性的邻碘氧基苯甲酸不同,而且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便。
    DOI:
    10.1246/cl.2013.162
  • 作为产物:
    描述:
    氧化环己烯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60%的产率得到2-氨基环己醇
    参考文献:
    名称:
    Molecular Iodine in Aqueous Ammonia: Oxidative Fragmentation of Oxiranes to Nitriles
    摘要:
    环氧乙烷在碘和氨水的作用下,会发生氧化性断裂,生成腈。反应过程首先生成1,2-氨基醇中间体,随后发生C-C键断裂。该方法的优势在于使用现成的非爆炸性试剂,与先前使用的潜在爆炸性的邻碘氧基苯甲酸不同,而且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便。
    DOI:
    10.1246/cl.2013.162
  • 作为试剂:
    描述:
    4-溴苯硼酸1-Boc-3-碘氮杂环丁烷 在 nickel(II) iodide 、 2-氨基环己醇sodium hexamethyldisilazan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异丙醇 为溶剂, 以90.04 %的产率得到tert-butyl 3-(4-bromophenyl)azetidine-1-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EN] HETEROCYCLIC COMPOUNDS
    [FR] COMPOSÉS HÉTÉROCYCLIQUES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通式(I)(其中 A、B、X 和 R1 至 R7 如本文所述)的新杂环化合物、包括该化合物的组合物、制造该化合物的工艺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方法。
    公开号:
    WO2022223750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NAPHTHALENE CARBOXAMIDE M1 RECEPTOR POSI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S<br/>[FR] COMPOSÉS DE NAPHTHALÈNE CARBOXAMIDE, MODULATEURS ALLOSTÉRIQUES POSITIFS DU RÉCEPTEUR M1
    申请人:MERCK SHARP & DOHME
    公开号:WO2011149801A1
    公开(公告)日:2011-12-01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directed to naphthalene carboxamide compounds of formula (I) which are M1 receptor posi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s and that are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in which the M1 receptor is involved, such as Alzheimers disease, schizophrenia, pain or sleep disorders. The invention is also directed to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 compounds and to the use of the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mediated by the M1 receptor.
    本发明涉及式(I)的萘甲酰胺化合物,它们是M1受体阳性变构调节剂,可用于治疗M1受体参与的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疼痛或睡眠障碍。该发明还涉及包含这些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在治疗由M1受体介导的疾病中使用这些化合物和组合物。
  • MODIFIED BOROHYDRIDE AGENTS, BIS (TRIPHENYLPHOSPHINE) (TETRA-HYDROBORATO)ZINC COMPLEX [Zn(BH<sub>4</sub> <sub>2</sub>(PPh<sub>3</sub>)<sub>2</sub>] AND (TRIPHENYLPHOSPHINE) (TETRAHYDROBORATO)ZINC COMPLEX [Zn(BH<sub>4</sub>)<sub>2</sub>(PPh<sub>3</sub>)]. NEW LIGAND METAL BOROHYDRIDES AS STABLE, EFFICIENT, AND VERSATILE REDUCING AGENTS
    作者:Habib Firouzabadi、Mina Adibi、Mahboobeh Ghadami
    DOI:10.1080/10426509808029675
    日期:1998.11.1
    corresponding mines and amides are described. Bis(triphenylphosphine)(tetrahydroboratro)zinc complex shows promising shelf stability and is much more stable than its mono triphenylphosphine analogue. The reducing ability of the two complexes is more or less the same.
    摘要 双(三苯基膦)(四氢硼酸根)锌和(三苯基膦)(四氢硼酸根)锌配合物已被用于在 THF 或无溶剂条件下有效还原各种有机化合物。描述了醛、酮、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和酰氯选择性还原为其相应的醇和芳基、烷基、芳酰基和磺酰叠氮化物为其相应的胺和酰胺的方法。双(三苯基膦)(四氢硼酸)锌复合物显示出良好的货架稳定性,并且比其单三苯基膦类似物稳定得多。两种配合物的还原能力大致相同。
  • Modified Borohydride Agents; Efficient Reduction of Azides with (1,4-Diazabicyclo[2.2.2]octane) (Tetrahydroborato)zinc Complex [Zn(BH<sub>4</sub>)<sub>2</sub>(dabco)] and Methyltriphenylphosphonium Tetrahydroborate [MePh<sub>3</sub>P<sup>+</sup>BH<sub>4</sub><sup>−</sup>]
    作者:H. Firouzabadi、M. Adibi、B. Zeynizadeh
    DOI:10.1080/00397919808005968
    日期:1998.4
    Abstract (1,4-Diazabicyclo[2.2.2]octane)(tetrahydroborato)zinc complex and methyltriphenylphosphonium tetrahydroborate are stable modified borohydrides which are used for the efficient reduction of aryl, alkyl, and aroyl azides with excellent yields in THF or CH2Cl2 at room temperature or under reflux conditions.
    摘要 (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四氢硼酸根)锌配合物和甲基三苯基鏻四氢硼酸盐是稳定的改性硼氢化物,可用于有效还原芳基、烷基和芳酰基叠氮化物,在室温下在 THF 或 CH2Cl2 中具有优异的收率温度或回流条件下。
  • Diamine derivatives
    申请人:Ohta Toshiharu
    公开号:US20050020645A1
    公开(公告)日:2005-01-27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the general formula (1): Q 1 -Q 2 -T 0 -N(R 1 )-Q 3 -N(R 2 )-T 1 -Q 4 (1) wherein R 1 and R 2 are hydrogen atoms or the like; Q 1 is a saturated or unsaturated, 5- or 6-membered cyclic hydrocarbon group which may be substituted, or the like; Q 2 is a single bond or the like; Q 3 is a group in which Q 5 is an alkylene group having 1 to 8 carbon atoms, or the like; and T 0 and T 1 are carbonyl groups or the like; a salt thereof, a solvate thereof, or an N-oxide thereof. The compound is useful as an agent for preventing and/or treating cerebral infarction, cerebral embolism,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gina pectoris, pulmonary infarction, pulmonary embolism, Buerger's diseas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syndrome, thrombus formation after valve or joint replacement, thrombus formation and reocclusion after angioplasty,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thrombus formation during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or blood clotting upon blood drawing.
    通用式(1)表示的化合物: Q1-Q2-T0-N(R1)-Q3-N(R2)-T1-Q4(1) 其中R1和R2是氢原子或类似物;Q1是饱和或不饱和的、5-或6-成员环烃基,可以被取代,或类似物;Q2是单键或类似物;Q3是一个基团,其中Q5是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或类似物;T0和T1是羰基团或类似物;其盐、溶剂合物或N-氧化物。 该化合物可用作预防和/或治疗脑梗死、脑栓塞、心肌梗死、心绞痛、肺梗死、肺栓塞、布尔格病、深静脉血栓形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综合征、瓣膜或关节置换后的血栓形成、血管成形术后的血栓形成和再闭塞、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体外循环期间的血栓形成,或抽血时的血液凝结。
  • NOVEL COMPOUNDS AS CANNABINOID RECEPTOR LIGANDS
    申请人:Carroll William A.
    公开号:US20090018114A1
    公开(公告)日:2009-01-15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relates to cannabinoid receptor ligands containing compounds of formula (I) wherein A, R 1 , R 2 , and R 3 are as defined in the specification.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lso relates to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such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treating conditions and disorders using such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本申请涉及含有式(I)化合物的大麻素受体配体,其中A、R1、R2和R3如规范中所定义。本申请还涉及包含这种化合物的组合物,以及使用这种化合物和组合物治疗疾病和疾病的方法。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