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hydroxy-2,3-dimethoxy-7H-benzo[c]fluoren-7-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hydroxy-2,3-dimethoxy-7H-benzo[c]fluoren-7-one
英文别名
5-hydroxy-2,3-dimethoxybenzo[c]fluoren-7-one
5-hydroxy-2,3-dimethoxy-7H-benzo[c]fluoren-7-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9H14O4
mdl
——
分子量
306.318
InChiKey
PBHFZPGHVAXTR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55.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Photochromic compounds
    摘要:
    本文披露的各种非限定实施例通常涉及光致变色化合物,可以是热可逆或非热可逆的,并且由此制成的物品。其他非限定实施例涉及光致-二色化合物,可以是热可逆或非热可逆的,并且由此制成的物品。例如,一个非限定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可逆的、光致变色化合物,适用于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该热可逆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在至少一个状态下的平均吸收比大于2.3,根据CELL METHOD确定。另一个非限定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致变色化合物,包括:(a)至少一种从吡喃、噁唑和富里德中选择的光致变色基团;以及(b)连接到至少一种光致变色基团的至少一种延长剂L,由以下公式表示:—[S1]c-[Q1-[S2]d]d′-[Q2-[S3]e]e′-[Q3-[S4]f]f′—S5—P,如本文所述。
    公开号:
    US20050004361A1
  • 作为产物:
    描述:
    4-hydroxy-6,7-dimethoxy-1-phenyl-2-naphthoic acid 在 polyphosphoric acid 作用下, 反应 10.0h, 以84%的产率得到5-hydroxy-2,3-dimethoxy-7H-benzo[c]fluoren-7-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萘并吡喃的合成及其光致变色性能
    摘要:
    两个被苯基(13-丁基-6,7-二甲氧基-3,3-双(6-甲氧基联苯-3-基)-3,13-二氢苯并[ h ]茚满[2,1- f ]铬烯取代的新型异构萘并吡喃-13-ol)和4-(萘-1-基)苯基(13-丁基-6,7-二甲氧基-3,3-双[6-甲氧基-4'-(萘基)联苯-3-基]合成了-3,13-二氢苯并[ h ]茚满[2,1- f ]铬n-13-ol)部分。研究了它们的光致变色,电化学和荧光性质。它们显示出比13-丁基-6,7-二甲氧基-3,3-双(4-甲氧基苯基)-3,13-二氢苯并[ h ]茚满[2,1- f ]更快的褪色速率和更大的荧光量子产率] chromen-13-ol。此外,它们在溶液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中均显示出优异的光致变色和荧光性质。另外,循环伏安法测试表明芳族取代基对萘并吡喃衍生物的电化学行为具有显着影响。
    DOI:
    10.1007/s10593-018-2366-z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螺吡喃类光致变色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772202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一种螺吡喃类光致变色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材料为三层复合核壳结构,其内核为硫化锌介孔纳米微球,中间层为螺吡喃类化合物构成的光致变色层,外壳为聚氨酯;该复合微球的外径为50‑350nm,其中,硫化锌介孔纳米微球的直径为30~250nm,中间层的厚度为5~25nm,外壳的厚度为5~25nm。该方法制备的光致变色复合微球可以作为变色材料加入光致变色涂层或树脂光学材料中。该材料在紫外线照射下,能从无色变为有色,而紫外线消失后,又能快速褪变为无色,具有抗疲劳性强、稳定性好、变色速度快等优点。
  • 一种光致变色光学材料
    申请人: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7722028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一种光致变色光学材料,该光学材料表面涂覆光致变色涂层,涂层中含有聚氨酯/螺吡喃/硫化锌复合多层光致变色材料,其内核为硫化锌介孔纳米微球,中间层为螺吡喃类化合物构成的光致变色层,外壳为聚氨酯;该复合微球的外径为50‑350nm,其中,硫化锌介孔纳米微球的粒径为30~250nm,中间层的厚度为5~25nm,外壳的厚度为5~25nm。本发明的光学材料在紫外线照射下,能从无色变为有色,而紫外线消失后,又能快速褪变为无色,具有抗疲劳性强、稳定性好、变色速度快等优点。
  • PHOTOCHROMIC OPTICAL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申请人:Jiangsu Shikexincai Company Limited
    公开号:EP3508554A1
    公开(公告)日:2019-07-10
    A photochromic nano-composite microsphere, as well as a paint, coating and photochromic optical material prepared therefrom. The photochromic nano-composite microsphere is a three-layer composite core-shell structure, its core is a zinc sulfide mesoporous nano-microsphere, its middle layer is a photochromic layer composed of the spiropyrans compound, and its shell is polyurethane;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composite microsphere is 50-350 nm, wherein, the diameter of the zinc sulfide mesoporous nano-microsphere is 30 ∼ 250 nm, the thickness of the middle layer is 5 ∼ 25 nm,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shell is 5 ∼ 25 nm. The photochromic composite microsphere can be made into a photochromic coating or doped into a resin optical material to make a photochromic material. The material can become colored from colorless under UV light irradiation and rapidly fade to colorless when the UV light disappears,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fatigue resistance, good stability, and high color changing speed etc.
    一种光致变色纳米复合微球及其制备的涂料、涂层和光致变色光学材料。光致变色纳米复合微球为三层复合核壳结构,其核为硫化锌介孔纳米微球,中间层为由螺吡喃化合物组成的光致变色层,外壳为聚氨酯;复合微球的外径为 50 ~ 350 nm,其中,硫化锌介孔纳米微球的直径为 30 ~ 250 nm,中间层的厚度为 5 ~ 25 nm,外壳的厚度为 5 ~ 25 nm。光致变色复合微球可制成光致变色涂层,或掺入树脂光学材料中制成光致变色材料。该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可由无色变为有色,紫外光消失后又可迅速褪色为无色,具有抗疲劳性强、稳定性好、变色速度快等优点。
  • NOVEL INDENO-FUSED PHOTOCHROMIC NAPHTHOPYRANS
    申请人:TRANSITIONS OPTICAL, INC.
    公开号:EP1214311A1
    公开(公告)日:2002-06-19
  • PHOTOCHROMIC COMPOUNDS
    申请人:TRANSITIONS OPTICAL, INC.
    公开号:EP1639058B1
    公开(公告)日:2020-10-21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2-N-Fmoc-氨基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2S,4S)-Fmoc-4-三氟甲基吡咯烷-2-羧酸 黎芦碱 鳥胺酸 魏因勒卜链接剂 雷迪帕韦二丙酮合物 雷迪帕韦 雷尼托林 锰(2+)二{[乙酰基(9H-芴-2-基)氨基]氧烷负离子} 达托霉素杂质 赖氨酸杂质4 螺[环戊烷-1,9'-芴] 螺[环庚烷-1,9'-芴] 螺[环己烷-1,9'-芴] 螺-(金刚烷-2,9'-芴) 藜芦托素 荧蒽 反式-2,3-二氢二醇 草甘膦-FMOC 英地卡胺 苯芴醇杂质A 苯并[a]芴酮 苯基芴胺 苯(甲)醛,9H-芴-9-亚基腙 芴甲氧羰酰胺 芴甲氧羰酰基高苯丙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肌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环己基甘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正亮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D-环己基甘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D-Β环己基丙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O-三苯甲基丝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D-正亮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6-氨基己酸 芴甲氧羰基-高丝氨酸内酯 芴甲氧羰基-缬氨酸-1-13C 芴甲氧羰基-beta-赖氨酰酸(叔丁氧羰基) 芴甲氧羰基-S-叔丁基-L-半胱氨酸五氟苯基脂 芴甲氧羰基-S-乙酰氨甲基-L-半胱氨酸 芴甲氧羰基-PEG9-羧酸 芴甲氧羰基-PEG8-琥珀酰亚胺酯 芴甲氧羰基-PEG7-羧酸 芴甲氧羰基-PEG4-羧酸 芴甲氧羰基-O-苄基-L-苏氨酸 芴甲氧羰基-O-叔丁酯-L-苏氨酸五氟苯酚酯 芴甲氧羰基-O-叔丁基-D-苏氨酸 芴甲氧羰基-N6-三甲基硅乙氧羰酰基-L-赖氨酸 芴甲氧羰基-L-苏氨酸 芴甲氧羰基-L-脯氨酸五氟苯酯 芴甲氧羰基-L-半胱氨酸 芴甲氧羰基-L-β-高亮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