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rt-butyl 4-oxo-2-phenyl-4H-chromene-3-carboxylate | 1607814-66-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rt-butyl 4-oxo-2-phenyl-4H-chromene-3-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Tert-butyl 4-oxo-2-phenylchromene-3-carboxylate
tert-butyl 4-oxo-2-phenyl-4H-chromene-3-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607814-66-3
化学式
C20H18O4
mdl
——
分子量
322.361
InChiKey
RKVPXSGEOBKUA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52.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丙烯酰碘tert-butyl 4-oxo-2-phenyl-4H-chromene-3-carboxylate 在 diiodo(p-cymene)ruthenium(II) dimer 、 氢气 、 C24H21NO 、 samarium(III)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18-冠醚-6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酸乙酯四氢呋喃 为溶剂, 20.0~50.0 ℃ 、5.52 MPa 条件下, 反应 24.0h, 以95%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手性和可再生[2.2]对环环烷的NAD(P)H模型的设计与合成及其在类黄酮仿生还原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仿生不对称还原的快速发展,对有效手性和可再生NAD(P)H模型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本文中,设计并合成了一类新的基于[2.2]对环环烷的手性和可再生NAD(P)H模型(CYNAM)。四取代烯烃类黄酮的首次对映选择性仿生还原已通过类似酶的双功能协同活化成功实现,手性黄烷酮的收率高达99%,ee高达99%。
    DOI:
    10.1039/d0sc04188b
  • 作为产物:
    描述:
    2-碘苯酚copper(l) iodide四(三苯基膦)钯三丁基膦 、 sodium hydrid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 为溶剂, 80.0 ℃ 、5.07 MPa 条件下, 反应 13.5h, 生成 tert-butyl 4-oxo-2-phenyl-4H-chromene-3-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A concise total synthesis of biologically active frutinones via tributylphosphine-catalyzed tandem acyl transfer-cyclization
    摘要:
    A concise and step-economical total synthesis of biologically active frutinones has been achieved. Tributylphosphine (PBu3) efficiently induced the tandem acyl transfer-cyclization of carbonates 5 to afford 3-methoxycarbonylflavone derivatives 4 in excellent yields. Finally, concomitant deprotection and lactonization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furnished the desired frutinones A (1a), B (1b), and the proposed structure of frutinone C (1c). (C) 2014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j.tet.2014.03.0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