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methyl 2-phenylquinoline-3,4-dicarboxylate | 88344-63-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methyl 2-phenylquinoline-3,4-di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
dimethyl 2-phenylquinoline-3,4-di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88344-63-2
化学式
C19H15NO4
mdl
——
分子量
321.332
InChiKey
OQQNMKDWBCYPL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6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Irvine, Robert W.; Summers, John C.; Taylor, Walter C.,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83, vol. 36, # 7, p. 1419 - 1430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胺 在 iron(I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15.0h, 生成 dimethyl 2-phenylquinoline-3,4-di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FeCl 3促进CC键的形成:由亚胺和缺电子炔烃合成取代喹啉
    摘要:
    描述了一种合成取代喹啉的有效方法。通过FeCl 3促进的CC键形成,成功地从亚胺和电子不足的炔烃之间的反应中成功合成了2,3-二取代和2,3,4-三取代的喹啉。该反应还可以通过使用芳族胺和芳族醛代替相应的亚胺以连续的三组分方式进行。
    DOI:
    10.1016/j.tet.2014.05.05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eardini, Rino; Nanni, Daniele; Tundo, Antonio, Gazzetta Chimica Italiana, 1989, vol. 119, # 12, p. 637 - 642
    作者:Leardini, Rino、Nanni, Daniele、Tundo, Antonio、Zanardi, Giuseppe
    DOI:——
    日期:——
  • LEARDINI, RINO;NANNI, DANIELE;TUNDO, ANTONIO;ZANARDI, GIUSEPPE, GAZZ. CHIM. ITAL., 119,(1989) N2, C. 637-641
    作者:LEARDINI, RINO、NANNI, DANIELE、TUNDO, ANTONIO、ZANARDI, GIUSEPPE
    DOI:——
    日期:——
  • FeCl3-promoted formation of C–C bonds: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quinolines from imines and electron-deficient alkynes
    作者:Yu-feng Li、Zheng-guang Wu、Jie Shi、Yi Pan、Hong-zhong Bu、Hong-fei Ma、Jia-chao Gu、Hao Huang、Yao-zhu Wang、Lin Wu
    DOI:10.1016/j.tet.2014.05.051
    日期:2014.11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quinolines is described. By FeCl3-promoted C–C bond formation, 2,3-disubstituted and 2,3,4-trisubstituted quinoline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from the reaction between imines and electron-deficient alkynes in good yields. The reaction can also be performed in a sequential three-component manner by using aromatic amines and aromatic aldehydes
    描述了一种合成取代喹啉的有效方法。通过FeCl 3促进的CC键形成,成功地从亚胺和电子不足的炔烃之间的反应中成功合成了2,3-二取代和2,3,4-三取代的喹啉。该反应还可以通过使用芳族胺和芳族醛代替相应的亚胺以连续的三组分方式进行。
  • Irvine, Robert W.; Summers, John C.; Taylor, Walter C.,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83, vol. 36, # 7, p. 1419 - 1430
    作者:Irvine, Robert W.、Summers, John C.、Taylor, Walter C.
    DOI:——
    日期:——
查看更多