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bis-(4-tert-butylphenyl)propa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bis-(4-tert-butylphenyl)propane
英文别名
1-Tert-butyl-4-[3-(4-tert-butylphenyl)propyl]benzene;1-tert-butyl-4-[3-(4-tert-butylphenyl)propyl]benzene
1,3-bis-(4-tert-butylphenyl)propa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3H32
mdl
——
分子量
308.507
InChiKey
DITTWQRTNJMVD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8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氯甲基甲基醚1,3-bis-(4-tert-butylphenyl)propane四氯化钛 作用下, 以 二硫化碳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3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Yamato, Takehiko; Sakaue, Naozumi; Komine, Masayasu,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Miniprint, 1997, # 7, p. 1708 - 1735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2-Propen-1-one, 1,3-bis[4-(1,1-dimethylethyl)phenyl]-氢气 作用下, 25.0 ℃ 、500.01 kPa 条件下, 生成 1,3-bis-(4-tert-butylphenyl)prop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质子化二烷基取代的 1,3-二苯基丙烷碎裂过程中离子/中性复合物成分的异构化
    摘要:
    摘要 气态离子/中性复合物 [R+⋯C6H5CH2CH2CH2C6H4–R'] 的碎裂,其中 (i) R = R' = C4H9,(ii) R = C4H9 和 R' = CH3 以及 (iii) R = C6H11 和 R' =已通过相应烷基取代的 1,3-二苯基丙烷的 CI(CH4)-MIKE 光谱法研究了 H。与包含两个对位烷基取代基的所有其他异构体不同,由对称离子 [(4-tert-C4H9-C6H4)CH2CH2CH2(C6H4-4-tert-C4H9) + H]+ 产生的 [M+H]+ 离子显示含有间位烷基取代的 1,3-二苯基丙烷的离子-中性复合物的特征碎片模式。这表明质子诱导的一个或什至两个 tert-C4H9 基团发生 1,2-位移,并且需要存在间位(tert-C4H9)取代的二苯基丙烷作为最终分裂的 I/N 复合物的中性成分. 作为结果,似乎反应性复合物 [C4H9+⋯
    DOI:
    10.1016/j.ijms.2010.10.0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Yamato, Takehiko; Sakaue, Naozumi; Komine, Masayasu,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Miniprint, 1997, # 7, p. 1708 - 1735
    作者:Yamato, Takehiko、Sakaue, Naozumi、Komine, Masayasu、Nagano, Yoshiaki
    DOI:——
    日期:——
  • Isomerization of the constituents of ion/neutral complexes during the fragmentation of protonated dialkyl-substituted 1,3-diphenylpropanes
    作者:Dietmar Kuck、Carsten Matthias、Dieter Barth、Matthias C. Letzel
    DOI:10.1016/j.ijms.2010.10.007
    日期:2011.9
    C6H11+ ions, formed from the [M+H]+ ions of (4-cyclohexyl)- and of 4-(1-methylcyclopentyl)-substituted 1,3-diphenylpropane, indicate that the C6H11+ ions only partially retain their structural identity: while the secondary isomer, (CH2)5 > CH+, predominantly transfers a proton in competition to hydride abstraction, indicating its stronger Bronsted acidity, the tertiary isomer, (CH2)4 > C+CH3, mainly
    摘要 气态离子/中性复合物 [R+⋯C6H5CH2CH2CH2C6H4–R'] 的碎裂,其中 (i) R = R' = C4H9,(ii) R = C4H9 和 R' = CH3 以及 (iii) R = C6H11 和 R' =已通过相应烷基取代的 1,3-二苯基丙烷的 CI(CH4)-MIKE 光谱法研究了 H。与包含两个对位烷基取代基的所有其他异构体不同,由对称离子 [(4-tert-C4H9-C6H4)CH2CH2CH2(C6H4-4-tert-C4H9) + H]+ 产生的 [M+H]+ 离子显示含有间位烷基取代的 1,3-二苯基丙烷的离子-中性复合物的特征碎片模式。这表明质子诱导的一个或什至两个 tert-C4H9 基团发生 1,2-位移,并且需要存在间位(tert-C4H9)取代的二苯基丙烷作为最终分裂的 I/N 复合物的中性成分. 作为结果,似乎反应性复合物 [C4H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