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丙酰联苯 | 37940-57-1

中文名称
4-丙酰联苯
中文别名
4-苯基苯丙酮;对苯基苯乙酮;对苯基苯丙酮
英文名称
1-biphenyl-4-yl-propan-1-one
英文别名
1-([1,1'-biphenyl]-4-yl)propan-1-one;4'-phenylpropiophenone;p-Phenyl-propiophenon;4-propionylbiphenyl;4′-phenyl propiophenone;1-(4-phenylphenyl)propan-1-one
4-丙酰联苯化学式
CAS
37940-57-1
化学式
C15H14O
mdl
——
分子量
210.276
InChiKey
JMBGDQSXJHLFT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96 °C
  • 沸点:
    344 °C
  • 密度:
    1.0232 (rough estimate)
  • 稳定性/保质期:
    常规情况下不会分解,也没有危险反应。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RTECS号:
    UH4400550
  • 海关编码:
    2914399090
  • 储存条件:
    密封、阴凉、干燥处保存。

SDS

SDS:32f2b6956998b259297f1f558db21097
查看
4-丙酰联苯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4-Propionylbiphenyl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未分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无
信号词 无信号词
危险描述 无
防范说明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4-丙酰联苯
百分比: >97.0%(GC)
CAS编码: 37940-57-1
俗名: 4'-Phenylpropiophenone
分子式: C15H14O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4-丙酰联苯 修改号码:5

模块 5. 消防措施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
法律法规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粉尘扩散。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粉尘或浮质产生,使用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尘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固体
外形(20°C):
外观: 晶体-粉末
颜色: 极淡的黄色-浅黄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96°C
沸点/沸程 344 °C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无资料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4-丙酰联苯 修改号码:5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ivn-mus LD50:180 mg/kg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RTECS 号码: UH4400550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可燃溶剂中溶解混合,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
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与联合国分类标准不一致
UN编号: 未列明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4-丙酰联苯 修改号码:5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类别:易燃液体
毒性分级:高毒
急性毒性:静脉-小鼠 LD50: 180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易燃;燃烧时产生刺激烟雾
储运特性:应存放在通风、低温和干燥的库房中,并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灭火剂:干粉、泡沫、砂土或水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丙酰联苯 在 5% active carbon-supported ruthenium 、 氧气calcium oxide 作用下, 反应 24.0h, 以8%的产率得到4-苯基苯甲酸
    参考文献:
    名称:
    钌在水介质中碳催化芳烷基酮和脂肪醛的碳-碳裂解反应中的作用
    摘要:
    在大气氧条件下,存在CaO的情况下,开发了一种新的钌在水中催化芳基烷基酮衍生物在水中进行碳催化的碳-碳(CC)裂解反应。由各种芳基烷基酮以优异的产率制备了相应的苯甲酸衍生物。CaO充当CO和CO 2的吸附剂以保持反应有效进行所需的催化剂周围足够的氧气浓度。还揭示了在反应过程中由芳基烷基酮的烷基部分产生脂族醛。脂族醛衍生物经历氧化成相应的脂族羧酸或进一步连续的C裂解反应,形成脂族醛,同时失去一个碳,同时形成CO和CO 2。
    DOI:
    10.1002/adsc.201700774
  • 作为产物:
    描述:
    1-(4-biphenylyl)-2-(N,N-diethylamino)-1-propanone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4-丙酰联苯
    参考文献:
    名称:
    4-苯甲酸甲酯与脂肪族叔胺的新型光还原烷基化
    摘要:
    4-苯基苯甲酸甲酯与三乙胺的光致电子转移反应产生氨基酮 (4) 和由氨基酮的 Norrish II 型反应产生的光还原乙基化产物 (2)。
    DOI:
    10.1246/cl.1983.111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ickel-Catalyzed Kumada Reaction of Tosylalkanes with Grignard Reagents to Produce Alkenes and Modified Arylketones
    作者:Ji-Cheng Wu、Lu-Bing Gong、Yuanzhi Xia、Ren-Jie Song、Ye-Xiang Xie、Jin-Heng Li
    DOI:10.1002/anie.201205969
    日期:2012.9.24
    Open a new door: The first example of alkene synthesis from alkyl electrophiles with Grignard reagents using the Kumada cross‐coupling reaction strategy is reported. This method opens a new door for the Kumada cross‐coupling reaction, allowing alkenes to be prepared from the reaction of tosylalkanes with Grignard reagents.
    打开新的大门:报道了第一个使用亲子交联反应策略,使用格氏试剂从烷基亲电试剂合成烯烃的实例。该方法为Kumada交叉偶联反应打开了新的大门,使甲苯基烷烃与格氏试剂的反应可以制备烯烃。
  • Copper-Catalyzed Synthesis of Esters from Ketones. Alkyl Group as a Leaving Group
    作者:Yuji Nakatani、Yuichiro Koizumi、Ryu Yamasaki、Shinichi Saito
    DOI:10.1021/ol800576w
    日期:2008.5.1
    The conversion of ketones to esters has been achieved through the use of Cu catalyst and tetrabutylammonium nitrite. This reaction involves the activation of the less activated C-C bond, and the alkyl group is removed as a leaving group. Various isopropyl ketones are found to be good substrates for this reaction.
    通过使用铜催化剂和亚硝酸四丁铵,已将酮转化为酯。该反应涉及活化程度较低的CC键的活化,并且烷基作为离去基团被除去。发现各种异丙基酮是该反应的良好底物。
  • Ligand-Controlled Chemoselective C(acyl)–O Bond vs C(aryl)–C Bond Activation of Aromatic Esters in Nickel Catalyzed C(sp<sup>2</sup>)–C(sp<sup>3</sup>) Cross-Couplings
    作者:Adisak Chatupheeraphat、Hsuan-Hung Liao、Watchara Srimontree、Lin Guo、Yury Minenkov、Albert Poater、Luigi Cavallo、Magnus Rueping
    DOI:10.1021/jacs.7b12865
    日期:2018.3.14
    converted into the alkylated arenes and ketone products, respectively. The utility of this newly developed protocol was demonstrated by its wide substrate scope, broa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and application in the synthesis of key intermediates for the synthesis of bioactive compounds. DFT studies on the oxidative addition step helped rationalizing this intriguing reaction chemoselectivity: whereas
    开发了一种配体控制和位点选择性镍催化的 Suzuki-Miyaura 交叉偶联反应,以芳香酯和烷基有机硼试剂作为偶联伙伴。该方法通过成功抑制不需要的 β-氢化物消除过程,以直接的方式为 C(sp2)-C(sp3) 键的形成提供了一条简便的途径。通过简单地切换磷配体,酯底物分别转化为烷基化芳烃和酮产物。这种新开发的协议的实用性体现在其广泛的底物范围、广泛的官能团耐受性和在合成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的合成中的应用。对氧化加成步骤的 DFT 研究有助于合理化这种有趣的反应化学选择性:
  • Cobalt(II)porphyrin-Mediated Selective Synthesis of 1,5-Diketones via an Interrupted-Borrowing Hydrogen Strategy Using Methanol as a C1 Source
    作者:Priyabrata Biswal、Shaikh Samser、Prakash Nayak、Vadapalli Chandrasekhar、Krishnan Venkatasubbaiah
    DOI:10.1021/acs.joc.1c00476
    日期:2021.5.7
    A novel cobalt(II)porphyrin-mediated acceptorless dehydrogenation of methanol i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methodology has been applied for the coupling of a variety of ketones with methanol to produce 1,5-diketones along with H2 and H2O as the environment friendly byproducts. This paradigm was also demonstrated for a one-pot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pyridines using a sequential addition protocol
    首次报道了新颖的钴(II)卟啉介导的甲醇无受体脱氢。该方法已用于多种酮与甲醇的偶联反应,以生产1,5-二酮以及H 2和H 2 O作为环境友好的副产物。还证明了使用连续加成方案一锅法合成取代吡啶的范例,其中1,5-二酮是在原位生成的。从许多实验,包括涉及氘标记的实验,提出质子化的钴(II)卟啉甲醇盐配合物可作为中间体与金属氢化物一起生成甲醛。
  • Bu<sub>4</sub>NI-Catalyzed α-Oxyacyla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with Toluene Derivatives
    作者:Chengliang Li、Tao Jin、Xinglu Zhang、Chunju Li、Xueshun Jia、Jian Li
    DOI:10.1021/acs.orglett.6b00749
    日期:2016.4.15
    A TBAI (tetrabutylammonium iodide)-catalyzed direct α-oxyacyla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from readily available toluene derivative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distinguished features of this metal-free protocol include the employment of simple starting material, a wide carbonyl compound scope, and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已经开发了TBAI(碘化四丁基铵)从容易获得的甲苯衍生物中催化羰基化合物的直接α-氧酰化。该无金属方案的显着特征包括采用简单的起始原料,广泛的羰基化合物范围和温和的反应条件。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